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要建全球第一高寺?

 昵称21399464 2019-07-19

建设中的太平报恩寺,图源网络

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但是现代人不那么想,不是不救人,而是七级已经无法满足内心了。

古代人受制于建造技术,到11层已经非常高,像我国最高的砖塔——河北省定县城内的开元寺塔,平面呈八角形,共11层,高达84米。

而对现代人来说,缺的不是想象和技术,而是钱了。

佛寺中的百米超高层

上海要重建太平报恩寺,地址在杨浦区兰州路373号,离黄浦江不过600米。

太平报恩寺原名“太平教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为杨浦区境内最早的佛寺。

而完成后的全新太平报恩寺或将成为全球第一高寺,地面以上有31层

▽太平报恩寺效果图,图源网络

原本的寺庙并不大,但主持本着弘扬佛法,与时俱进的心态,放大了N倍,网上的各种评论也来了。

▽网友对太平报恩寺的评价

设计方案最终高度为173.22m,相当于60层楼住宅高度

太平报恩寺对标南京西路上的静安寺,高度大约相当于静安寺宝塔的三倍。媒体估计这座建成之后的太平报恩寺或成为世界最高的佛教建筑。

▽太平报恩寺对标静安寺,图源网络

报恩寺的主体为金刚宝座式新佛塔塔身均用紫铜浇铸、金箔贴面、喷油保护。

除非它真的建好了,不然不敢想象它夜里有多么闪耀。

▽太平报恩寺效果图,图源网络

根据施工方案,该寺庙分成上下两部分,塔身部分高127.7m。

塔冠的设立塔共有5座金塔,其中四座小塔高近24米,层数11层,中间一座大塔高近48米,层数13层。

▽太平报恩寺分析图,图源网络

目前这个寺庙的主体部分已经完成,即将进行舍利子塔的建设。

▽太平报恩寺施工照片,图源网络

该超高层佛寺还包含大雄宝殿、观音殿、药师殿、弘法大堂、罗汉堂、钟楼、鼓楼、佛寺、寺物佛堂、禅堂、藏经阁和佛教藏经用房等,并配有地下停车库。

简直是一座现代化的佛教文化综合体!

▽太平报恩寺效果图,图源网络

中国年轻人眼中的宝塔

说起中国知名宝塔,要是能回答得出应县木塔、大雁塔的,99%的概率是学建筑的,但在普通青年人心中,宝塔是建在影视剧中的。

这排名NO.1的就数雷峰塔了(可能还有“洛丽塔”)。风靡亚洲的神剧《新白娘子传奇》里,白素贞就被镇压在那里。

▽一部神剧捧红了一座塔

《白蛇传》是杜撰的,公认的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但雷峰塔确确实实存在。

旧雷峰塔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建造的佛塔。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就是大家现在去逛西湖看到的宝塔。

▽新旧雷峰塔对比,图源网络

但92版的《新白娘子传奇》骗了我们20多年,因为拍摄时雷峰塔正在整修,所以白素贞逃不敢逃出去的宝塔,其实是南京鸡鸣寺的药师佛塔

▽白素贞被困“药师佛塔”

在电影《智取威虎山》中,土匪的黑话是“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虽然没有什么实在意思,但宝塔“驱魔镇妖”的神力被民间广泛认可。

这个天王指的是托塔天王李靖,宝塔指的是他手中的法器,而河妖指龙王。据说以前钱塘江的龙王天天发大水,人民苦不堪言,向上天祈求帮助。

▽托塔李天王和哪吒,《西游记》剧照

玉帝同情老百姓,就派李天王来治水,但龙王是神族不能杀死。于是,他就和龙王协商,允许每年发一次大水,那就是钱塘江大潮。

当然塔的神力,不是编剧或者作家瞎写的,与它最早的功能有很大关系。

古代印度的有一种塔形建筑被称之为“窣堵坡”,意为“坟冢”,原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

汉代时,“窣堵坡”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我们的工匠将中国亭台楼阁的建筑特点与印度佛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展出了塔,后来就有了各种造型奇特、材料不同的宝塔。

▽窣堵坡及中国式塔

以前,宝塔一般用于供奉佛骨舍利子、佛像,或者保存佛经,而佛教圣物多被认为具有神圣的力量,塔也因受到佛教圣物的“加持”,从而有了上通神灵,下镇妖魔,保障百姓太平等重要作用。

▽宝塔的内部构造

而“塔”这个字在隋唐以后才流行的,最初大家都不叫塔,而是叫浮屠。

▽传统宝塔,图源网络

欧洲人的造塔运动

不只亚洲人造宝塔,欧洲人也造宝塔。

最近,BIG建筑事务所为哥本哈根的蒂沃利新安徒生酒店设计了一座18层的宝塔(18是双数,一看就很不地道了)。

▽BIG设计了宝塔形式的安徒生酒店

设计师比亚克·英格尔斯(Bjarke Ingels)说:“我们的方案融合了花园的宝塔、亭台楼阁和塔楼,致力于在城市的历史和现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简单来说,就是这座塔功能齐全,造型独特。

▽蒂沃利新安徒生酒店概念方案

虽然这个方案比较像垒汉堡,但据说灵感源自安徒生童话中的中国瓷塔。

安徒生《天国花园》里是这样描写的——东风告诉妈妈:“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塔铃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

这座瓷塔,堪称洋人心中的中国宝塔NO.1。

这座塔原名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是明代皇家寺院大报恩寺的标志性建筑,历时17年之久,耗费银两250万两,动用了10万军民工匠。

1412年,明成祖朱棣决定在南京城原天禧寺的废墟上建一座皇家规模的寺庙,同时还要修建一座九级琉璃塔,了报父母恩,报天下恩,取名“大报恩寺”。

▽绘画作品中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因为通体由琉璃构建,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如冰似玉,所以被西方人称为“南京瓷塔”(或中国瓷塔),以“三绝”冠绝天下:

第一绝,实在是高——八面九层,塔高二十四丈六尺一寸九分,约为78.02米;琉璃塔最顶部是用纯金制成的宝珠,直径约为4米,据说重达2000余两;每层的檐角下都悬挂铜制的风铃,从上至下共152只。

第二绝,通体琉璃——主体为砖砌,除了塔顶有一根“管心木”之外,内、外表层全部用造型颜色各异的琉璃构件榫合而成。

第三绝,油灯永明——夜晚,琉璃塔上就会点燃144盏油灯,自宣德三年琉璃塔建成之日起,大报恩寺就安排了人轮流值班,确保彻夜通明。据一份明代账单记载,每月所耗用的灯油总量为1530斤。

这座琉璃塔之所以在当时那么有名,还因为荷兰画师尼霍夫

▽尼霍夫绘制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165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使团访问中国,这是荷兰首次出使中国,从广州到北京,尼霍夫一路写一路画,记录下他亲眼所见的奇人轶事和奇妙建筑。

在南京,他用画笔仔细地将琉璃塔描摹下来,还错把九层画成了十层。

1665年,他的哥哥亨利·尼霍夫将这些资料整理编辑出版,名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大使晋谒中国皇帝——鞑靼大汗》,简称为《尼霍夫游记》,成为欧洲畅书。

因为尼霍夫的详细文字和大报恩寺琉璃塔的画作,欧洲掀起了一股“南京瓷塔热”。这座古老东方的瓷塔从此在欧洲家喻户晓,成为时尚标志。

法国、英国、瑞典等国的皇室,因琉璃塔而在皇家园林中仿建“中国风”建筑。

1670年路易十四便以琉璃塔为灵感,命人建造了欧洲第一个中式建筑——特里阿农瓷宫。

▽特里阿农瓷宫

1762年,英国皇家植物园里更是完全仿造琉璃塔建造了一座邱园宝塔。

可惜这样一座举世无双、巧夺天工的宝塔1856年在太平军的炮火中倒塌,大报恩寺也被付之一炬。

直到2015年末,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重建后开园。

第二年9月,CNN记者特地来了一趟南京,写了一篇文章详细讲述了琉璃塔的历史、考古价值、重建过程以及重建后的景象,赞叹不已。

中国古代建筑的神奇,真的一次次震惊到了外国人。

重建后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点 击 更 多

参考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