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6个月内连输两仗,折损国军百万人,为何历史评价却很高

 君临天下100 2019-07-11
解放战争中国军两次最大的军事挫折,直接导致了全局的崩盘。而这两次惨败都发生在1948年下半年,指挥官居然是同一个人,那就是中将杜聿明。国军是没有人可用了吗?为什么在事关100多万主力部队的两场恶战中,都选择了这个败军之将呢。其实杜聿明并非庸才,相反在历史上还是以军事计谋多,大局观强而著称。辽沈和淮海两场惨败,似乎都没有影响此人的历史评价,这是为什么呢?
百万部队全军覆没,自然不是杜聿明的本意。说起来杜聿明也挺冤的,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他都是充当救火队员,临时被蒋拉过去的。要知道指挥大规模部队这样的事,如果不是自己的老部队,下面人往往不太听话,很多时候未必能指挥的动、指挥的灵。再加上蒋总是喜欢插手他的指挥,直接命令到下面的军师,给杜聿明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执行也不是,不执行更不可以。
先说辽沈,杜的指挥其实是没有问题的。48年9月间,杜聿明想趁东北野战军主力集中打锦州的时候,以范汉杰为诱饵进行固守,同时果断说服卫立煌和郑洞国部放弃沈阳、长春,把部队全撤到营口去。应该说他的这个想法在当时的东北战场是最正确的选择,虽然放弃了长春、锦州,损失了近乎一半人,但至少他还能撤下30万人,而且撤下的这一半还都是精锐部队,比如新1军和新6军,包括廖耀湘这样的军事人才以及大量美式装备,要知道后来四野就是用廖耀湘兵团的重装备去轰击天津城墙的。结果委员长舍不得东北的地盘,一直抱有幻想,就是不同意他撤,而卫立煌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也不同意撤,只好不了了之。廖耀湘兵团死马当活马医的去救锦州,换来的是毁灭性的结果。
而淮海也是类似的情况。杜聿明对于我军的战术还是有清醒认识,极力避免被我军的局部优势兵力围困。本来黄百韬被围的时候,杜就建议先不救7兵团,而是集中兵力和黄维一起夹击中野,因为杜集团(2/13/16兵团)与黄维部加起来多达42万人,其中还集中了国军当时最强的两个机械化攻击兵团,中野是我军四大野战军中相对薄弱的(受大别山影响),一旦杜聿明的策略被采纳,局势会很危急。杜打算在与中野战后然后再救黄百韬,这个建议应该说是一招妙手,结果被国军高层再度否决了。
等到黄百韬部队团灭,杜集团不得不整体撤出徐州的时候,又在半路上被蒋的手令给逼回去救黄维,气得杜聿明直跺脚,却没有勇气反驳委员长的决定。于是杜把自己也陷进去了,成了我军的俘虏,他手上的三十万国军也灰飞烟灭。这两次战败,应该说跟杜聿明本身的指挥才能关系不大,历史还是给予了这位国军战将比较公正的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