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書辩论!营销编辑是否应该拥有姓名

 劳动快乐啊 2019-07-23

我曾在一家小有名气的出版公司任职营销编辑,当时我旁边的一个女生也是营销,每天都被合作同一本书的编辑欺负得直哭。

一次我问原因,她说是一直以来编辑都把她当成自己的助手。这个营销除了写软文稿营销稿的本职工作以外,竟然还要再给新书写编辑手记并处理各种杂事。她还告诉我合作的书不署她的名字也就罢了,自己写的编辑手记经编辑改过一遍后竟然也要写上编辑的名字。亚博

“我是编辑!编辑手记当然要是我的名字!”

她虽然嘴上不说,但还是很希望自己参与营销的书上能印有自己名字的。

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一些不太有素质的编辑才会这样做。但前几天我们的微博收到了一个情况类似的匿名投稿。

一本书上市,营销编辑总是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并阅读,从编辑印刷到营销推广,这些没有署名的编辑一直都在默默付出着。

虽然他们嘴上不(敢)说,但这个问题一直是那些没有署名的的营销编辑的心头病,有些出版公司会在书的勒口处印上营销编辑的名字,而有些却不会,虽然这并不会影响到营销编辑的收入,但有些人就是很在乎这个。

各家公司的做法不同,所以也是各有各的理由,为此做書还组织了一场线上辩论,希望大家看过“辩手”们的发言后能有所感悟。

正方观点:营销又没参与整本书的制作,所以不应该拥有署名!

反方观点:营销也是一本书不可缺少的,所以应该在书上署名!

正方一辩(某出版社编辑):

让我们先来看看扉页上署名的常规操作是什么:

1.责编 2.监制 3.编辑/特约编辑 4.版权信息 5.品牌信息。

以上五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参与了一本书从选题到审稿再到印刷生产的整个过程。如果没有参与到生产过程那又有什么资格在书的扉页署名呢?

最后我认为营销是属于书籍产品的销售人员,把书卖好拿到提成就可以了,要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没有什么工作是十全十美的。

反方一辩(某出版社编辑):

首先我不赞同一辩所谓拿提成的观点,这本书卖得好难道你就没有毛利么?那你也不要署名只拿钱好了,你愿意么?

我的观点是既然我们都是这本书的服务人员,那我们就都要有资格在这本书上留名,营销编辑是一群挣着卖白菜的钱却操着卖白粉的心的人,在一本书上市后的贡献和付出并不比编辑过程中的少。

最后我想问为什么有些公司不给营销编辑印名字呢?我们公司都会写,写了对公司有什么损失呢?那一丢丢墨和指甲盖大的版面也舍不得?

正方二辩(出版公司主编):

如果论情那我也觉得营销编辑的名字应该加上,因为营销编辑确实付出了很多。但很多事情都是有明文规定的,图书后面的编辑署名便是如此。

先说硬性的责任编辑:必须有由国家授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在图书上署名为责任编辑。至于这个人在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做了什么工作,这倒不一定。

特约编辑:专业性图书或学术类图书,在责任编辑无法涉猎的领域内,需要专业相关的编辑工作,这样的编辑可署名特约编辑。在民营出版机构有些行使了全书编辑工作也只能署名特约编辑。

策划编辑:一旦图书出现策划编辑的署名,那么就可以确定这本书能够出版是由策划编辑做了主要的工作。

由此可见,只有参与过编辑过程的工作人员才能在书上印自己的名字。

反方二辩(出版公司策划编辑):

要不要在勒口署名这个问题还要争辩么?当然要。

在这件事上做的最好的是电影行业,你坐影院里要看十几分钟人员信息才等得到一个彩蛋,整个电影行业都在逼你尊重每个人的劳动。人家茶水、司机、买盒饭的都可以有名,营销编辑为什么不能呢?实习的?资历浅?括号备注一下不就成了。

话分两头,图书行业有多少“营销编辑”做的事可以称得上是营销呢?对比电影、广告和其他文化产业,许多图书公司的营销部或许应该改名叫宣传推广部,做宣传、做推广跟做营销天差地别。强烈建议我司署名营销编辑,某些公司呢,就署一个“宣传推广”或者“技术支持”吧……但无论如何署名还是一定要的!

正方三辩(出版社营销编辑):

我是一名营销编辑,但是我对营销编辑署名这件事持反对意见。

因为营销在选书和接项目的时候是被动的,我们无法保证这本书的质量和内容。如果让我给一本很烂很差的书做营销做推广,我可以,我也能接受因为这是我的工作。

但是要在这本烂书上写我的名字,抱歉,我拒绝!

我知道业内很多朋友把书籍看成一种特殊的存在,与其他商品不同,但说到底他也是背后印着价格的商品而已。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方便面的营销你难道还要在方便面包装上印名字么?

市面上大部分商品都是有营销环节的,为什么就图书行业这么特殊一定要在商品的包装上写名字?有些莫名其妙。

反方三辩(出版社策划编辑):

我是一名策划编辑,所以我知道很多编辑根本不懂什么叫营销,以为营销编辑的工作只是在图书上市后找一些大号给宣传宣传,写两篇营销稿找大号发发营销的工作就算完了,但是我想告诉抱着这部分想法的编辑你们错了。

据我所知在很多的民营出版公司,图书的制作过程中营销编辑就已经开始参与了,也就是所谓的营销前置。

为什么呢?因为在前期营销编辑的意见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市场效果。

一部好电影中的彩蛋不是片子剪好以后制作方随便拿废料凑出来的,那都是在拍摄前期就计划好的,营销编辑起到的就是这样一部分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营销编辑的名字也应该和编辑一样被印在勒口上,因为大家都是拿一样的钱,做一样多的事(营销编辑的工作甚至会更多)给营销印上名字也是一种鼓励,对公司对书都是有利无害的。

营销编辑是一个和书的制作流程无关却又和书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工作岗位。

营销编辑在出版企业中的地位很微妙,相当于一个中介和桥梁的角色。在不同的出版社中亦有不同的名称,或营销编辑、或产品经理、或市场策划。

虽职能略有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负责具体的选题执行,但参与选题的策划。不直接承担发行回款任务,但会为渠道销售做全程的营销规划和服务。在专业出版社中和公司中,营销编辑全权负责某一类图书的专项推广,尽管一时难以量化营销编辑队伍所作出的贡献,但他们已然成为出版社不可或缺甚至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