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见过的最好的离婚:我们放下面目狰狞,和世界握手言和

 business76 2019-07-14

我所见过的最好的离婚:我们放下面目狰狞,和世界握手言和

我有个好朋友,去年年底离的婚,女儿的抚养权归她。离婚后,她常在朋友圈分享关于离婚生活的日常,她称呼她的前夫是“前夫哥”,很多段子都特别可爱。

例如,去年年底,刚离婚那会,她和同事们加班冲业绩,实在没办法参加孩子跳舞培养训班的年终汇演,年终汇演要求最好是家长亲自参加,因为有互动环节,对孩子而言意义重要。她硬着头皮给前夫打电话,本以为前夫会阴阳怪气地拒绝掉。

没想到,前夫二话不说按汇演要求穿了西装,父女俩上了舞台,走了模特步,拿了个纪念奖,表演完出去搓了一顿,还不忘了给加班的她打包了一份。

那天晚上,深夜回到家,女儿已经睡了,前夫等着她回来,才走。

别以为这是什么余情未了、旧情复燃的戏码,这场见面连寒暄都没有,保持着距离,两个人之间已经没有爱了,亲密关系完全割裂,因为彼此都对对方露出过獠牙最尖、最龌龊的那一面。

当初离婚是因为他出轨,她无法原谅。加上两个人性格都急躁刚烈,脾气暴,软硬不吃,在一起过日子,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不如离了,就离了。

这次的救场行动让她有些恍惚,为什么有些人在一起硬是过不好,分开了反而还进退与共了?

前夫说走就走,一秒钟都不耽搁,只是留了句话,“你的任何事,我管不着,也不关心,我女儿的事,尽管找我。”

这句看似无情透顶的话,让她热泪盈眶!这句话,比曾经的“我爱你”要动人千倍啊!

没有爱了,但依然承担起对共同的孩子的责任,这大概是我所能想象的最好的离婚模式。

后来,她俩还真的是这样做的,只要是和孩子有关的事,都互相商量,共同解决,但对彼此的事度漠不关心,一句多余的话都不多说。

持续到如今,她的前夫磨合成了“前夫哥”,“前夫哥”的婚礼定在今年的国庆,她身边的人都在她耳边吹风,什么“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男人移情别恋起来真狠,一年不到娶新欢”,等等,她都一笑了之,丝毫不嫉妒,更没有道德绑架。

相反,她感谢离婚让彼此都解脱,都成为了更好、更真实的自己,也成为了更成熟的父母。

我所见过的最好的离婚:我们放下面目狰狞,和世界握手言和

我听过很多个前夫故事,大多血泪模糊。我朋友前夫这样的男人少,我朋友这样的前妻也少。

但我依然还是想倡导这样的离婚处理方式,不管大人之间的恩怨如何,离了不是仇人,走到天涯海角都依然是孩子的爸爸妈妈,都要尽到对孩子的爱和责任,全力以赴,共同育儿,双赢!

除此,无纠缠,无怨念,真心放过,全心成全。

同时,我想倡导,离婚不是坏事,也不丢人,它只是一种人生选择,两个成年人直面自己的内心,人格独立,坐下来,摊开来,好好谈一谈,财产公平分配,孩子也并不受伤害。

就像我的朋友和她前夫,反而给了孩子很多很好的人生体验,也更早地认识到,好的亲密关系不在于捆绑,而在于彼此尊重,坦然面对感情的变故,坦荡、阳光地继续余生。

我收到过不少读者的私信倾诉,她们离婚,离成了仇人,要么她们见不到孩子,要么她们的前夫们对孩子不管不顾,前夫再婚,她们恨的咬牙切齿,她们再婚,前夫也对她们嗤之以鼻。

凡属这样的离婚方式,所有人都沉浸在仇恨、拧巴和狭隘里,没有赢家,浪费生命。

我当然相信这世上有顶级的渣男和完全无可理喻的婆家从中作梗,让离婚变成恶战,让一些美好的愿景无法实现。

但在任何离婚大战中,有一点,是始终可以完全由自己主宰的,那就是离婚后的心态——离婚后,ta是仇人,还是孩子的亲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控的。

我曾经经历过一个案例,一个妈妈离婚,基于各种现实考虑,她坦然选择了不要儿子抚养权,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孩子跟着爸爸和爷爷奶奶生活,比跟着她流离失所要好。

在她看来,真正的爱不是占有,而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当时,她婆婆指着她鼻子骂她狠心,不要脸,骂得很难听,她没在意,她明白,她没办法让一个旧思想的老妇人和她有一样的思考高度,她选择了尊重婆婆的感受。

最开始一年,她老公和婆婆各种阻拦,各种作,不让她看孩子。她也没强求,而是努力工作,专心把自己的实力强大,要不然大动干戈、众叛亲离地离婚是为了啥?

随着实力的增加,收入的增加,她的心境更开阔了,她从未间断和婆婆、前夫的联系。

我所见过的最好的离婚:我们放下面目狰狞,和世界握手言和

她反复苦口婆心地给他们洗脑,她对婆婆说,“妈,无论我和您儿子是不是夫妻,我们都是您孙子的爸妈。我混的好,您的孙子将来就有个有钱有本事的好妈,对他只有好处,没坏处。

您不让我看孩子,您骂我,最终受影响的,其实是您孙子。他想妈妈了,见不着,他伤心难过,对身体不好,对心理健康也不好。我伤心难过,日子过得不舒坦,工作也不会顺利。”

她对前夫说,“我们的性格不适合在一起过,老吵架,互相伤害,我离开你,对你和我都是好事。并不是我们捆绑在一起就是完整的家,我们都过得好,都心里有孩子,孩子才有家。”

慢慢地,婆婆放下芥蒂,成为了她和她儿子之间最好的信使。她每年寒暑假把儿子接到身边,平时给儿子打电话、聊视频都是婆婆在处理,并且习惯成自然,婆婆对她这个“抛夫弃子”的儿媳甚至有了从前没有过的特殊感情。

前夫也放下了过去那种狭隘的婚姻观,再也没有恨过她,两个人之间彻底放下,平和了。

这,也许就是人心。

三五年后,她老公再娶,她和婆家商量后,把儿子完全接到了自己的城市,前夫的新生活不受影响,当时她经过这三五年的缓冲,也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承担起她和儿子的共同生活。

婆婆和前夫想孩子了,她也是全力支持儿子和他们联络感情,因为在她看来,儿子的感受最重要,儿子能感受到亲情,对儿子的成长好,她就应该支持。

当两个人确实不爱了,在一起多呆一天都是煎熬,长期被怨恨的坏情绪笼罩,互相伤害、较劲,看谁比谁渣,对健康无益,对彼此都是一种负能量的吞噬,不如坦然面对,分开。

至于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能够理性、平和地直面问题,并且做好善后工作,父母依然自由地对孩子表达关爱,唯一的区别是,爸爸妈妈不再相爱了。

这对孩子,有何伤害而言?

这只会打破孩子的思维壁垒,现身说法告诉他,成年人该如何面对爱情,以及爱情破碎后,怎样做才是最漂亮的。

一场坦荡而理性的离婚,胜过一万次貌合神离的“夫妻恩爱”。

一个分道扬镳的好前任,胜过一万个白头偕老的渣现任。

当然,宁愿你们相爱,永不分离,但如果不得不分开,愿你们相视而笑,各得其所。

记住,我们放弃面目狰狞,和世界握手言和,爱比恨多,努力比抱怨多,是身为成年人的体面与责任。

————————end————————

今日话题:你见过的离婚都是怎样的?你见过好的离婚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