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伍麟(1975-),男,江西德安人,吉林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 社会心理学系,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形式主要包括哲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它们各自在不同层次、领域和意义上发挥心理学的知识功能,解释和解决有关心理问题。心理学哲学不是一套具体的、现成的和有形的心理学知识体系,而是一种理论化的智慧,承担着对各种心理学知识体系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职能。这种反思和批判的直接对象就是各种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前提逻辑或元理论,包括心理学的现象描述、因果解释、理论概括和心理学观。 中图分类号:B8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34(2002)02-0016-06 心理学发展史向人们昭示了一个明显的事实:有什么样的心理学智慧,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学知识形式。而任何一种心理学知识形式的背后都有特定的心理学智慧作为支撑。最直观地说,这种理论化的智慧就是本文所理解的心理学哲学。 国内理论心理学界对心理学哲学表示关注的以车文博、赵璧如、章士嵘、高新明、葛鲁嘉等学者为代表。其中葛鲁嘉教授曾撰文比较深刻地揭示出目前理论界对心理学哲学的混乱理解以及心理学哲学真实的反思本性[1]。本文试图在葛文的基础上,以多元化的心理学知识形式为理论背景,直接思考心理学的元理论问题,并揭示出心理学哲学作为一种智慧,反思和批判着所有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前提逻辑。 一、多元化的心理学知识形式 划分心理学知识形式的时间标志可以认定在1879年。因为在这一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开始摆脱哲学思辨,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即以自然科学实证研究为取向的科学心理学诞生。 追溯1879年科学心理学独立之前直至公元前500年左右,有历史文献记载表明,古、近代哲学家们出于对认识人(人性)自身的强烈好奇和兴趣,建立了关于心理问题的形形色色的思辨性推想或猜测。在哲学家的思想当中,这些思辨性推想或猜测有的比较系统、全面,有的则比较粗糙、零碎。我们可以把这些散见或依附于某种哲学体系、关于心理问题的形形色色的思辨性推想或猜测称作哲学心理学(Philosophical Psychology)。以思辨性推想或猜测为特征的哲学心理学是哲学家或素朴心理学家以哲学形而上精神为内核,直接以各种不同的理智背景为基础(主要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思想体系),构造出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如:灵魂、欲望、心灵、信念等),通过理论逻辑的组织和阐发,建立起的一套哲学心理学体系(如柏拉图提出的欲望、意志和理性构成灵魂等)。它们既是一种哲学思想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心理学的知识形式。受历史局限,这些心理学知识形式在现在看来要么原始、素朴;要么过于主观、臆断。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游历于抽象哲学思想中的哲学心理学体系,经过一定组织或文化的阐释,的确试图给人的心理现象提供解说。从效果上看,它们也确实在心理上对人们日常心理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不管如何,哲学心理学已经发挥了作为一种心理学知识形式的知识功能。它的实现方式或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哲学心理学自身的抽象形式;另一方面是经过阐释后的,应用于日常心理学或称常识心理学之中的哲学心理学的世俗化形式。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推动力,在于人们对哲学心理学所发挥的心理学知识功能表示不满,因为它的心理学知识至少缺乏必要的确证手段;同时科学主义又逐步渗透、移植和扩张到哲学心理学当中。为了实现心理学的独立,使心理学摆脱掉思辨的、形而上的特征,取得像物理科学那样实证科学的学术地位,科学心理学的先驱们通常以物理科学中的世界观为指导,模仿、借鉴物理科学等自然科学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以获取关于心理问题的实证性客观知识。这种自然科学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努力通常称作科学心理学(Scientific Psychology),其主流形式包括结构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反对哲学家或心理学思想家构造出带有形而上性质的抽象概念来解释有关心理问题,坚持凭借从自然科学移植过来的实证方法去获取相应的心理学客观知识。其典型特征是:突出强调对心理学事实的解释、努力追求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精确、严格设定心理学知识的客观标准和漠视心理生活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心理学的知识形式,除了上述哲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之外,还主要包括处于经院心理学之外的精神分析(及新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等)和作为“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现象学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等)。精神分析既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又可看作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它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科学心理学正处于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之争,行为主义即将萌芽时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与当时美国社会流行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相迎合。而此时科学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日趋衰微,认知心理学日渐壮大。总的说来,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是西方心理学中非常有影响的心理学流派,作为对科学心理学的反抗和补充,两者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心理学的历史舞台。与哲学心理学相比,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更加清楚、知识结构更加完整;而与科学心理学相比,它们更多一份人文关怀,少一些绝对求知的执著。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可统称为人文心理学。 尽管哲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对有关心理问题采取或隐含了不同的心理学观和现象描述、因果解释等,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形式各异的学术面貌,使用着几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但是,从核心功能上看,哲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主要发挥的是特定心理学体系的知识功能。无论是哲学心理学的超验思辨、科学心理学的经验实证、还是人文心理学的意义情怀,归根结底它们都是以各自的概念体系为依托,发挥具体形式的心理学知识功能,实现对人的心理问题提供说明,并干预人的心理生活。 二、心理学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本性 关于心理学哲学的理解,国外有学者认为:“心理学哲学问题是把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和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中存在的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提高到哲学理论水平的高度来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2]也有学者认为:“心理学哲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含义,具体地说,就是考察心理学概念的预设和意义,以便为心理学和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3](P1)国内学者赵璧如认为:“心理学哲学问题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哲学与心理学,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的问题。”[2]显然,上述各种观点虽已经触及到心理学哲学的理解,但仍无法从中获得对心理学哲学的本真认识。 哲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主要是作为心理学知识体系,而心理学哲学(Psychological Philosophy)与它们大相径庭。它不是一套具体的、现成的和有形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去发挥知识功能解决有关心理问题,而是一种理论化的智慧,承担着对各种心理学知识体系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职能。这种反思和批判的直接对象就是各种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前提逻辑或元理论(包括心理学的现象描述、因果解释、理论概括和心理学观),而这些前提逻辑或元理论对各种心理学知识体系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它们,各种具体形式的心理学知识体系才得以合法生成。 西方心理学从哲学母体中直接孕育出思考的问题、回答的灵感和理论的背景。后来随着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在科学主义的参与和支配下,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然而纵观心理学的历史图景和发展现状,西方心理学家不无忧虑地指出,心理学处于四分五裂的危机当中。具体表现为,心理学家在对获取有效心理学知识的途径、理解心理学知识的标准、应用心理学知识的规范以及界定心理学的学术目标等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没有取得过统一的看法。心理学历史的发展并没有容忍长期的“霸主”,各种流派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流变和更替。因此,我们必须思考的是:“五花八门”的心理学探索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心理学知识背后支撑它们的基础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它涉及到任何一种心理学流派体系的前提逻辑和知识扩展,也正是心理学哲学关照的内容。 心理学哲学关照的具体问题直接来源于人们试图认识人自身,或者进一步说,来源于认识有关人的心理问题时所遇到和提出的种种根本性问题。其反思和批判的内容主要包括: 1.心理学的认识问题,即如何理解“心”(mind)或者说表征心理现象的意识及其与行为的关系。并且基于此理解,如何取舍、认定意识或行为充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由此获得的心理学知识的真实性问题; 2.心理学的解释原则问题,即如何认定心理的发生、发展、目的和意义,以何种态度看待身心问题,并用何种解释原则(如还原论、整体论、关系论)去处理复杂的心理现象;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即接纳何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如实验内省、经验观察、移情体验、操作主义、个人访谈、计算机模拟)去获取代表自认为有效的心理学知识; 4.心理学的价值问题,即心理学知识是否能以及如何能成为价值或伦理原则,成为参与评判社会政策和社会行为好、坏,真、假和善、恶的借鉴标准; 5.心理学的科学哲学问题,即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自身地位问题,追问“心理学是科学吗?”“是怎样的科学?”“可否容忍非科学心理学[4](Unscientific Psychology)或人文心理学。” 可以说,上述所有问题都是围绕关于心理现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而加以展开的。这些问题也构成了任何一种心理学学科观和心理学知识体系形成的前提逻辑。正是在这一意义上,H·H·Kendler指出:“一个哲学的观点比一个研究的态度更能产生出一系列不同的心理学看法。”[5](P5) 心理学家在构建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体系时,无一例外地都会面临一些基本的和相关的问题。比如: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取舍、理解心理学事件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心理学实证方法(empirical methods)的性质如何?心理学的质化方法可靠吗?心理学知识能发挥价值作用吗?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抑或是综合科学,甚至干脆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等等。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这些问题有着各自不同的回答。表现了他们执行着对心理学本原问题、理论概念、解释原则、终极目标、知识作用和学科性质的不同理解和实践。究其根源,就是由于他们头脑中持有着不同的心理学哲学的智慧。 有什么样的心理学智慧,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学知识形式。因为以特定立场回答了有关心理学的认识问题(如对身心问题有的心理学家坚持二元论,有的坚持一元论),就明确了获取心理学知识的途经,也就是说可以明确表示心理学应该是研究意识经验还是外在行为或者兼顾两者。以特定立场回答了有关心理学的解释原则问题(如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心理现象的“大本营”,本我与超我之间冲突及压抑是心理失常的原因;而斯金纳却认为动机、人格等是不必要的概念,心理学的解释原则是以强化为核心的环境选择性相互作用),就明确了理解心理现象或心理生活的成因、发生、发展及其表现的逻辑规律,对这些规律的预先掌握可以帮助选择对应的研究方法及思维模式。以特定立场回答了有关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如行为主义中的操作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精神分析中的自由联想法),就可以顺利展开心理学的知识探索,充实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内容。以特定立场回答了心理学的价值问题(如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成为价值科学,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人实现自我,成就美好人生;斯金纳相信通过行为分析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建立美好的乌托邦社会),就可以尝试利用心理学知识提升生活质量。总之,心理学哲学反思和批判的内容作为心理学知识体系得以展开的前提逻辑,决定和影响着特定心理学知识体系对知识对象、知识获取、知识理解、知识确证和知识实践的规设。 三、从心理学哲学审视心理学知识形式 19世纪神经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迅速发展给第一批实验心理学家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和技能上的训练。科学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实验心理学理论体系是以冯特、铁钦纳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冯特受牛顿物理学和笛卡尔身心二元论影响,认为:“我们必须把每一种(在行为中的)变化都追溯到一种唯一可观察到的同一种东西,即运动。”[6](P31)意识是受某些特定的动力因果关系的潜在决定。它是心理现象的主体,行为只不过是受其制约的外在表现。意识经验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并且采取实验内省的方法研究意识只能涉及低级的心理活动,而对高级的心理活动的研究必须采取与实验手段不同的文化产品分析法。 由于对实验内省法的非议颇多,加之心理生活和心理现象中各种潜意识过程的大量发现,特别是符茨堡学派提出无意象思维,使人们开始怀疑意识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20世纪初期,经典行为主义舍弃实验内省法,并把意识经验驱逐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公开声称心理学如果想取得像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那样的学科地位就必须放弃对意识的研究,而转向纯粹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尽管后来有新行为主义、激进行为主义等多种流变,但行为主义的核心即坚持使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客观观察、实验室实验)研究确定可观察的行为的主旨却从未动摇。 行为主义心理学隐含着不同于意识心理学的心理学智慧。在心理的认识问题上,行为主义坚持极端一元论或称机械唯物论立场,声称不存在意识活动等心理状态,行为是心理学惟一合法有效的研究资料。只有研究行为才可能获取符合科学意义的有效的心理学客观知识。行为主义内部在有关心理的认识问题、方法问题上分歧不大,争议较多的是如何理解有关心理的因果解释问题,由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使得行为主义内部心理学知识体系面貌有异。因果解释问题用行为主义术语表述就是:行为中出现在前的刺激如何能与随后的反应形式联结。华生解决S-R联结问题的办法是从接近刺激的次数考虑,也就是参照巴甫洛夫古典条件反射作用原理来说明问题,据此引发随后知识体系的展开。后来的托尔曼凭借中介理论、赫尔开创强化概念分别回答了有关心理的因果解释问题,从而也发展了各自的心理学知识体系。斯金纳行为主义的激进性在于,彻底放弃西方二元论的主导思想(即身心是两个平行系统,“心”是根本的,行为是次要的、派生的),也不同意传统行为主义极端一元论。而是不否认意识等心理状态的存在,它们是物质世界的物质动作和物质环境的产物,属于私人事件,是内在行为,对于它们仍然可以用实验的行为分析进行研究。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认知心理学,代表着对行为主义的反抗和对早期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觉醒。认知心理学推翻了行为主义阵营中两大重要力量:一是赫尔的假设-演绎理论,另一是斯金纳激进行为主义。在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传播学、控制论和神经科学等的推动下,认知心理学开始深入、系统地研究关于意识内容的高级心理认知过程。认为心理活动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能被分解成一系列相关的阶段,这些阶段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式化,进而得出心理活动过程当中信息的获得、储存、恢复和利用等的方式和规律,最终概括出认知或心理过程和行为之间关系。认知心理学是不满于行为主义对意识的抛弃或歪曲,发起了一场“心灵主义”回复运动,它们研究术语中使用的诸如:计算机模拟、信息加工过程、联结主义等等最终指向的都是关于人类的心灵活动(mental functioning),但骨子里仍然是二元论和机械主义的传统科学思维方式。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提倡观察的、质的研究方法。体现为:(1)澄清研究中相关心理现象或过程的构成;(2)在整体中,仔细阐释各构成的相互关系;(3)在心理秩序和连续性中描述各构成的地位(意义);(4)澄清各不同构成的普遍意义;(5)在不同的真实情境下比较发现的各种意义模式;(6)形成特质的、典型的意义模式;(7)通过进一步的、更新的观察资料证实这些发现的结果[7]。在建立一门真正的人文科学的努力中,作为人文心理学取向(可追溯到由布伦塔诺最早提出,后由狄尔泰进一步发展的描述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突出强调区别于物理现象的、人的心理现象的独有特性。虽然精神分析最初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的对象,但是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认为人是不可还原的。从方法论和理论上说,认为关于人的心理学知识不能来源于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在心理学中拒斥物理科学概念,代之以特别的、专属人的概念;坚持描述、直观、体验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和文化情景中对具体的人的经验和符号表达进行历史性研究;强调在理论和干预手段之间架设桥梁,发现心理生活的意义。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