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卫中学1968级通讯录前言

 阿福根 2019-07-16



2018年的“八·一二”,这一天是个难忘的日子。


五十年茫茫人海,

五十年漫漫长夜,

五十年悠悠岁月。

五十年的友谊,

五十年的思念,

五十年的企盼,

“八·一二”这一天终于相聚了!


这些天参加聚会的150名同学茶余饭后,网上网下激动、兴奋、自豪、欢乐地场面难以言表。8.12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笑容,荡漾在每个人心间的快乐,是真金白银难以置换来的。


重温同学梦,再叙校友情。是微信这个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又把我们这些失散半个世纪的同学欢聚一堂,是微信这个现代化的工具让我们分离了半个世纪的同学又相聚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上,是微信群拉近了我们的距离,重新拾起遗忘了近半个世纪的记忆,重新燃起了我们恰同学少年的激情和友谊。我们又找到了一个心灵的港湾,我们又找到了一个人生驭站。当然,这些都要感谢我们的群主,感谢我们的组委会。


现在我们编辑制作的这个电子版的《通讯录》正是我们加深同学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曾在一个城市,一条街道,一个胡同,多少年朝夕相处,相见不相识,这样的事,远的不说,我们的通讯录中就比比皆是。(为此,要求我们把本通讯录地址补充精确到街道和小区。)当年我们两个年级共有11个班(排)约500人,“八·一二”参加聚会的同学仅占了三分之一,还有一大部分同学没有找到,为此本通讯录专门设有续集(每一个文件只能放置100张照片,故把这个通讯录分为多集),希望大家互相转告,能把更多没有参加聚会的同学的联系方式等收集起来,放进通讯录中供大家共享。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当年的1968级同学,在世的一个都不会少!


这个电子版的《通讯录》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经济实用,便于保存,随时更改,富有新意,开创了通讯录设计制作的新形式。本电子版通讯录建议大家收藏起来,可随时查阅。本通讯录中的姓名先后是以英文字母为序进行排列的。为安全起见,本通讯录打开需要输入密码:……,请大家自律,不得外传,以免泄露个人信息。


本通讯录设计、撰文、制作均由张好淳完成。感谢路矿明、周和平、许建国等同学大量地前期收集、整理资料工作。


二O一八年八月二十六日于杭州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