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文明的虚假论和崇拜论

 virn 2019-07-13

西方文明的虚假论

持这种观点者一句话概况:西方人“历史都是编,文明全靠骗”,西方文明是假大空。

近年来有不少国内的专家、学者甚至民间对西方提出了全方位的质疑,认为西方历史和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一场骗局。他们认为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和哲学思想”和“古罗马文明”完全是西方人的杜撰,纯粹子虚乌有,因为西方人要从根源上去证明“西方中心论”的正确性,进而从历史、文化上全方位打压东方文明的中国,打击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他们的依据就是西方人没有中国的史官制度,自然就没有正史、信史,他们在公元前根本就没有用于记录文字的载体,而中国人用甲骨、竹简,后来用纸等载体来记录经史子集。所以西方所谓的【荷马史诗】和古希腊哲学家的各种哲学书籍,甚至连【圣经】都是编造出来的东西。

西方文明的崇拜论

持这种观点者一句话概况:外国的月亮比我们的圆,二个字概况:崇洋,不管西洋还是东洋。持该论调者远远大于持第一种观点者。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接着甲午战争再到1945年二战结束的100多年里,中华文明5000年的辉煌走下神坛,跌入低谷。西洋发端,东洋大患,夷狄祸乱,内乱纷繁,真可谓内忧外患,想攘外已是自顾不暇,想安内中华文明已逞崩溃之势,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科技、经济、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文明,西方列国和全面西华的日本对于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形成碾压之态。使我们整个民族陷入思想的深渊,进而怀疑我们的文化是落后的文化,我们的文明是淘汰的文明。

于是外国的月亮比我们的圆,西方文明比中华文明发达先进,这种思想从清末一直持续至今。冷兵器时代,先进就要挨打,东方和西方的历史都不约而同的证明了这一点;与之相反,热兵器时代,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从崇拜论到虚假论,都有存在的历史原因,不同时期甚至有其存在的价值

崇拜论已经存在了100多年。因为落后遭受了耻辱,因为耻辱产生崇拜,因为崇拜而去研究和探索。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早期的崇拜思想帮助了我们,才使我们的社会精英们沉下来,冷静的反思我们文化的缺陷,知道缺陷后师夷之长。知耻而后勇、冷静反思和反思后有所行动,这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所以说崇拜不一定是坏事,它反而促进了我们的进步。但什么事也不能过分和极端,如果崇洋后再媚外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虚假论是近些年的产物。因为伟大卓越的小平同志制定了伟大国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正因为这短短的八个字,才使中华文明走向了正确的发展轨道。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中华文明快速与西方文明拉近距离,并即将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只要自己不折腾,我们这个文明所蕴藏的能量不可限量,这就是文明的力量。中国发展起来了,发现西方文明所创造的东西不过如此,我们不但能赶上,而且还将超越,民族自豪感满满。于是有的专家学者回过头来研究了一下西方的历史,忽然发现他们很多东西可能是子虚乌有,是假大空,因为证据不足以证实西方文明的真实性。这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鄙视别人,抬高自己,这并不是文明应该有的表现。

务了半天的虚,该务点实了。

对于有人说【荷马史诗】和古希腊哲学家的哲学著作都是西方人在文艺复兴以后的脑补杜撰,都是为西方利益服务。什么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特洛伊战争等等都是伪造。连【圣经】也是假的,因为西方无史官,无文字的载体,洋洋几十万言如何流传下来?毫无疑问,西方肯定会有夸大美化自己历史和文明的做法,正如我们也会赞美我们老祖宗一样。但否定一切的说法有失偏颇,且容细说一二。

一、【荷马史诗】和【圣经】,显然不是空穴来风子虚乌有。古代西方没有纸没有竹简也不用甲骨,但他们有嘴,可以口口相授代代相传。类似中国古代的老师如孔子讲课,述而不作。上世纪80年代,农村老家还经常有失明者老人由老伴带着,走村串乡说唱大鼓书,老人一手拿鼓槌,边说边唱,唱到节点就敲几下鼓,另一手拿铜板打着节拍。说唱的都是长篇小说故事,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唱完。几乎每句话的长短都差不多,而且几乎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都押韵,这就像唐诗宋词的格律、东西方的戏剧和歌曲的歌词一样,唱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顺耳舒畅。说唱艺人一般没什么文化,眼睛失明但换来的是超强的记忆力。说唱的内容也都是从师傅那里口口相传的民间小说演义,都是从师傅那里逐字逐句学会并传承下来。他们不会也不敢随便修改师傅传下来的词句,改一个字可能都不顺口不押韵。

说到这里,就联想到古希腊失明诗人荷马和他的【荷马史诗】,与中国农村的失明说唱艺人何其相似,只不过荷马说唱的是历史,所以叫史诗。由于没有纸张或其他载体去记录,他们也只能采用这种口口相授、代代相传的方式。而失明者的记忆力都超强,所以失明又有才的荷马根据传说和历史相结合,完成了他的史诗巨著,一代代传承,一直到有纸张的年代才被编写入书。为了好记易背,而且不容易失传和误传,不管是希腊的荷马还是中国民间说唱艺人,他们都必须采用故事性强、简洁明快、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押韵诗歌的方式。即使不押韵,也要节奏感很强,说起来顺嘴,听众听着喜欢,适合用说或唱的方式来流传。而且遣词造句的替换性很差,如果换了别的词句就会失去节奏感,变得不那么顺口或押韵。用这种说唱诗的方式来记述以前和当时发生的事情,听众或者后人也喜欢把历史当成故事来听。如果用大白话相传,非常容易三人成虎,传到10个人以后,基本就偏离了原来的意思。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荷马史诗】、苏美尔人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希伯来人的【圣经】都采取了词句简短、节奏感强的诗歌的方式。如果用希腊语念【荷马史诗】,苏美尔语念【吉尔伽美什史诗】,希伯来语念【圣经】都应该和中国诗歌、戏剧台词一样朗朗上口,顺嘴押韵。

西方文明的虚假论和崇拜论

二、有人说【荷马史诗】是希腊神话,【圣经】是神说的话还是神话,不能当成历史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是神话。西方神话和东方神话有所不同,这也是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处,正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西方的油画、以及他们的哲学所延伸出来的科学都偏向于真实,而且越真实越好。这是一种文化观念,这种观念自古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他们求真务实,极尽科学探索之能事,这也是西方文明在近代能够在科学方面出类拔萃的原因。他们极少用国画的写意形式去表达事物,我们讲究意境和神似,而西方讲究真实和形似,对层次、比例和真实有近乎苛刻的要求。【荷马史诗】创造了希腊众神教,【圣经】创造了一神教,他们是用神的语言和形式贯穿本民族的历史、事件、人物、地理等方方面面。比如两者都记载了大洪水,苏美尔人也用楔形文字在泥板上记载了这次大洪水,时代接近,地理一致,说的都是同一时期两河流域发生的一次巨大洪水。无独有偶,【山海经】里的大洪水,是因为天漏了,由创世神女娲来补天,记录的是黄河发生的大洪水。西方这两部经典里提到的人物、事件和地理名称,近现代一一被考古发现。证明他们并没有胡编乱造,发生的事件不是空穴来风,人物也不是凭空想象。他们缺少的是持续不断的历史,历史资料不够详尽、时间脉络不够清晰、史诗不够直言真实,有夸张或者神化的成分。但对于地区、民族、国家、历史的脉络走向和大事件的记述并没有很大的问题,只是粗线条,不够细化。这也衬托出中国历史是世界上相对来说最详尽最真实的历史。

西方文明的虚假论和崇拜论

三、至于他们的文字没有载体,如何能记录几百万字的内容,口口相传能否达到这种记忆力,对此一般人都会怀疑。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都曾经研究考察过同一个问题,埃及纸草。据说埃及纸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纸制书写载体,据传约产生于公元前 3000年的埃及。纸草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埃及人用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一种类似芦苇的莎草为材料,取其茎髓切成薄片,压干后连在一起制成比较光滑的纸莎草纸。再用一种菜叶加烟渣调成墨汁,以芦苇茎作笔在纸上书写象形文字。书写后将其卷起来,再扎上细绳,就成为最原始的纸草书卷。据说埃及港口城市亚历山大图书馆是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始建于马其顿托勒密一世(约公元前367-前283年)时期,拥有54000多卷由埃及纸草书卷的古籍收藏,曾经同亚历山大灯塔一样驰名于世。但它到底是什么模样却无人知晓,只能从历史文献的零星记载中了解,它甚至连一个石块实物也没有留下。由于没有考古发掘的线索来支持,对这种说法持谨慎怀疑态度。

结语

用辩证的思维去看问题,总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思路。西方文明并不是子虚乌有,更不是假大空,否则西方为什么能率先走出黑暗而崛起,并领先了我们几百年?可以质疑探究,但不可否定一切。从崇拜论到虚假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可妄自菲薄自卑自弃,但也不可自高自大否定别人的一切,存在即合理,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