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德里的前世今生

 苏迷 2019-07-15

郁海红

  我和朋友打趣道:“你既知道了同德里的前世,又看到了它的今生,感想如何?”朋友回我一声叹息。

  外地朋友来苏州大学开会,约我抽空见面。问她想到哪里转转,她说:“你陪我去看看苏大强的老宅吧。”我听后笑说:“电视剧《都挺好》播出后,原本幽静的同德里一下子变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游客不断,苏大强老宅的原住民,一对年逾古稀的老人,已经不堪其扰将门牌摘下来了。”朋友说,你就陪我走一趟,咱绝不扰民!

  在苏大门口碰头,然后沿干将路一路向西,步行了大约一刻钟左右,说笑间便走到了干将路与五卅路的交叉口,只需拐进去再走五十米就是同德里了。见有五六位游客模样的人,身背双肩包,站在五卅路中央,他们的统一动作是举着手机或相机,朝着同德里拍照,身旁分别竖立着一只旅行箱,也不管有没有影响其他人及车辆的通行。

  和朋友站在同德里的门口,适逢一拨身背双肩包的年轻人打卡结束。抬头看着高高拱起的雕花券门,雄伟的艾欧尼柱子,再侧身穿过门口拍照的游客往里走,这条长约一百五十米、宽两米的巷弄,住了二十来户人家,每户都是两层砖木结构,都有一圈石头的门框,朱红色的两扇木漆门,上面有一副铜环,这些都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这一片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民国建筑群,且有浓浓的海派风味,被称为姑苏城里的老上海。朋友说:之前我还“以为苏州的老房屋都是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样子呢。”朋友来之前特地看了一下相关介绍,说同德里前世原本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这里曾是吴王宫的后花园,一直到张士诚兵败后,逐渐荒废成了被废弃的鱼塘。后来,上海大亨杜月笙出资建房用作出租,取名“同德里”,含有“共沐德泽”之意。我笑说:“是啊,杜月笙是有眼光的房地产开发商。”再后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财政部次长贾士毅,在旁边修建了一条相同的里弄,希望共同受益,并取名为“同益里”。

  我指着一户人家告诉朋友,这就是苏大强家的老宅拍摄处,房主是一对老夫妻。前段时间全国各地的游客,在电视剧播出期间及播出后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近乎疯狂地涌向这条原本就不宽敞的巷弄,同德里瞬间变成了网红打卡地,游客们还想进入他们家拍照、看看,更有人直拍他家的门高呼:苏大强你在家吗?这对老夫妻不堪其扰,摘了门牌号。朋友说,怪不得刚才一进同德里就看到街道张贴的宣传画,上面写了一行字:同德里很美,打扰到老人家一点都不美。

  在同德里十二号,聚集了不少人,门口一张牌子写明是《都挺好》演员化妆、休息室,门上有一些剧组演员在同德里的照片,房主也借机卖起了二十元一杯的茶水,小小屋子挤满了游客。

  和朋友准备走出同德里时,发现进来时因为游客多而忽略了门口的葡萄架,茂盛的葡萄叶在夏风中摇曳,绿叶中间点缀着一串串绿珍珠似的葡萄。刚想趁着没人时拍几张照片,这时一辆旅游中巴停在了门口,首先下来一位手举导游旗的年轻男性,大声说:“苏大强的老宅到了啊,给大家三十分钟打卡时间!”接着,下来十几位游客,喧闹着瞬间涌进了同德里。

  返回路上,我和朋友打趣道:“你既知道了同德里的前世,又看到了它的今生,感想如何?”朋友回我一声叹息。

2019.7.? 姑苏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