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完全的市场选择有时会“失灵”,国有资本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的缺位,同时更多地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这就是中关村在科技金融探索中的创新,中关村发展集团应运而生。 经过两年的发展,中关村发展集团产业投资开创出了新的局面,初步形成对“1+6”新政和北京“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撑作用。 在2012中关村论坛科技金融分论坛上,记者采访了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军,寻找中关村在科技金融创新中的支点。 商报:作为一家国有科技投资公司,目前产业投资工作进展如何? 于军:截至目前,集团已经投资和促成落地项目150个,投资金额18.84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11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过千亿元。其中,代持政府股权出资77个,投资金额12.4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72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600亿元。所投项目和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都在20%以上。产业投资开创出了新的局面,初步形成对“1+6”新政和北京“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撑作用。 商报:你们和社会投资机构有什么不同? 于军:由于科技创新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完全的市场选择有时会“失灵”,国有资本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的缺位,同时更多地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发展集团代持市政府统筹资金,对项目进行股权投资,一方面增强了政府资金的支持力度,集团以股东的身份从多个角度支持被投企业的发展,资金退出时只收回资本金加同期贷款利息,产生的收益主要用于激励团队;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使得财政资金的投入可评价、可放大、可循环。 同时,发展集团还利用自有资金对项目进行投资,与政府资金进行联动,使项目的成长得到更大的帮助。在投资中,发展集团注重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带动作用,与社会资本密切合作,不仅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增加活跃在科技成果产业化领域的资金量,也引领资本投入的方向,使得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示范区重点发展的高端产业。比如集团投资的兆易创新项目,是国内惟一成为跨国公司在串行闪存芯片批量采购的公司,获得集团投资后,年度收入增长5倍,并获得华山资本等创投跟进投资1亿元。再如去年,发展集团联合宽带资本等7家投资机构对14家云计算领域的企业进行了集中投资,投资额达2.03亿元。 商报:“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什么? 于军:在“十二五”期间,集团主要工作目标是:产业投资支持的企业达到450家,被投企业达产后形成年产值2000亿元;通过担保、小额贷款等科技金融业务支持示范区企业1500家以上;以子公司为主体累计实现园区土地开发整理30平方公里以上,投资建设项目落地载体300万平方米以上;到“十二五”末,实现净资产、总收入和净利润翻番,争取实现总资产翻番,达到千亿规模,经营效益和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争取实现上市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