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单位作为主要计量标准来收集、加工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2、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1)财务会计是传统会计的继续和发展,它的主要内容是核算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会计通过记账、算账和报账等一系列工作,将企业的会计信息以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企业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益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记账,算账,报账,核算资金、费用和损益是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2)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的,也叫对内会计,主要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其侧重于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确定较优经营和投资方案、分析差异原因、控制经营资本、对经济活动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等。因此,经营预测、决策分析、全面预算、责任会计和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3、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主要使用货币指标从价值量上反映企业和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特征: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会计核算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2)监督职能☆☆: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照预期的目标进行。会计的监督职能特征:会计监督主要通过会计核算提供的价值指标进行,是一种货币监督。会计监督伴随着会计核算活动的同时进行,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会计监督的依据有合法性及合理性两种。 5、两种基本职能的关系(辩证统一)☆☆☆: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会计核算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而离开了监督,会计也就失去了生命,会计监督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灵魂。 6、会计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管理活动的特点是价值管理,所以会计管理工作也应该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 7、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企业管理当局是企业内部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最为有效的组织形式,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股份公司最普遍的运作形式。 8、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职能机构;职工与工会;企业的顾客。 9、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做的合理设定。一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10、会计的主体☆☆☆: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为会计核算工作确定了空间范围。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会计主体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11、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是指以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及其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1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谨慎性要求企业在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和费用。 13、资产及确认条件☆☆☆:(1)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确认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14、负债及确认条件☆☆☆:(1)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确认条件: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15、所有者权益及确认条件☆☆☆:(1)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2)确认条件:必须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16、收入及确认条件☆☆☆:(1)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确认条件: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17、费用及确认条件☆☆☆:(1)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确认条件:与费用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16、利润及确认条件☆☆☆:利润: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财务成果,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确认条件:依赖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17、会计要素的计量☆☆☆:计量单位:货币作为计量的主要尺度,并不排除以实物量度和劳动量量度作为计量的辅助量度。计量基础: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18、会计科目☆☆:为归集和记载各种经济业务,满足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要求,对会计要素按其经济内容所作的分类。 19、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流动负债 1、负债的概念与分类☆☆☆:(1)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特征:负债是由过去或目前的经济业务所引起的当前债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能以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估计的经济责任。(3)分类:负债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4)确认条件: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2、流动负债☆☆☆:(1)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之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2)特点:偿还期限短;履行偿债义务时,需要用流动资产、提供劳务或举借新的流动负债作为偿债手段。 3、短期借款概述☆☆☆☆:(1)偿还期限在1年或超过1年的1个营业周期内的各种借款。(2)短期借款的核算:短期借款的取得。企业应按实际取得的短期借款数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利息的处理,如果利息数额不大,可以在支付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应按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短期借款的利息数额较大,仍然在到期当月一次把借款利息全部计入支付当月的财务费用,则不能正确反映各月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的实际情况,这时应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月计提利息计入当期损益,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借款的归还,归还的短接借款本金,企业应借记“短期借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归还的短期借款利息,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已预提的利息部分,借记“应付利息”科目,二者的差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 4、应付账款入账时间和金额的确定☆☆:入账时间原则上应以所购买物资的所有权转移、或接受劳务已经发生为标志。入账价值通常按照发票账单等凭证记载的实际数额登记入账,当购货附有现金折扣条件时,应付账款的入账金额会因采用总价法和净价法核算而有差异。 5、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1)一般情况下的账务处理:为核算应付账款,企业应设置“应付账款”科目核算应付账款的形成及其偿还情况。该科目贷方登记应付未付款项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应付未付款项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的应付账款。(2)附有现金折扣条件的账务处理;(3)商业折扣的处理:商业折扣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因购货方购货数量较大等原因,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 6、应付票据☆☆☆:(1)企业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开出的商业汇票。根据承兑人不同,应付票据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2)核算:不带息应付票据::当企业开出商业汇票抵付货款时,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等科目,按票据面值贷记“应付票据”科目。不带息应付票据的到期价值即为票据面值。另外,企业为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而支付的手续费用,应按实际金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票据的面值和票据上规定的利率即票面利率计算预提应付利息,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10、职工薪酬的内容☆☆: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主要包括:短期薪酬: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12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11、工资☆☆☆☆:企业按劳动制度的规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应付工资发放的核算:在实际工作中,工资结算包括应付职工工资的计算,代扣款项的计算及实发金额的计算和发放。应付工资分配的核算:一般而言,生产人员的工资,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借记“制造费用”科目;专设销售机构的人员工资,借记“销售费用”科目;建筑安装固定资产人员工资,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自行开发无形资产人员工资借记“研发支出”科目;其他人员的工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并根据应付职工工资总额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职工福利:企业决定发放职工福利时,应根据实际发生额,并按照职工的工作性质分别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支付职工福利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12、应交税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应向国家交纳的各种税费,这些应交税费在未交纳之前暂时停留在企业,形成一项流动负债。 13、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核算☆☆☆:(1)特点:有权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实行抵扣方式上交;实行价外计征,即实行价与税的分离,所以一般不影响损益计算。(2)核算:为了反映和监督增值税的结算情况,企业应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并按其内容分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对应交增值税设置的专栏主要有以下几个:“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转出多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等。 14、小规模纳税人的核算☆☆☆: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小规模纳税人出租其取得的不动产,应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 征收率) 15、消费税的会计核算☆☆: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消费税”明细科目,专门核算企业应交纳的消费税。 16、其他应交税费的核算☆☆: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核算应交教育费附加的核算应交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印花税的核算。 17、预收账款☆☆: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在企业向购货企业提供货物或劳务之前,它就构成了企业的一项流动负债。 18、其他应付款☆☆:除了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长期应付款等以外发生的需要在1年之内偿付的应付和暂收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款项。 19、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月末计算的短期借款的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等。股份制企业经董事会通过,宣告分配给股东但尚未实际支付的那部分股利。 非流动负债1、非流动负债的概述☆☆☆☆:(1)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通常是指偿还期在 1 年以上或者超过 1 年的 1 个正常营业周期以上的各种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等内容。(2)特点:企业举借非流动负债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增加重要的固定资产以扩大经营规模,而非生产周转的临时性需要;非流动负债的债务金额一般比较大,而且不像流动负债那样零星、经常性地发生;非流动负债的偿还期限比流动负债长,通常会超过1个营业周期,这是其区别于流动负债的主要标志;非流动负债的偿还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采用分期偿还本息、到期一次偿还本息等多种方式。(3)分类:按借款筹措方式分类可分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按计息的方式分类可分为单利计息的非流动负债、复利计息的非流动负债;按偿还方式分类可分为定期偿还的非流动负债和分期偿还的非流动负债;按借款的币种分类可分为人民币非流动负债和外币非流动负债。 2、长期借款☆☆: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时间超过 1 年的各种借款。 3、与所有者权益筹资相比,长期借款有以下优缺点:☆☆(1)优点:长期借款可以维护原有的股权结构,不会影响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长期借款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而股利只能从税后利益中支付,所以,长期借款的资金使用成本较低;债权人只享受固定的利息收入,不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所以,当企业的投资报酬率高于借款利率时,剩余收益全归股东所有。(2)缺点:企业按借款约定支付利息,固然可以取得剩余收益,但同时,即使企业经营欠佳仍然要负担固定的利息,所以财务风险较高;长期借款一般会附有对企业的限制性条款,所以有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灵活性,另外,长期借款一般有固定的到期日,由于筹资数额较大,企业要为债务的偿还提前做好财务计划。 4、长期借款的核算☆☆☆☆:(1)取得:企业在借入长期借款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借款—本金”科目。如实际收到金额与借款本金存在差额,应借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科目。(2)利息核算: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取得的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应按照每期应计利息数额,借记“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科目;取得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应按照每期应付利息数额,借记“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3)偿还:企业在归还长期借款时,应冲销长期借款的账面价值,同时,支付银行存款。 5、应付债券☆☆: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书面凭证。 6、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债券发行价格的影响因素一般包括:债券的面值、票面利率、票据期限以及发行时的市场利率等。 7、应付债券的核算☆☆☆☆:(1)应付债券的发行:债券无论是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均按债券面值计入“应付债券—面值”科目,按实际收到的价款记入“银行存款”科目,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面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2)应付债券的利息调整:对于企业发行的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发行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二者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一利息调整”科目。在每期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3)应付债券的偿还。 8、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在发行债券的条款中约定,在一定期间之后,债券持有者可按规定的转换比率或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为发行企业的股票的债券。 9、长期应付款☆☆:企业发生的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长期负债,主要包括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款项以及应付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10、专项应付款☆☆:企业取得的,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 11、或有事项及特征☆☆☆:(1)定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2)特征: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发生的事件加以确定。 12、或有负债与或有资产☆☆☆:或有负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资产: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13、预计负债的核算☆☆☆: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是: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
|
来自: Teargirl1dt6sc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