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5)各家论春温、风温

 罾事物语 2020-12-01

编者按:继《伤寒论方解》之后,《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也已分作三十九条消息全部发送完毕。从今天起,我们将以《先君温病笔记》为题,继续推送由王东海先生整理的他父亲王济生老中医的笔记体遗著《温病综集》。从“伤寒”到“金匮”再到“温病”,王老先生对经典的深刻领悟和悉心诠释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一个底层白发医者对医道的孜孜追求。本公众号特别感谢王东海先生把他的家珍无私分享给大家。

春温热结阳明案

王孟英

王某,患春温,始则谵语发狂,连服清解大剂,遂昏沉不语,肢冷如冰,目闭不开,遗尿不饮,医者束手。孟诊其脉弦大而缓滑,黄腻之苔满布,秽气直喷,投承气汤加银花、石斛、黄芩、玄参、石菖蒲,下黑胶屎甚多而精神稍清,略进饮食。次日,去硝、黄,加海蜇、莱菔、黄连、石膏。服二剂而战解肢和。苔退进粥,不劳余力而愈。

按:  谵语发狂,脉弦大而缓滑,黄腻之苔满布,秽气直喷,虽有肢冷如冰断为热炽阳明为清凉所遏郁,急用承气汤霹雳手段,此可谓真善读《伤寒论》者。

(以上为前面《春温病医案》之未尽部分)

各家论春温、风温

【原文】陈平伯:风温身热恶风,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舌苔白者,邪在表也,以薄荷、前胡、杏仁、桔梗、桑叶、川贝之属凉解表邪。

【注释】此温邪初袭皮毛,内合于肺,风为阳邪,阳邪亲上。《内经》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又头主天气,肺亦主天,故头痛咳嗽;风与温二者为阳,故口渴脉数;苔白者,邪尚在表而未入里也,药以疏表宣肺而凉散。

【原文】陆子贤:春温初起,头痛身疼,恶寒无汗,发热目赤,口干舌白,脉浮数,此温邪初袭卫分,宜荆芥、薄荷、连翘、牛蒡子、光杏仁、橘皮、虫衣、淡豉、葱白,以辛凉清肺解表也。(上二方,渴热甚者加芦根)

【注释】仲景云:“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不渴而恶寒者为伤寒”,亦不尽然。原由大江以南,地卑多湿,而温病初起,多有不渴而恶寒,其脉右大于左可据,初起,每以败毒散疏其表,后以辛凉清其热,多效。

【原文】雷丰:辛温解表法(治春温初起、风寒、寒疫及阴暑、秋凉等):防风、桔梗、光杏各一钱半、陈皮一钱、淡豉二钱。

辛凉解表法(治风温新感,冬温袭肺咳嗽):薄荷、牛蒡子各一钱半、蒌皮二钱、虫衣(去土足)一钱、前胡一钱半、淡豉一钱。

【原文】陆氏:春温头痛发热恶寒,烦躁神昏,舌白尖赤,此邪著表里,宜杏仁、薄荷、蒌皮、连翘、橘红、淡豉、桑叶、郁金、菖蒲、远志肉、竹叶等,表里两解也。

【自注】凡头痛发热恶寒,乃温邪初袭肺卫之间,而兼烦躁神昏,舌白尖赤,则将犯心营之界矣,若仅以开泄,则营热难清,故以杏、薄、桑、豉 以疏卫;连翘、竹叶、菖蒲、郁金以清营,为泄卫透营之法,伸表里两解而无传陷也。

按: 远志肉似有不必。

【原文】春温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而忽大汗不止,或吐或泻,肢冷脉微,神昏躁烦,此阳证变阴,宜十四味建中汤阴阳两顾也。

【自注】头痛身疼,发热恶寒,本属表证,因服辛散太过,或被覆强逼(出汗),或卫阳素虚者,而忽大汗不止,或大吐大泻,遂致肢冷脉微,神昏烦躁,此阳证变阴,邪随汗解而气随汗脱矣,非阴阳并补,危在顷刻。此非温病正治之方,乃随机权衡之治也。

【原文】春温发热恶寒,脘痛拒按,舌黄便闭,呕恶脉滑,此温邪挟积,宜保和丸,即山楂、神曲、茯苓、陈皮、萝卜子、连翘、半夏加藿香、薄荷、淡豉、枳壳、山栀等,消食透邪也。

【自注】东垣云:脘痛舌黄便闭,右关脉滑,痛而拒按,此为食积;若兼恶寒发热,是外挟温邪,当两解之。

【原文】春温汗多,不恶寒而发热,口渴烦闷,舌黄脉洪,此邪传阳明气分,宜白虎汤。

【原文】陈伯平:风温身热咳嗽,自汗口渴,烦闷脉数,舌苔微黄,热袭肺胃也,宜川贝、牛子、桑皮、连翘、橘皮、竹叶之属凉泄里热。

【注 释】此风温之邪由表渐就于肺胃,或未疏表而邪就内,或已疏表而里热未解,见证则表邪轻而肺胃热重,故清宣肺胃。

王孟英评:苔黄不甚燥者,治当如此。苔黄已干,则桑皮、橘皮皆嫌其燥,须易蒌皮、芦根,庶不转伤其液。

【原文】陆氏:春温初起,汗出微恶寒,头额痛,发热口渴,脉弦长,此温邪在气。宜杏仁、蒌皮、连翘、牛蒡子、菊花、桑叶、桔梗、芦根辛凉微苦清气也。

按: 可酌用葛根、葱白。

【原文】陈平伯:风温身灼热、口大渴、咳嗽烦闷、谵语如梦语,脉弦数、干呕者,此热灼肺胃,风火内旋,宜羚羊角、川贝、连翘、麦冬、石斛、青蒿、知母、花粉之属以泄热和阴。

按: 可酌用白虎汤加竹皮、蔸铃、枇杷叶。

【自注】此邪热袭肺胃之络,销灼阴液,引动木火,故烦渴、呕逆等证,急泄络中之热,庶无风火相煽,走窜包络之虞。

王孟英评:嗽且闷,麦冬未可与,嫌其滋也;青蒿恐其升达,宜去此二味,加栀子、竹皮、枇杷叶则妙。

按: 因脉弦数,则木火动也。

【原文】陆氏:春温烦热消渴,神昏如寐,舌卷囊缩肢厥,此热陷厥阴,真阴欲涸,宜大剂犀角、羚羊角、生地、玄参、麦冬、连翘、天冬、阿胶、牡蛎、勾藤、女贞、菖蒲、牛黄、紫雷至宝泻热凉血,熄风宣窍也。

按:舌未绛者不可与。叶天士谓:温邪有逆传心包症,此言热陷厥阴。

【原文】吴瑭:伤寒热入厥阴,足厥阴病多,温热入于厥阴,手厥阴病多,然无论手足二厥阴,同司相火,与温热同气相求,故温热入于厥阴,必先瞀而后瘈。瞀者,手厥阴证也;瘈者,足厥阴证也。此证此时去死未远,当大剂频进填阴宣窍,缓则无及。

吴氏清营汤(治邪热入营,内蒸心包,始见神昏谵语):玄参心三钱、莲子心五分、卷心竹叶二钱、连翘心二钱、犀角尖二钱、原麦冬二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