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杀马特丨我与大桥合个影

 叶老师YP 2019-07-11

前些日子,大武汉的美术圏都在扯“从长江走来”

看官,您千万莫乱扯这个话题。

在画画的小伙伴中,扯得拢的心心相印,酒逢知己千杯少;扯不拢的愤愤不平,话不投机半句多,扯得不好还会扯皮拉筋。

倘若非要扯关于长江的艺术,我们来扯一下“武汉长江大桥”吧。因为,这是“从长江走来”的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ー桥飞架南北》(油画·1958年)佚名

长江大桥自1957年竣工之后,武汉伢的名字中,大多带了一个“桥”,如汉桥、建桥、国桥、昌桥、阳桥、花桥……,显得分外的娇情。

虽然已经六十多年了,但是,桥、桥、桥……不但是三镇流行的杀马特,也是网红们首选的打卡之地。

大凡有本地户口的,如果不拍一张“我与大桥合个影”,就像北京人不拍天安门、上海人不拍外滩一样,还真不敢说是正版的武汉人。

约1957年,中南美专校长胡一川、副校长杨秋人、关山月等在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合影。(左起):胡一川,关怡,钟羽,黄君珊,杨秋人,赵微娜,赵蕴修,关山月。

1959年,湖艺美术系首届毕业生在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合影。

武汉长江大桥,钢架巍峨、圆拱壮观,楼阁耸立、花栏典雅。

桥头上舒展的迎客松、古典的建桥纪念碑和宽阔的观景平台,构成了一种大气、雄壮和宏伟的视觉景观。

它是“万里长江第一桥”,也是全国最具有艺术特色的一座桥。

《汉阳桥头堡》(版画·1957年)佚名

那么,它为何如此有范儿呢?

回答这个问题,必然要扯到它的设计者。

一般瓜众都认为大桥是苏联人搞的,其实不然。尽管苏联专家在技术、结构和材料等方面帮了大忙,但大桥的整体造型还是出自武汉的设计师之手。

他叫唐寰澄。

唐寰澄与长江大桥的模型

1926年,唐寰澄出生于上海朱泾镇的一个殷实之家。他自幼聪慧好学、才思敏捷,1948年从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系毕业。

1954年,作为中国桥梁公司武汉分公司的一名技术员,他接到了设计大桥的任务。当时,设计方案是由大桥工程局面向全国范围征集的。

有关部门提出,大桥“应成为一个卓越的建筑,不但应是现代化的技术水平解决国家巨大的经济课题,而且在建筑艺术上能以雄伟壮丽的外观标志出中国的新时代。”

唐寰澄的设计草稿

长江大桥建成后,唐寰澄在桥下的留影。

一共收到了25个设计方案,经专家初步评审后,唐寰澄的方案排到最末尾,为25号。不料,在中南海怀仁堂展览时,被周总理一眼相中,当场拍板定了案。

他的方案,充分地考虑到引桥与桥身结构的协调一致,包括了施工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等重要因素。

特别是亭阁式造型的桥头堡,朴实端庄、高耸入云,与长江两岸的晴川阁、奥略楼等建筑风格和谐共处、遥相辉映。

护栏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看点是大桥的护栏。

它全部釆用了铸铁材料,每隔78米镶嵌一块镂空的花板,图案是寓意吉祥的内容,如丹凤朝阳、孔雀开屏和金鸡报晓等等。

护栏的设计方案也是公开征集的,入选方案的作者有二个武汉本地的,市美术设计公司的黄旭微和湖北艺术学院的李一夫。

李一夫是广东台山人,毕业于国立艺专。1951年从香港转来武汉工作,时任湖艺美术系工艺教研室的负责人。

李一夫设计的护栏《菊黄蠏肥》和《大雁南归》

他在研究传统纹样的基础上,先写生花鸟虫草,然后加以简化、提炼和变形,再进一步推敲和反复修改,使设计方案达到了神形兼备的境界。

武汉长江大桥的造型与装饰,既展示了传统艺术的形式美,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底蕴,令人瞩目、使人叫绝,不让它杀马特都不成。

大桥通车之际,打酱油的瓜众们摩肩接踵、兴高采烈,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但还有一种围观者的神情与众不同,不仅用眼睛看、还要动笔画。

万里长江第一桥》(油画·约1960年)佚名

这是一群画家。

彼时的武汉,正处于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从中南美专、湖北艺术学院到省市各式各样的美术班子,画家们都在努力地表现新的时代精神。

前面扯到了“从长江走来”,那时候,画大桥无疑是高大上的杀马特,理所当然地出镜率最频繁。

《武汉长江大桥和黄鹤楼》(中国画)黄鼎钧作

游览大桥》(中国画·约1958年)佚名

《最后一根钢梁》(套色木刻·1957年)武石


《司门口引桥一瞥》(纸本水彩·1956 年)白统绪

《武昌司门口(引桥)》(纸本水彩·1956 年)严云开

《大桥下的汉阳门》(纸板油画·1972年)田少鹏

《瑞雪》(纸本水彩·1978年)王兆本

著名的油画家刘依闻,时为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1964年,湖北美术出版社约他创作一幅毛泽东在武汉的油画。

他马上想到画毛泽东视察长江大桥,还有什么比得上伟人和大桥同在一个画面里,更加精彩和宏伟呢?

为了确定毛泽东站立的位置,他几乎跑遍了龟、蛇二山的各个角落。他还穿上大衣在桥上反复行走,寻找指点江山的感觉,并拍下了一系列照片。

遗憾的是1966年文革爆发,此画未能够公开出版。

毛泽东在武汉(油画·1965年)刘依闻

刘依闻自充领袖的模特照

还有一位画家,大桥画得数量最多、时间也最长,简直是废寝忘食、如痴如醉,几十年如一日,可以被誉为“大桥画家”。

这就是钱延康。

他是苏州人,1913年出生于常熟鹿苑镇。自幼喜好绘画、热爱自然,初中时经常上虞山写生。后考入苏州美专西洋画系,得到了著名油画家颜文梁的悉心教导。

抗战时期,他担任重庆励志社美术股的股长,与担任干事的杨立光(著名油画家、后为湖北艺术学院副院长)建立了终生的友谊。

《油画家钱延康》(布面油彩·1962年)杨立光

1956年,他从上海行知艺术学校调入武汉艺术师范任教,后担任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教研室主任,1965年为湖北省美术院绘画创作室副主任。

钱延康与大多数苏州人一样,属闷骚型、言语很少,不喜欢七扯八拉。但假若遇到知已,话头也会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不绝、谈个不休。

他受颜文梁的影响极深,是一位求真务实、舍简就繁的写实画家。他的作品,具有“意气勤恳,认真不懈,凡目所及,皆入画中”的特点。

他画的大桥,精致严谨的笔触、洗炼准确的造型和醇厚浓郁的色调,表现了画家深人的观察和细腻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从苏州、重庆、上海到武汉,钱延康是一位真正“从长江走来”的油画家。

《繁忙的大桥工地》(纸本水粉·约1956年)钱延康

《长江大桥合龙》(水彩画·1957年)钱延康

《武昌司门口大桥头》(纸本水粉·约1959年)钱延康

《武昌桥头堡前的龙舌兰》(纸本水粉·约1960年)钱延康

《武汉长江大桥》(油画·约1959年)钱延康

《长江第一桥》(油画·1960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钱延康

看官,在大武汉,像钱延康、刘依闻和李一夫这样艺术家还有很多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免得您嫌我啰嗦。

杀马特,英文smart的谐音。翻译过来就是时尚的、前卫的意思,曾经流行于一时。

画家们表现大桥的作品,将“我与大桥留个影”变成了“我给大桥画张像”。

这不仅仅是“从长江走来”的杀马特,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珍贵记忆。

 

注:指“从长江走来—湖北优秀美术作品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