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英博物馆里的这只大罐:让马未都激动的跪下

 天宇楼33 2019-07-11

有统计称

如果大英博物馆每年都把展出的藏品更换一遍

需要一百多年才能全部展完

古埃及文化展厅

这里也是藏有中国顶级流失文物最多的地方

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介绍语

第一句话就是:

“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大和最悠久的文明”

乾隆御题汝窑碗

清乾隆皇帝十分鐘愛這只碗,但是他卻認為這件作品是壹只鈞窯碗,而非汝窯器皿。1786年,他命人將自己的禦筆銘文題刻在碗底,盛贊這件鈞窯器皿之精美。

孔雀绿釉罐 元代

罐体铭文为:“内府供用”。覆以绿松石色低温釉料,金属圈口。产地:江西省景德镇。

对于喜欢收藏

喜欢中国文化的人来说

到了英国,不可能不去大英博物馆

不可能不去“看望”一下33号展厅里的中国文物

包括马未都先生

马先生对大英博物馆向往已久

但直到世界级的大博物馆基本都去过了

才轮到大英

那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为何?

马爷说了

若实在需要一个理由的话……

用中国传统说法

这叫压轴

马先生参观大英博物馆前

心里早已打好了草稿

有几件珍宝

是一定要细看的

其中就包括——

宣德景泰蓝大盖罐

我曾經在多本書上看見過這只宣德景泰藍大蓋罐,看看尺寸知體積,雖能想象也僅限於想象。在中國館中,當我遠遠地看見這只大蓋罐時,想象才變得實際,此罐尺寸之巨,雖有心理準備,仍難免心中稱奇。

明宣德景泰蓝盖罐 高62厘米 

景泰藍是個民間俗稱,學名叫掐絲琺瑯。其實,學名只在學術界寫文章用,民間及口語亦稱景泰藍。按明朝宣德爐、成化杯、萬歷櫃之稱謂,景泰藍也應誕生在景泰年間,但恰恰與眾不同,景泰藍不是在景泰年間誕生,早在元朝已引進中國,不過是在景泰年間得景泰皇帝青睞而名聲鵲起。

明代以前的景泰藍少有體積能與此罐抗衡的。由於銅在明代仍是錢幣的用材,用如此之多的銅制作景泰藍顯然價格不菲。在大英博物館,這只大罐陳設位置如此之低令我詫異,問其原因,專家告知此罐太重,放在高處恐不安全。

面對心馳神往的宣德景泰藍大罐,我單腿下跪,與之合影,了卻久遠的心願。此宣德大罐用彩強烈,尤其使用了景泰藍罕用的黑彩,觀之有厚重之感;

其紅彩色重,較壹般紅色深沈,配上大面積黃彩,讓景泰藍的藍色基調反而不甚顯現。

尤為重要的是口沿處有“大明宣德年制”和“禦用監造”兩處內外重復款識,罐內又重復鐫刻壹遍,表明了此罐為宣德皇帝獨享,可見當年皇帝也是酷愛此物。

马未都单腿下跪,与之合影,了却久远的心愿。

其实

看这只宣德景泰蓝大盖罐

还不是马未都大英博物馆之行的最最最重头戏

因为这里还有

大英博物馆国宝一百件世界简史中

最重要的中国文物——《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局部

以及

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中国瓷器最有名的瓷器

—— 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

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

此外,还有数不清的汝窑、青花、

青铜器、玉器精品……

对行家来说

一天时间

光看中国馆都未必能看仔细

青花釉里红镂雕大罐 元

此罐展现的元代瓷器技艺,融合了釉里红和青花装饰风格。

德化窑瓷瓶

德化窯曾經是宋元兩代非常活躍的名窯,而後又在晚明和清代得到復興。德化瓷器在此期間以帶有顆粒的“甜白”胎體和微微呈現青藍色的光滑細膩的白釉為典型特征。能夠呈現這種純凈的白色,是因為胎體內鐵雜質的含量極低。

木制观音雕像 宋/金

這是壹座真人大小的木質觀音像,從造型上看依稀保存有唐代風格,觀音的發髻高高束起,衣紋流暢,纓絡華麗,表情安詳而肅穆,並且通體施有彩繪,只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大部分油彩已經脫落。類似造像在10~14世紀的中國北方非常流行,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這件來自山西。

北宋汝窑青釉花瓣形茶盏托

这件北宋汝官窑茶盏托,为北宋皇室御用,用以承托各种材质的饮茶器皿。

景德镇陶瓷(板)  明代成化至正德年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