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有一份北大录取通知书,带着七位“北大新生”的期许和祝福

 灵魂出窍KKK 2019-07-11

进入七月,各大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一封录取通知书,浸透着莘莘学子收获的喜悦,也是开启未来美好大学时光的钥匙。

今天上午,3800多封北京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开始发出,飞奔向全国各地的考生手中。2019年的北大通知书长什么样?搜狐文化带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北京大学中文系袁行霈教授亲笔题写的,“录取通知书”五个字印入眼帘,烫金的文字是一掷千金的承诺,亦是一把开启北大的钥匙,即将踏入燕园的北大学子们将用青春年华,在这里寻找一份,关于人生、梦想和生活的答案。

除了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出的还有一套大礼包,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来自不同年代的七位“北大新生”亲笔写就的七封信,将为考生们送上来自北大的期许和祝愿。我们来看看是哪七位北大新生吧——

樊锦诗,敦煌女儿

1958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新生

一次实习中,来自江南水乡的樊锦诗初访敦煌,从此与莫高窟结下不解之缘,一生扎根戈壁深处——朔风横扫半世纪,樊锦诗守护文物的决心未被销蚀,国宝不仅得到了有效保护,重焕生机,更以“数字敦煌”的新面貌向世人展示了文化瑰宝的绚烂光彩。

1959年北京大学生物系新生

许智宏,开启北大新百年的校长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许智宏的“园丁”生涯开始了——他研究植物生理学“十年树木”之道,更探索研究高校的“百年树人”之法。1999-2008年,许智宏院士带领刚满百岁的北京大学迈入新世纪,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人才。

海闻,从下乡知青到海归学者

1977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新生

录取通知书辗转来到边疆农村时,海闻早已不是十七八岁的高中毕业生,26岁的他在下乡9年后从“知识青年”成为“北大新生”。时代赋予海闻特别的阅历和机遇,他以北大为起点踏上国际经济学研究之路,留美学成归来,重返北大,联合创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曾担任副校长并管理深圳研究生院,创办汇丰商学院,为国家改革发展提供专业智慧,培养青年人才。

董强,中法文化的摆渡人

1983年北京大学西语系新生

董强曾获“法语国家联盟金奖”,获颁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是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200余年来首位华人终身通讯院士。董强是中法文化的摆渡人,而那封录取通知书,则是董强通向法语世界的第一张船票。从对法语一无所知,到担任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致力于两种文化在翻译、教育、学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与交流。他期待更年轻的中外使者以语言为舟,以互信为帆,沿着友好的航路,跨越大洋穿梭往来。

周飞舟,传承儒者之风的北大学者

1986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新生

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到今天,三十余年来,周飞舟很少远离过校园,但他的学术研究却始终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作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他不仅讲授经世致用的学说,更身体力行,在课堂内外的育人过程中以身作则,强调为人的气质和品格,诠释“士人之风”在当代的意义。

黄芊芊,29岁的年轻博导

2006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新生

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到今天,三十余年来,周飞舟很少远离过校园,但他的学术研究却始终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作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他不仅讲授经世致用的学说,更身体力行,在课堂内外的育人过程中以身作则,强调为人的气质和品格,诠释“士人之风”在当代的意义。

庄方东,登上珠峰的北大博士

2010年北京大学化学分子与工程学院新生

庄方东是刻苦求学的青年学子,也是勇攀高峰的登山健将。去年北大120周年校庆期间,庄方东与同伴一同登顶珠穆朗玛峰,献礼北京大学百廿校庆;而在科研路上,庄方东的攀登一直是正在进行时。录取通知书的意义不在于考上了北大,而在于融入北大;正如登顶的意义不在于征服高山,而在于拥抱自然。

七位“北大新生”,七种精彩纷呈的人生,带着不同年代的烙印与始终不变的北大情缘,和你相遇。

来自:北京大学官方微信

(编 / 俎燚楠 审 / 任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