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沧桑

 木香草堂 2019-07-16


行走的风景——百年沧桑

云中漫步唐唐

 天之痕龙舟 - 陶笛音乐集锦

百年沧桑

                       ——忆嘉陵江畔福兴寺老榨油房

第一次来到岳池嘉陵乡福兴寺2016年冬天,这个嘉陵江畔的小村子,靠松林掩映的青山,江岸上种植着大片的甘蔗地,风起时,江边的蒲草摇曳生浪。

 

福兴寺村以福兴寺命名,福兴寺的侧门旁,支开的两扇耳门就成了小卖部,通过内门,可见径深幽深的堂屋,经年累月踩踏而出的千脚泥,八十八岁的曹姓老太太佝偻着背从屋内迎出,带着我们参观她与杨大爷驻守了一辈子的老屋。这里,曾经是最早的福兴寺庙堂,拆庙后作了糖厂,几经岁月,又转为桐籽榨油厂。斑驳的竹编土墙,油迹斑斑的榨油机,巨大的圆形石碾槽,炒桐籽的土灶,竟然还有很早期的老式榨油机都存放在深深的堂屋内……
    中午时分,吃着老人烧水给我们的酸菜牛肉面,听着老人讲述她这一生与福兴寺的情缘与不舍,讲述这座榨油房的过往经年,言谈之间,这座土榨油房曾经喧嚣热闹生意兴隆的场面在脑海里呈现。老人最大的愿望是能有谁来维护这座经历了沧桑岁月风雨飘摇的老屋,有谁能承继下去让这座老屋这土榨油机得以延续……


 

看着风烛残年的老人,看着斑驳透光老旧的房屋,看着那拴在石磨旁的狗望向老人的眼神里依念!除了拍下许多镜头之外,竟然想不出能为她做点什么,好生难过。离去……

第二次去福兴寺村,正是砍甘蔗的季节,曹婆婆和杨辉刚大爷都在榨油房,坐着聊聊天,听杨大爷讲那些过去的事,榨油房是他家祖上经几代人传到他手上,历经百年,科技的发达,老榨油房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老人很无奈,很是不舍,经历了曾经那样辉煌的岁月,面临如今的萧瑟与破败,换谁也难免心伤又难以割舍。临走时,为曹婆婆与杨大爷拍了张合影,也许,我只能做到这一点点……

第三次是在初夏一个大雨初晴时去了福兴寺,此行,只为给曹婆婆送去照片……

 

还好,我在那时送去了照片,没想世事变迁如此之急,短短几个月,第四次去福兴寺时,榨油房外晾着老人的棉被,路边经过的村民说:“你们那会来拍的曹均秀前天过世了,好好的也没见她喊哪里生病喊哪里痛,突然就这样走了,哎……

老榨油房里,那些木制、那些铁制的器具就那样沉寂的搁置在那,泛着幽黑深冷的光,收来的桐子围在围篓里已生出霉点,杨大爷在屋内佝偻着这里摸摸那里看看,絮叨着:“等等,再等等,看好久还是把那些桐子榨出桐油,可惜了……

 

尽管屋外明媚的冬日暖阳穿过篱笆穿过堂屋透射进来,却怎么也晒不透屋内那陈旧的破败,老柜上的猫,石磨旁守护多年的狗,老灶里燃烧的火苗,孤独的杨辉刚老人佝偻的身影,老人女儿臂上的青纱,还有屋门口摆放在地上尚未燃放的红色鞭炮,似乎都在倾诉着对曹婆婆离世的哀伤……

夕阳渐晚,染红了江面,滚滚江水东逝去,百年沧桑一世间,此刻,就让我在心间为老人的离去送上一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