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坛医院神经科杜万良妙语集锦(1~2)

 yyzster 2019-07-1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杜万良医生人称“杜神”,在神经内科的溶栓圈坐拥粉丝无数。妙语连珠诙谐幽默,对溶栓原则与变通的总结归纳不繁琐不高深,但却总让人有“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之感,同时还会嘴角上扬会心一笑经“杜神”授权,我们将他的经典语录发布在此,供神经科同道收藏转发,常看常新不断领悟。

1

溶栓篇

溶栓原则


1.从群体来说,时间就是大脑。从个体来说,准确胜过快速。

2.溶栓前要思考两个问题,哪个血管?什么病因?

3.波动就是半暗带,进展就是半暗带。症状已然告诉你,溶栓取栓还可以。

4.溶栓前的影像评价,越早越简单,越晚越复杂。

5.溶栓、取栓、桥接,哪种手段最有可能奏效,优先用哪个。

6.没有禁忌证,不要创造禁忌证。

7.溶栓之后无出血,近期不查凝血象。查了易出危急值,处不处理都无益。

溶栓决策


1.溶栓并没有很多技巧,最关键是选对患者。可以说,选对患者就做对了一切。

2.选择溶栓或取栓,并非一定能治好他,而是要给他提供最合理的治疗方式。

3.闭塞的争取再通,狭窄的争取不闭。

4.你不溶栓,栓不容你。医生的差距、医院的差距主要在脑梗死最初的几个小时。

5.溶栓,在多数时候,溶的是加重的风险。阻止加重胜过起死回生。

6.溶栓后减轻,说明溶栓及时;溶栓后加重,说明预见正确。

7.溶栓是为了减少医疗风险而不是增加风险。

8.在溶栓和抗栓的领域,轻的患者出血风险小,重的患者出血风险大。所以轻病要重治,重病要轻治。

9.缩短延误的途径:

化验只看血糖,

影像只做CT。

谈话只在当时,

溶栓只在急诊。

溶栓谈话


1.知情同意要点:

病是脑梗死,

建议你溶栓。

再通获益大,

出血概率小。

2.跟患者谈知情不是给学生上课。患者是来找我们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听我们背书本的。

3.介绍病情要像写说明文,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4.医疗不能在后台自动运行,要有家属的参与。

2

门诊篇

卒中门诊卒中少,六种问题去又来。

头痛头晕睡不着,焦虑抑郁有斑块。

特需门诊三种病,焦虑昏迷后遗症。

看了电视看百度,我的血管要堵住。

患者昏迷在外地,家属携片求奇迹。

瘫痪多年坐轮椅,站起走路全靠你。

抽血化验测基因,超声CT磁共振。

科学算命难精确,实际效果是标准。

3

脑梗死诊断篇

1.NIHSS评分:

唤醒提问命令迟,

凝望视野面容知。

上下左右协调动,

感觉语音不忽视。

2.TOAST分型:

波动进展主干病,

频繁刻板穿支病。

一枪撂倒是心栓,

千变万化是动栓。

3.怀疑TIA的病人如何诊断?用溶栓药之前好了,就是TIA。用溶栓药之后好了,就是脑梗死,你给他治好了。

4.讨论病例:

梗死有大小,

病史有多少。

风险各不同,

岂能一言了。

4

指南及原理篇

1.指南就像汽车导航,不能没有,不可全信。

2.指南能让庸医不太庸,但不能让良医更良。

3.有所谓禁忌症或相对禁忌症时,不溶栓是本分,溶栓是本事。

4.相对禁忌证就是你说了算。

5.危险因素不等于禁忌证。

6.有了双抗不代表单抗过时了,

  有了取栓不代表溶栓过时了。

  有了蛋糕不代表馒头过时了,

  有了飞机不代表汽车过时了。

7.指南是别人的经验,经验是自己的指南。

8.只有老师讲错课,没有患者得错病。

9.常见病不如想象的那么常见,罕见病也不似想象的那么罕见。

5

看病篇

1.有多少信息看多少病,有多少知识看多少病。

2.知道才能想到,想到才能做到。

3.多看病人多看书,多看现象少想象。

4.不要根据危险因素推测患者应该怎样得病,而是要根据临床现象去推测病是怎么来的。

5.治疗要权衡利弊,开检查也要权衡利弊。一般来说,有所怀疑才有所检查。

6.提高看病能力的诀窍是把自己管的患者搞明白,不是听空洞的理论。

7.多了解病人院前和院后的信息,以此弥补院中的不足。

8.随访是检验医疗的唯一标准。

9.临床实践指南+医生个人经验+病人的价值观=循证医学。

10.医学是科学,医疗是社会。

11.别人怎么对待你,是你教给他的。

6

科普篇

1.不要到无健可保的时候才想起保健,不要到无生可养的时候才想起养生。

2.体检之前选套餐,体检过程流水线。体检报告扔一边,偶尔一看要完蛋。对于体检,既不要轻视,也不要过度解读。

3.管住嘴,迈开腿。对大多数人来说,运动是最好的药,跑步是最好的运动。

4.患者看病的关键不是自学医术,而是找对医生。

5.做科普是最难的。发文章的研究不计其数,能看病的研究屈指可数。做研究为方法负责,做科普为结论负责。

7

学习篇

1.拿起手机,本来想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却把正经时间碎片化了。

2.今年没掌握的知识,很多到明年就过时了。所以不要陷入知识焦虑,但是要不断学习。

3.不会写病历的时候,天天写病历。会写病历的时候,又不用写病历了。

4.平时快递把大闸蟹送到你的面前,假期飞机把你送到大闸蟹面前,差不多。旅游很重要,学习更实在。

8

修养篇

1.先做人,后做事。做人,就是让领导和同事喜欢你,让患者和家属信任你。

2.看病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为主导。以患者为中心,就是以患者的利益和患者的感受为中心。以医生为主导,就是医生负起诊断治疗指挥协调的责任。

3.别把一个正常的事儿表现得不正常。

4.医生要了解患者和家属的真实需求。想方设法为患者和家属解决问题,就是好医生。

5.三分钟建立信任。

6.成熟的医生就三个字:不纠结。医生纠结,家属焦虑。医生果断,家属淡定。怕事,别干;干事,别怕。

7.建议,就是自己信,让别人也信;忽悠,就是自己不信,却要让别人信。

8.“总是去安慰”。安慰就是让患者和家属感觉到你为他着想。

9.语言是最好的武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