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仓储害虫

 零壹贰012 2019-07-12

人呆手户

“人呆手户”即保护:保护植物,保护绿色,保护自然,保护生命!

MAY BE! 我们更愿意保护的是你喜欢阅读、热爱自然的心意。

——《植物保护学报》官方微平台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remaxproducts.com.au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几千年来,我们对盗窃粮食的老鼠深恶痛绝。可殊不知有一类害虫,它们直接啃食粮食,还在粮食中排泄、蜕皮、死亡,甚至会引发粮食霉变,危害远比老鼠要大得多。它们就是仓储害虫,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几种赫赫有名的仓储害虫的真面目!

妖 蛾 子 篇

想必天气一热,家里的“幺蛾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也许你也曾碰到过,瞅瞅,是不是非常眼熟?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burroughspestcontrolcompany.com

如果长这样,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世界著名仓储害虫。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见水印

印度谷螟

印度谷螟分布范围非常广,世界各地都有它活跃的身影,而在中国境内,除西藏暂时没发现外,其他每个省、自治区都是它们栖息的场所。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dtnpf.com

成虫6~9 mm的体长,土了吧唧的体色,幼虫倒是白白胖胖,看起来人畜无害: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aglifesciences.tamu.edu

印度谷螟 幼虫

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幼虫可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货,什么谷物、干果、种子、药材,以及糖果、巧克力、奶粉都是它的最爱,甚至狗粮都不放过。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padil.gov.au

被幼虫为害的食物会形成许多孔洞,而且幼虫常常吐丝连缀粮粒及排泄物,并结网封闭其表面,使其结块变质。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images.bugwood.org

印度谷螟

印度谷螟在温暖地区,一年可发生8代,而在27~30℃的条件下,完成一代只约需36天。

印度谷螟不仅繁殖快,而且生得多,一只雌蛾最多可产卵300多枚,真是子子孙孙杀不尽也!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padil.gov.au

印度谷螟

除了印度谷螟,螟蛾科的仓储害虫还有粉斑螟蛾、烟草粉螟、地中海粉螟、欧洲谷螟等。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lepiforum.de

粉斑螟蛾

此外,麦蛾科的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也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仓储害虫,幼虫在小麦、稻谷、玉米、燕麦谷粒内食害。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Minden Pictures

麦蛾

甲 虫 篇

世界仓储害虫

家中的大米生虫了,这个米虫八成就是米象Sitophilus oryzae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Freepik

米象

米象(rice weevil)属于鞘翅目象甲科,喜欢寄生在贮存2~3年的陈粮中,如水稻、玉米、小麦和高粱。由于其生长繁殖速度很快,为害甚广,地理分布遍布全球。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wikipedia.org

米象

米象绝对没有辜负它的名字“象”,食量巨大。当我们发现米象存在的时候,米象早已悄悄把我们的大米蛀空了。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Freepik

米象

而白胖的幼虫躲在米粒里生长、化蛹、羽化,很难和米粒区分开来,所以常常就被大家一并吃下去了。

世界仓储害虫

米象

米象以米为食,最后掏空米粒,再从米中爬出并在米堆上交配产卵,雌虫一次最多可产卵500粒,每年最多可发生8~9代,所以被祸害的粮食中,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小米虫。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homeremedyhacks.com

米象

没想到吧,小小的米象可谓是人类生存的大敌,是我国10种主要储粮害虫之一,也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且为害严重的仓储害虫。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naturephoto-cz.com

谷象

跟它同样罄竹难书、模样傻傻分不清的还有谷象Sitophilus granarius和玉米象 Sitophilus zeamais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forestryimages.org

玉米象

玉米象是国内头一号的储粮害虫,全国分布,严重为害各种谷物及加工品、药材、豆类、干果等。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Utah Pests - Utah State University

花斑皮蠹

皮蠹科的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 ,也是国内为害最重的仓储害虫之一。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Reliable Pest Solutions

花斑皮蠹

幼虫长着许多毛刺,相貌一言难尽,不仅模样不咋地,坏事也没少干:其严重为害多种仓储物品,什么谷物、蚕茧、毛织品、毛呢服装、昆虫标本等都会受到它的迫害。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m.espacepourlavie.ca

花斑皮蠹 幼虫

不仅如此,花斑皮蠹还有小强般的生命力,可耐饥寒,在食物缺乏时可忍饥数月,甚至达数年。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m.espacepourlavie.ca

花斑皮蠹

同样赫赫有名的国际危险仓储害虫,还有同属的谷斑皮蠹 Trogoderma granarium,其严重为害储藏物,是我国重点检验检疫对象。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agric.wa.gov.au

谷斑皮蠹 幼虫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Keys - Lucid Key Server

谷蠹

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也被称为“米长蠹”,属于鞘翅目长蠹科,是世界性分布的仓储害虫,在世界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为害尤为严重。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Natura Mediterraneo

谷蠹

谷蠹,虫如其名,喜欢为害谷物,以稻谷和小麦最严重。谷蠹常将粮粒蛀成空壳,大量发生时常还会引起储粮发热(可高达38℃以上),继而发霉。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pbt.padil.gov.au

谷蠹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Industry Tap

赤拟谷盗

拟步甲科的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可谓是仓储昆虫中的明星,因为它不仅在储藏物昆虫界非常知名,在生物学的领域内也有很高的曝光度。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见水印

赤拟谷盗

赤拟谷盗寄主广泛, 却格外喜欢小麦、面粉。

成虫体表上的臭腺会分泌一些含有致癌物质苯醌的臭液,使被污染的储藏物发生刺激性的腥霉臭味,如被为害后的面粉变色发臭,则不能食用。

图片来源:见水印

赤拟谷盗

此外,赤拟谷盗还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猪克氏伪裸绦虫Pseudanoplocephala crawfordi的中间寄主,克氏伪裸头绦虫寄生于人和猪的小肠内引起疾病。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Insect Pests

锯谷盗

同样名为谷盗,锯谷盗 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 却属于鞘翅目锯谷盗科,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以为害大多数的仓储粮食。

锯谷盗,顾名思义,它的前胸背板两侧具6枚大锯齿,背面有3条纵脊。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JungleDragon

锯谷盗

图片来源:见水印

烟草甲

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属于鞘翅目窃蠹科,窃蠹中有些著名的仓库、木材、家具、书本、烟草、食品与药材害虫,可以说是仅次于皮蠹的无所不吃。

烟草甲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目前世界各地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顾名思义,它取食烟草、谷物、药材等,对烟叶、香烟、雪茄烟造成严重损失。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www.ahw.me

同科的药材甲Stegobium paniceum,是药店、食品店的常客。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bugguide.net

药材甲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BioLib

四纹豆象

世界性分布的谷物害虫——豆象,可谓是豆类的克星,这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四纹豆象 Callosobruchus maculatus,它会为害豇豆、赤小豆、大豆、金甲豆、绿豆等多种豆类。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bigbearpestcontrol.com

四纹豆象

四纹豆象原产于东半球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随着粮食的转运,陆陆续续扩散到了美国、欧洲、非洲、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台湾较早发现它的踪迹,由于严重为害豆类,是全世界的植物检疫部门重点关注的“通缉犯”,是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IPM Images

四纹豆象

同属的绿豆象 Callosobruchus chinensis也是一种世界性的仓储害虫,为害绿豆、豇豆等各种豆类。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见水印

绿豆象

书 虱 篇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Matthew A. Bertone

还有一类仓储害虫,也许大家并不熟悉,但常常悄无声息地隐藏家中在布满尘埃的角落里,它们就是啮虫目书虱科的书虱。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BugGuide.Net

书虱其貌不扬、个头很小,虽对人体没什么坏处,但却为害各类储藏物 , 在其繁盛时期为害尤为严重。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BugGuide.Net

书虱

作为仓储害虫中的重要类群,书虱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虽然不是检疫性害虫,但在进境检疫中常有截获。

世界仓储害虫

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实验室

嗜卷书虱

世界仓储害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