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思明居士 2019-07-11

清朝官制繁杂,级别大概分为九品十八个级别,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官制的最稳定时期是雍正皇帝以及乾隆皇帝在位时。清朝官制之所以会出现完全是为了防止权臣篡位,也是为了分化和削弱大臣的权利,加强中央集权,清朝官制跟之前各朝的官制可谓是大相径庭,清朝官制有很多级别,大抵分为中央官职以及地方官职两个品类。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文武百官缩影

清朝官制系统大抵可细分为以下几种:内阁、中央行政机构、军事系统、行宪机构、地方行政。

内阁:清朝的内阁是从明朝流传下来的,入关之前,皇太极曾经设立文馆,是内阁的最初的模型,后来又把文馆分为内三院,也就是内国史院、内弘文院以及内秘书院,主要负责起草文书、颁布制度、拟写诏令、编写史书等。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内务府大臣

中央行政机构:沿袭了明朝的制度,设立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与明朝大抵相同,各部的长官,管部大学士、尚书以及侍郎等等都称为堂官。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官员成为司官。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天下粮田》中的讷亲-兵部尚书

军事系统:清朝的军事系统主要分为八旗以及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又分为两个部分,京营和驻防。京营内守护帝王的侍卫被称为亲军,由领侍卫府内大臣以及御前大臣共同掌管,御前大臣看管乾清门的侍卫和帝王日程随行,权位贵重。而绿营也就是汉兵,驻守京师的称为巡捕营,由步军统领掌管。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行宪机构:也是沿袭了明朝,设立了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幅都御史是监察院的长官,右都御史以及右副都御史则是总督和巡抚的加衔。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天下粮田》户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

地方行政: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大抵可以分为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是掌管行政、军事以及监察权的高阶地方官员。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天下粮田》中江苏巡抚

上文细述了清朝官制的系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知州知府知县的区别:

知州,主管地方军事的机构,是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而设立的官位,也为了防止唐五代时期武人割据的局面再度重现,规定了诸州刺史必须直接跟朝廷上报以及接受传召命令,节度使臣不得干涉除了所驻州以外的政务。后来,慢慢的派遣京中朝臣去接替管理刺史州务,称为“权知某某州州军事”,“权”说明不是正式的官职职务,只是代理管理而已,“知”才是管理的意思。州军事的“州”即民政,“军”即军政,称为“知州”。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知府:也就是太守,又被成为府尹,是地方官员职称,州郡的最高行政官员,古代正史职官志里有记载,唐朝的时候已有很相近的权变方法,在宋朝便已经正式设立州府级别的地方官员为“知府事”,明朝之后经历演变才有了“知府”,有时也被士人常常称为“太守”。知府掌管一个府的政令,管辖各个县,凡是宣布国家政令、审案判决、治理百姓、征收赋税以及考核属吏等一切的政务都是知府的职责,历史上最著名的知府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长沙知府——陈鹏年。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知县:秦汉时期以来,县令即为一个县的最高管理者,唐朝佐官代理县令称为“知县事”,宋朝经常会派遣朝中官员去做县的官员,管理整个县的政务,称为知县,如果当地有戍兵驻守,或者有兵马都监、监押,知县还要兼管军政事务,知县也是正七品官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七品芝麻官”。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知县

如果单单从直属关系上来看的话,他们三个官职的区别就是知府和直隶州的知州拥有着一样的同等待遇,而知县则和散州的知州有一样的待遇,知县散州知州是知府的下级官员,直隶州知州有时同样也会成为知县的上司,但当然如果只是从官阶品级上来看区别的话,知府事从四品直隶州为正五品或者从五品,散州之后为从五品,知县为正七品,总体来看,就是知府>知州>知县。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虽说知县品级低,但是清朝对他们的选拔,一直都备受重视,知县是需要接受吏部审议再加上地方督抚的考核才可以拿到实际的官职。古代的地方政权治理,一直都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也就是俗称的“强龙不压地头蛇”,朝廷对于地方的治理,只能管理到县那一层的机构,朝廷够不到百姓的阶层,往下更多的治理需要依仗地方的宗族以及乡绅去辅佐维持,所以知县是古代地方政权治理不能缺少的官职,也是实际处理百姓各种事务的地方官员。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父母官-知县

就像我们在电视剧中常看到的场景一样,知县是在地方管理,如果知县贪心不好好处理政务,就很容易引起民愤,导致百姓哀声载道,怨念极深,从而造成动乱。大家都听过吧,“三年知县,十万雪花银”,这种现象在清朝更为普遍,清朝在吏治的日渐腐败之下,地方官员对百姓的伤害就越来越大,不仅仅是大肆的搜刮民脂民膏,徇私舞弊的事情更是家常便饭,收受贿赂,残害百姓,当时说到打官司,你最好是先估算一下自己有多少的家底够用“打点疏通”,这也是为什么说知县的权利不容小觑,毕竟知县才是直接接触百姓的官员,更上级的官员接触不到百姓,一个国家百姓最为重要,人民大过天,知县管理百姓若是苛政,那便是对国家的残害,所以真是不可小看了知县的权利。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十万雪花银

从高阶官员开始便是潜规则盛行,这种官场作风渗透进了大清朝的各个角落,从“里”烂到“外”,最终也造就了地方县令低阶官员做官只为发财,上下都“烂”,从而影响了大清朝的整体官场作风,一个小小的知县县令尚且有如此大的权力,更何况更高的官员呢?

清朝官制繁杂,知州知府知县区别很大,但知县的权利可不容小觑

《天下粮田》剧中反派大贪官

南北今天跟大家聊到这里,如若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历史趣事,请在评论下方留言!

关注南北聊历史,每天为您带来最优质的历史趣闻!

(参考史料:《中国通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