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妻子画像怎么也画不成,纳兰容若写下一句词,仅7个字痛绝天下

 墨菊香 2019-07-15

每个词人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苏轼是豪放派,谈到苏轼想到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柳永是婉约派,谈到柳永想到的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被王国维称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纳兰容若,则是以深情著称,纳兰容若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就是写给妻子卢氏的悼亡词,每一首都感人至深,这首《南乡子》就是其中非常知名的一首。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清 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诗歌题目《为亡妇题照》,顾名思义,是纳兰容若在为妻子画像。词的开篇一句,便直抒胸臆,因为太伤心只是默默无声地流泪,却发不出一点哭声,读上去更让人疼惜。词人为什么如此伤心呢?不仅是因为对已逝妻子的思念,更是因为心中无限的悔恨,自己当时太过薄情,没有珍惜你的一往情深。

如今物在人亡,无法再见到你美丽的身影,只想凭借丹青来重新和你相聚,重新想起你的样子,因为太伤心让人憔悴神伤,词人走路都是拄着拐杖。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我的泪眼模糊,心碎肠断,怎么样也不能把你的容貌画成。

离别时的话语还在耳边清晰的回响,现实却太令人心碎,画像不成,我只能去梦中与你相会,可我正在做着比翼齐飞的好梦,却又被突然惊醒,而这样的情形不是只发生了在了一个晚上,而是“更更”,一更又一更,每一个夜晚,都是如此。鹣鹣,比翼鸟。老天爷可真是会折磨人,不论是醒来还是梦中,都让人无法逃脱这生离死别的折磨,逃不出这思念之情的煎熬。

你人已经离开了,你已经从这思念中早早地醒来,而我却还在尘世的梦中苦苦地挣扎,在凄风苦雨中哭尽了眼泪,只听到一阵阵令人断肠的铃声,全词就在这夜晚的雨滴和铃声中戛然而止,哀怨之情却绵延未尽。

夜雨铃出自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玄宗思念杨贵妃,也是既有爱情更有愧疚,空荡荡的天地之间寻觅不到曾经的爱人的身影,只能听到夜晚的雨中,那一阵阵仿佛敲打在人灵魂之中的铃声,这铃声就是对生离死别之情的最好见证和最佳写照。

纳兰容若因为爱妻的亡故,悲痛欲绝,写了许多令人心碎的到忘词,读起来不仅是对妻子的思念,更是因为思念而产生了厌世之感。这首词写于卢氏去世后不久,其中“一片丹心画不成”是让多少人为之啧啧称叹的相思绝唱。

而这句词,也不仅仅是纳兰容若的独创,而是出自唐代诗人高蟾的《金陵晚望》“唐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高蟾诗歌中写的是画不出大好河山,是对晚唐社会日薄西山的凄凉感慨,而纳兰容若借用到词中写对妻子的思念,更加的凄婉感人。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容若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成婚仅三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容若从此开始写了诸多经典的到忘词,或是因为发自肺腑的真情制作,这些词成为世人、也成为纳兰容若自己都无法超越的高峰。

纳兰容若的词在当时就享有盛誉,“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周之琦评价他是李煜再世,“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能及。容若长调多不协律,小令则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亚乎?”

王国维高度称赞他是北宋以后的唯一一位词人,“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