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高加林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是故事的主线。高中毕业的高加林,回到农村当了一名民办老师,这不是个好的选择,但对父母都是朴实农民的高加林来说,还不算太差,可是这份工作,高加林也没有做长久,很快就被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下来了。 先说一下那时的背景,1980年前后,城乡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户口不能随便迁移,高加林如果想离开农村,要么考上大学,要么参军,但这两条路似乎他都没走通,如果能考上大学(那时大学录取人数非常少),他也不会回村,而父母年纪太大,如果他参军走了,没人照顾。高加林,作为当时农村中少有的知识分子,内心一定是苦闷而焦虑的。这时,一个没念过什么书,一心仰慕他的姑娘刘巧珍出现了。巧珍对高加林是爱,而高加林对巧珍的爱,有一丝出于对时势的不得已。 一个落魄的男人,面对一个漂亮女孩的追求,很少能够拒绝,高加林和巧珍恋爱了,他们的爱从开始就不平等,巧珍对高加林的疼惜甚至超过了自己,而高加林只是认为,既然回村没有前途,早晚都要结婚,不如选择巧珍,这是他们爱情悲剧的萌芽。 因为叔叔的一次工作调动,高加林得已离开土地,到城里电台当了一名记者。他和曾经的同学黄亚萍相遇了,黄亚萍出身城市中产家庭,见多识广,有文化,谈吐不凡,朴实的巧珍没有黄亚萍的眼界和见识,完全不在一个等级。当巧珍去看高加林时,告诉他家里的猪下了几只小猪崽时,两人的对话开始出现了裂痕,距离也越来越远。在煎熬中高加林选择了黄亚萍,放弃了巧珍,受伤的巧珍,另嫁他人。可高加林和黄亚萍的爱情,因为高加林的工作被举报停职而烟消云散。没有了工作的高加林,再次回到了农村,善良的巧珍和乡亲原谅了他,他也终于接受了命运。这不仅是高加林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没有城乡二元化,高加林会不会真心爱上巧珍? 高加林如果生在今天,他应该可以考上大学,有自己的选择,也有自己的理想,巧珍只是他的同乡,两人的生活不会有什么交集,他不可能,也不会爱上巧珍。高加林和巧珍的爱情只能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大学刚恢复招生,招生人数特别少,城市的学生高中毕业后,要么进工厂要么待业,农村的只有继续回到土地。高加林,农村子弟,没有留在城市的可能,当民办教师被顶下来后,他除了务农之外,别无选择,他的苦闷没人理解,更无处渲泄。 从开放的城市回到封闭的农村,高加林有太多的不适应,他要像父辈一样开始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适应农村种种习俗。巧珍的爱能给他带去快乐,但无法慰藉心灵,他们在精神上没法交流。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各种宗亲关系复杂,高加林如果不接受巧珍,村里的人不能理解,他和他的父母在农村无法生活,所以,高加林对巧珍的爱里,有对世俗的妥协。 在那个年代,有很多的“高加林”,他们谈恋爱、结婚,不是因为爱情,或者不全是因为爱情,而是对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妥协。有一位大学教授,在下乡时和当地的一位农村姑娘结婚生子,恢复高考后,他考上大学,念了研究生,留校当了老师,和妻子的距离越来越大,他的一位同学爱上了他,在爱情和道义之中,这位教授徘徊了十年,才和原来的妻子离婚。对在农村的妻子来说,他是个陈世美、背叛者,可站在另一个角度,靠道义维系的婚姻,又能有多少快乐? 如果没遇上黄亚萍,高加林和刘巧珍能否走到最后? 高加林离开农村到城市,成了一名记者,如果没有遇到黄亚萍,会不会和巧珍结婚?未必!高加林和巧珍之间文化、精神层面的差距一直存在,两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两码事儿,就算巧珍事事顺着高加林,她也会感受到两人之间渐行渐远。 如果巧珍嫁给了高加林,她到城市生活会适应吗?如果继续生活在农村,那两人的婚姻质量又会怎样呢,这种婚姻在1980年代有很多,男的在城市工作,女的在家务农,维系这种婚姻靠的是孩子和道德上的责任感,而不是爱情。在路遥另一本小说《平凡的世界》里,金波的父母就是这样的组合,金波的爸爸在邮局开车,妈妈在农村带孩子种地,这种婚姻谈不上好或不好,但缺少感情润色的婚姻一定是苍白的。 高加林如果选择巧珍,意味着今后要和一个在精神上没法交流的人生活一辈子;选择黄亚萍,是对巧珍的辜负,要时不时地受良心的谴责,可无论他怎么选择,都无法平衡。事实上,高加林的困惑,是那个变化的时代抛给所有人的问题,是忠于自己的感情,还是遵循社会的习俗,选择什么,都有代价。最后回到土地的高加林,被巧珍和乡亲的包容感动,但他真的会像父母那样,安心在土地上生活一辈子吗?估计也只有时代会给出答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