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蜀”

 学海岸边一过客 2019-07-15

我们都知道“蜀”是四川的代称,可为什么四川称“蜀”呢?那还不是那里曾经有个蜀国?是的。不过你是说三国时魏蜀吴的蜀国吗?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难道不是说那里吗?当然说的是四川。可他说的蜀,是三国时的蜀吗?

《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48000年前,不会是三国时代了。自然,太白的话是不可全信的,“天台四万八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谁信?但那表示一个高吧,一个远吧。四万八千岁,意思是远古,不是三国。

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证实了古蜀国的存在。以前总听说黄河是母亲河,中国古代文明在黄河流域,好像长江流域是蛮荒之地一样。随着长江流域(包括其他地区)古文化遗址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长江流域的文明至少与黄河流域一样伟大,同样源远流长。

还是说古蜀国吧。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实很多人是不承认的;我们自己也只能追溯到夏朝,之前的都是传说,没能证明。(前几天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5000年可以说了,哈哈!)三星堆的发现,将夏朝之前700年历史呈现出来了。就是说,夏、商、周是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华大地上在长江流域(成都平原)存在一个蜀国,开国甚至比夏朝还早几百年。李白诗中提到的“蚕丛”,是古代神话中的蚕神,又传说是黄帝后人,后成为蜀地的首领,是蜀人的先王,东晋《华阳国志》“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鱼凫”,也是古蜀国帝王,相传为第三代蜀王,也有说“鱼凫”为蜀国都城的。

相传史前古蜀国还不只一个,有两个。黄帝势力前还有人皇氏(天皇、地皇、人皇三皇之一)建立的古蜀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华阳国志》),成都平原腹地发现的宝墩古城(三星堆文明早期还有宝墩文化),是人皇兄弟之一建立的蜀国都城。人皇属于良渚文化。人皇古蜀国灭亡后,黄帝势力进入成都平原,另建了一个新的古蜀国。

至于三国时的蜀,其实当时的国号是“汉”,因为建在蜀地,所以又称蜀;后人为了分别,也叫蜀汉。此外,五代十国时期,有前蜀、后蜀政权(十国之一);还有南宋时期的吴蜀(伪政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