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恒道也。”我们面前有很多条道路可以选择,不只是一个固定的前进方向,所有的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 有时候退,才是真正的前进。 范蠡作为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 他年少时,出身贫贱,但是广读诗书、博学多才。后来,认识了楚国的文种、并且成为好朋友。 楚国的官场政治黑暗,朝政都是由氏族把持,一般的平民难以为官。范蠡和文种一起投奔越国,两人被卧薪尝胆的勾践赏识,进入了越国的高层。 他们帮助勾践出谋划策、兴旺越国,灭掉吴国,一雪而会稽之耻。 然而,范蠡帮助勾践成功后,却马上离开越国,并且给文种写信告诉他:“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他的意思就是让好朋友快点逃走,功成身退,以免遭受杀身之祸。可惜,文种还没有来得及离开越国,就被勾践杀死了。 范蠡离开越国后,化名在宋国经商并且成了巨富,三次散尽家财,帮助世人。他被后人誉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知退,就是范蠡在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的艺术。 何时进,何时退,是人生的大智慧。进退之间,考验的就是一个人审时度势的本事。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向前,却没能选择正确的方向,那么必然是要碰壁的。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固步自封,不懂得后退一步,就必然会遭受失败。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小编说: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才是我们处世的大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