《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集,其中也有部分叙事性文字,最晚至战国前期已经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自东汉开始,《论语》便被纳入七经,至唐文宗开成年间,被列入十二经,至南宋绍熙年间,被列入十三经,传承至今。作为四书之一,又是初级学习科目,《论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的许多经典语句为广大中国人所耳熟能详。 然而,如同其他古籍经典一样,《论语》的有些内容也因为种种原因被误读或曲解了。让我们来看一下历代大家们是如何断章取义、东引西借胡乱解释这些古籍经典的: 一、被错误断句而断章取义的名句之《论语》卷第五《公冶长》篇子贡曰: 通行本原文是: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对于这句话本身,其实历代大家们的解释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接下来被单独作为一章的那句话却让我们总觉得哪儿不对,似乎有问题。 在通行版《论语》中,接下来的那这句话是:“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这句话显得很突兀——子路对什么有闻?又为什么唯恐有闻?有什么害怕别人听(知)到的呢? 可那些历代大家们却不管这些,在《十三经注疏》中他们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孔曰:“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后有闻不得并行也。”正义曰:“此章言子路之志也。子路于夫子之道,前有所闻,未及能行,唯恐后有闻不得并行也。”然而,让我们奇怪的是,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句话是在“言子路之志”呢?根据什么作出的这样的解释呢?大家们自己加进去的字数已经超过了原文的字数,而且加进去的字并不是对原文的字面解释,那么,那些大家们是怎么看出前一个“有闻”是“前有所闻”而后一个“有闻”是“后有闻”呢?“不得并行”又是怎么冒出来的呢?根本不搭边嘛! 那么,对于这句话,我们究竟应该怎么解读呢?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这句话,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其实与所谓的上一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当作上一章的那句,子贡是说对于夫子的文章可以“有闻”,而对于夫子之言性与天道却做不到“有闻”;被当作下一章的这句话说“子路有闻”——子贡与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而且两人曾经在同一时间段内求学于孔子,同一个老师、学习相同的内容,有的有闻,有的不可有闻,这分明就是一句完整的话嘛! 那么,如果把它们连在一起,我们会看到什么呢?那就是: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之所以如此断句,是因为“唯恐有闻”显然与前面的话不属于同一句,连在一起无法解释,不通顺;而分成两句却很容易理解。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子贡说:“夫子的文章,可得而闻也(即有闻)。夫子的性与天道,却不可得而闻也。子路有闻(子贡这是在说子路的悟性要比自己高,自己理解不了、领悟不了,但子路却能领悟),(只是子路)未之能行(子贡这是在说子路虽然领悟到了夫子的性与天道,却没有能够付诸行动)。” 这是子贡所说的一句非常完整、非常流畅、而且非常容易理解的话。而后面的“唯恐有闻”应该是一句独立的话,但同时又是紧密承接在子贡的话之后的。到这里,原文已经为我们完整地呈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子贡在私下里评价老师的文章、性与天道、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对能够领悟老师所教的知识的同学子路的评价;评价完了,大概子贡意识到这有些不妥,比如可能有违老师所教的礼制,所以唯恐被别人听到。我们甚至能够在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子贡说完,做个鬼脸,伸伸舌头,赶紧四处瞧瞧,唯恐别人听到自己的话。 因为这样的解读只加了语气词,所以丝毫不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合情合理;而那些历代大家们的解读却对原文的字义作了巨大的改变,硬加进去一些原文根本不存在的文字,以至于我们据此所理解的并不是子贡所说的原意,而只是那些大家们自己的意思了。当然,有可能像这两句话被分成独立的两章是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笔误,或因抄录于残本或断简所导致。然而,历代大家们对这两句话的解释却出于主观原因,属于断章取义了。 实际上,这种错误可能是历代大家们无法解释一些字词时的无奈之举,或者发现了老师所教的是错误的却不敢提出质疑,或者借此抬高自己的学问非普通人所能及,如果真是这样,也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了。 《论语》中类似的错误还有,我们将陆续与各位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