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码页面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7-16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这个原本为儿童们设立的节日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老小孩”的追捧。记者调查了解到,当下许多老人已经把儿童节当做自己的节日,在这一天“玩”得不亦乐乎。

“青漂”老人宋女士:

儿童节成家庭欢乐日

近年来,青岛外来人口越来越多,“老漂”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他们绝大多数人是退休之后远离故土给年轻人带孩子,每天的生活基本围绕着孩子展开。“我的老家在吉林长春,在青岛帮儿子照看孙女已经6年了。”住在青岛市李沧区黑龙江中路一小区的宋女士告诉记者,她目前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自从孙女降生后,每年儿童节就成了家庭的欢乐日。“现在家长们一到儿童节就给孩子买礼物,很多时候还要带着孩子出去吃西餐、逛商店,像电动玩具、智能手表、学习机等等这些东西在我们当年连想都不敢想。”宋女士说,这几年她陪着孙女一同成长,心态也年轻了很多。

“我已经买好了机票,准备在儿童节带着我的孙女回我的老家看看,让她也看看我小时候玩耍的地方,不光给她过节,也当给自己过节了。”宋女士说,和孙女在一起待的时间越长,她越会想起自己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那时候我们能玩得东西并不多,我只记得和小伙伴们在田里打过雪仗、有时在家无聊了也会跟大人去亲戚家串门,虽然日子过得很平淡但是感觉很轻松。”宋女士说,和自己的童年相比,她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非常幸福。

“我觉得现在生活好了,我的晚年生活也过得比较轻松,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让我感觉自己有时候也会变成一个‘老小孩’,我也希望借六一儿童节的机会让自己好好放松一下,重拾童年的欢乐时光。”

68岁陈先生:给两个“小孩”送礼物

近日,家住青岛市市南区的赵先生专门到商场为孙子购买了一辆儿童自行车,准备在六一儿童节当天送给孙子当做礼物。与此同时,他还为自己买了一个礼物——一台小型航拍无人机。“我感觉儿童节给孩子买个礼物很正常,我现在退休在家,也有颗爱玩的心,所以借着儿童节的机会也给自己买个礼物。”赵先生说,自己退休后爱上了摄影,感觉“玩相机”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的老家在山西农村,小时候根本不知道啥叫儿童节,那时生活比较困难,像我这样到了上学的年龄能走进校门已经很幸运了。”赵先生说,起初他对儿童节根本没有印象,直到小学二年级,他看到在儿童节那天有几个同学加入了少先队,戴上了红领巾,他才明白6月1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盼着六一能快点来,只为自己也能加入少先队。“那时候,为了能被老师选上成为少先队员,上课要坐得端端正正,还要抢着回答问题,下课后要积极打扫卫生,作业也要按时完成,还要等待六一儿童节的到来。”赵先生说,等了两年后,在四年级的那年六一,他终于戴上了红领巾,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我们那时候过六一很简单,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上‘庆祝六一’几个大字,再画上几朵小花,大家一起在班上表演几个节目就算过节了,没有什么像样的礼物,也没有什么重大的活动,但是当时大家的心情都非常高兴。”赵先生说,虽然当初天真烂漫的小孩如今已是满头银发,但是他依然觉得儿童节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是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节日。

62岁刘女士:“朋友圈”里喜迎儿童节

“我们的节日就要到了,祝大家成长快乐!”这几天,62岁的刘女士的微信里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祝福语,这是她小学同学群里大家的主要问候方式之一。“在我的微信里,许多同学们都在聊着儿童节的话题,大家还发了许多视频,感觉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62岁的刘女士说,她收到的视频中,许多满头白发的老人们系上了红领巾,玩起了“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儿时的游戏。“还有的视频里演的是南方的一个小学,大家正在举行毕业五十周年典礼,老人们穿着白衬衫,戴着红领巾,排着队,前面打头的举着少先队旗,后面的队员敲着队鼓,伴随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老人们走在庄严的队列里。”

刘女士表示,之所以在微信里表达对儿童节到来的喜悦,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六一儿童节不只是孩子们的节日,老年人也应该有童心和童趣,这样才能越活越年轻。“都说老人童心未泯,我希望我们的晚年生活也要像孩子一样,不光物质生活要好,精神生活也同样重要。”刘女士说,今年儿童节她已经约了几位群里的好友,打算去周边的山区郊游。“小时候过儿童节最盼望的就是老师能带着我们去郊游,大家在路上有说有笑,十分开心。”刘女士认为,童年时的天真烂漫和无忧无虑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是那个时代给予他们的特殊感受,远不同于现在的“被幸福”。“大家都想把那样的日子找回来,重新感受那段美好的时光,因为太留恋,太难忘。”

过儿童节是调节老人心理良方

冰心曾说过:“人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老。”一些童心未泯的老年人,不但精神愉快,生活充满乐趣,而且身体非常健康。老年人的童心,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返老还童的心理。童心能使老年人忘却烦恼和忧愁,是一种精神年轻的体现。童心相随,青春不老。一些长寿的老年人大多数都具有心情开朗、性格活泼、童心未泯等特点,常被人称为“老小孩”、“老顽童”。青岛市社会科学院教授、本报特约评论员刘同昌表示,过儿童节是调节老人心理良方。数据显示,许多早衰者在生理衰老之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衰老。所以,防止心理衰老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而忘年交正是防止心理衰老的有效途径。所谓忘年交,就是忘记年龄、辈份,与孩童、年轻人社交往来,这样能使老年人收到忘记年龄、萌发童心的奇效。如果老年人多与小朋友打交道,就会从儿童的神态和言谈举止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温童年的时光,使心灵上感到极大的快慰,对晚年生活产生一种珍惜之情,激发出积极向上的心理。这样既能消除老年人的心理压抑,又能驱散老年人的烦恼,减少孤独和寂寞。

记者蒋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