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电子游戏还未盛行的年代,集邮的乐趣,很多人都体会过。 集邮也是父母和老师鼓励的爱好:邮票图案大都为知名美术家设计,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并且包含非常丰富的知识。 原国家邮电部曾发行了一套以“中国民居”为主题的邮票,于1986年4月1日开始,至1991年6月11日止,共计发行了4组21枚。 这套邮票在当时发行量比较大,相信许多80、90后对它有印象。 风格各异的民居是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瑰宝,是勤劳的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21枚《民居》邮票展示了中国21个省市的民间建筑,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地域性也通过这套邮票体现得淋漓尽致。 今天小画君带你从这套民居邮票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其钧所著的《民居线条之美》中,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与民居之美。 第一组:编号普23,14枚 内蒙民居 蒙古包,古代称“穹庐”“毡帐”。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圆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圆形住宅。 在柳条两侧涂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在两个圆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 邮票画面的中心位置是传统的毛毡蒙古包,上部则是固定的土木结构蒙古包。 蒙古包演变而成的圆形住宅 王其钧 绘 西藏民居 邮票图案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碉房。出于防御,藏族民居以乱石垒砌,高三四层,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藏居的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占地面积较小,而在空间上发展。 碉房底层为牲畜及贮藏草料的地方。楼上为起居室、卧室、厨房和贮藏之用。顶层有晒台、经堂、晒廊及厕所,经堂的位置最好。 藏族碉房 王其钧 绘
邮票画面的上方是延边地区朝鲜族廊式住宅。朝鲜族房屋大部分带有廊子,因为朝鲜族房屋内全部是火炕,当进门时,必须要有脱鞋的地方,特别是雨天,有廊子设置能使室内清洁。也可以在廊子内休息、乘凉、放置什物。 朝鲜族民居 王其钧 绘 画面中间是东北常见的汉族住房。一般并列三间,中间为厅堂兼厨房,左右两间为居室。 下方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的主要住宅“马架房”。马架房在山墙开门,形状似吉林省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故当地人称为“马架房”。 东北民居 王其钧 绘 湖南民居 邮票图案中的“一明两暗”三开间二进深民居,是湘南古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中间一间为堂屋,两侧为卧室,常隔一间做厨房使用。 在“一明两暗”三开间的建筑中,中间的明间向内退进一定距离,开设大门,明间的上方设置拱劵,形成漏斗形状,可以让南向的风更加集中地进入建筑,形成“穿堂风”。 在暗间的实墙上,每边上下均开设较大体量的窗户,满足通风采光的需要。 江苏民居 江苏气候温和湿润、水域丰富,城镇及乡村民居大都利用地形、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环的隙地上,临河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 江苏民居布局紧凑、一般为2层楼房并建有楼阁。房层高、墙身薄、出檐深、门窗高大,利于通风,外观朴素、粉墙灰瓦照影、蠡窗映水,形成独特的水乡人家。 临水民居 王其钧 绘 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院落式住宅。北京四合院具有七百多年历史,以古朴、典雅、适用著称于世。 其布局特点是围绕一个院子,四周布置住房、堂屋、厨房、杂房和厕所等;基地四周为墙,一般对外不开窗;大多座北朝南,中轴线上南向为正房,北向为倒座,两侧为厢房。 规模较大的将房屋布置在前后两院,两院之间设有一道门;内院是四合院的主体建筑,房屋比前院高大、宽敞、明亮。邮票画面上的四合院就很好地体现了北京民居的造型特征。 北京四合院 王其钧 绘
云南是中国聚居不同民族最多的省份。许多民族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傣族、景颇族、德昂族等居住于干栏式建筑,其中傣族的竹楼最典型。 楼近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顶为双斜面,多覆以编成的“草排”。 邮票画面上描绘了八十年代初的竹楼样式,除左上角那是一幢佛寺外,其余三幢已经是瓦顶,并且都是变新了的式样,都以不同形式增加了子楼。 傣族竹楼 王其钧 绘
上海旧的住宅除一部分花园楼外,以里弄“石库门”房子最具代表性。 大片住宅成排布置,互相毗连。户内建筑布局紧凑,高2层~3层,青瓦坡屋顶,设有小型晒台,内有小天井供通风采光,所占面积不大,适宜于上海这座市场繁荣、人口密集、寸土如金的大城市特点。 房子在建筑正面和墙头、大门等处,常作简单的装饰。
安徽民居的布局,一般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基本单位,但与北方的院落形式不同。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的特点,安徽传统的民居建筑多为各种造型的二层楼房。 二层或二层以上的三合院住宅几乎全都属于封闭式的。也有全部作楼房,或仅主要的北屋作楼房、东西厢房仍为平房的。 三合院封闭后,马头墙、山墙及女儿墙往往高低错落,长短交替,使简单的长方体上部产生丰富的变化。 安徽歙县某宅 王其钧 绘 陕北民居 陕北地区位于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由于雨量少,缺乏树木,而黄土层又相当深厚,人们便就土山的山崖挖掘出各种窑洞作为住宅。 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复土窑洞以及天井地院落式窑洞三种。 洞顶呈弯形,完全符合力学原理。前面装设门窗,采光好。黄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故洞内冬暖夏凉。 窑洞 王其钧 绘 四川民居 四川盆地夏季炎热,冬季少雪,风力不大,雨水较多。于是平房瓦顶、四合头、大出檐成为民居的主要形式。阁楼亦成了贮藏隔热之处。 由于多山,山区民居不十分讲究朝向,且天井纵深较浅,以节省用地面积。 全楔式木结构是四川民居广泛采用的结构建造,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随势而筑,以石为基础,以木制梁、楔、柱、椽,以竹隔墙夹楼,以砖或土、石砌墙,以草、瓦盖顶,空间丰富多变,层次错落有致。 重庆临江门民居群 王其钧 绘
台湾民居,传承、脱胎自闽南民居,基本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独家独院,屋顶前后两坡落水。房与房之间有回相通,兼有避雨和防晒的作用。屋脊和屋角上,并饰有彩色花纹,颇具艺术特色。 农家多用三合院,前面广场可以曝晒农作物。较富裕的人家或官宅则多用四合院,因为有门厅与正厅的缓冲,隐蔽性较高。
福建“承启楼”为圆形的砖楼与土楼,具有坚固、安全、省地、省材、防震隔热、冬暖夏凉的优点。这枚邮票图案上的土楼,就是一座同心多圆圈土楼,环环相套,天井和房屋包围在一个圆体之内。 外环房屋高4层~5层,底层作厨房及杂用间,二层储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其他环房屋仅高一层。中央建过堂,供族人议事、婚丧典礼及其他活动使用。外墙下部不开窗,外观坚实雄伟,很像一座堡垒。 环形土楼在遮挡日光的灼射、强风的袭击方面比长方形土楼更为有利。 环形土楼 王其钧 绘
邮票上的主图,是台州黄岩城关镇天长街的一处住宅,该住宅又被称为畚箕楼,面街背河、附有店面。 临街设店面,内部兼作起居室,后部临河作厨房。朝河一面利用局部底层屋顶的三角形空间,辟一阁楼做卧室用。阁楼三面凸出,窗台做得较低,三面都开窗。 朝河方向的外廊向水面稍稍挑出,局部用竹席遮住,作储藏室。屋顶上面朝河的阁楼和三层楼的处理,使整个造型有虚有实,有高有低,轮廓线富有变化。 第二组:编号普25,2枚 国际函件资费于1989年进行调整:国际航空明信片由90分调至130分,国际航空信函由110分调至160分。邮电部仍以民居为主图发行两种普通邮票,以满足需要。为《民居》系列第二组。
青海地处高原,是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聚居的地区,是因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丰富的建筑材料使其民居富丽堂皇而典雅。 前房为高台阶平房,大门凹进,左右两扇窗户形式各异。后院的房屋为一楼一底,楼上有凸出的明式走廊。 房屋整体结构布局,多为平顶三开间,前出廊,中间为通堂。因受藏族影响,院墙为红色,四角顶部放白石头,整体外观宁重整齐。 青海玉树某藏族民居群 王其钧 绘 贵州民居 贵州因多民族聚居,所以各民族所居住房屋区别较大,贵州西南靠云南、四川地区的民居,基本与四川民居的木结构特点一致。 不同的是,这种民居建筑在较高地石料基础之上,房檐前高后低较为平缓,房门常开在左侧面靠后。 贵州镇宁民居 王其钧 绘 贵州民居还有一种格局特色,就是南方山区典型的穿斗结构及吊脚楼形式。一般建筑为三层,底层是喂牲口的地方,二层是人居住的,三层是粮食及杂物堆放处,每家都有一个能眺望外景的出挑大阳台,设美人靠,屋顶形式很有特色。 第三组:编号普26,3枚 1990年7月31日,国内各种邮件资费进行普遍调整,外埠明信片调到15分,航空平信为25分,邮政快件为80分。原发行的民居普票中,无此3种面值,为此,邮电部发行《民居》系列第三组,以利于“一信一票”通信使用。 广西民居 广西居民多数为壮族,干栏式民居为壮、瑶、侗等民族传统建筑形式。最初只是在树桠上架木搭棚,构造简单。后发展到地面立柱架楹,铺板为楼。 上层四周以竹、木或篾席、草帘遮挡,供人居住;下层架空。后来,下层四周用木板或砌石为墙,用于饲养家畜。现代干栏建筑主要有全楼居和半楼居两种形式。 干栏式民居 王其钧 绘 宁夏民居 宁夏主要是回族聚居地,为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干旱气候。雨雪稀少,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风大沙多,因此,其住宅多是墙壁低矮。 居民就地取材,以土为主,院墙、屋墙均用泥土而筑,土墙上加有一定民族习俗装饰。屋檐为单面,形成独特风格,多是院内一面或两面建房,屋顶坡面较大,或是硬山一面坡,这和西北少雨,收集雨水有关。
山西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 山西民居中,最富庶、最华丽的民居要数汾河一带的民居,而汾河流域的民居,最具代表性的又数祁县和平遥。 山西平遥县城 王其钧 绘 山西民居与其他地区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山西平遥某宅 王其钧 绘 第四组:编号普27,2枚 1991年初,国际航空信函资费再次调整,由1.60元调至2元。又因为近年发行的通用民居普票中,没有5分面值,且在许多邮件资费中又多需5分邮票进行搭配贴用,因此,邮电部发行这套普票,列为《民居》系列第四组。 山东民居 因山东靠海,沿海的民居建筑材料多用石头,如石墙、石楼、石门框、石漏窗等,既坚实敦厚,又能够防潮抗风,被称之为“海草房”。 民居非一户一院独立,而是十几户甚至几十户集中建筑,呈居住大院特征。居住大院大小不等,一般周围建有2层~3层的外廊式楼房,院内集中建有公用设施。屋顶大多为硬山顶,屋脊高而陡,既有利于排雨水,又便于晾晒渔网。 江西民居 邮票上为江西婺源典型的民居建筑,和安徽民居一脉相承,是该地区常见的民居建筑。 江西民居习惯采用天井式的类型,并且也都使用穿斗式、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另外,各地有细微差别的民居,创造性地采用天门、天眼、天窗(风窗)等高位采光的形式来补其潮湿、通风、采光等方面的不足。 江西婺源民居 王其钧 绘 如今,人们几乎已经不再提笔写信了,除了一小部分集邮爱好者,邮票也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而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些传统民居也在渐渐消亡。 王其钧教授曾说:“民居是文化的凝结”。 现代主义建筑的千篇一律并不是美,而从传统、从地域出发设计的建筑,特别是民居,才有更丰富的内涵。 全国佛文化艺术交流群 文化 | 造像 | 分享 | 投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