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熊保 现在市场上的重疾险产品越来越多,保障的病种也越来越多。不同重疾险的保障病种会有很大差别吗?我们挑选重疾险时,是不是保障病种越多越好呢? 当然不全是看重疾种类多少,除了关注重疾种类,还需要关心的一点是具体的病种,尤其是是否包含高发的疾病。今天小小和大家讲讲重疾病种包含哪些。 重疾险所保病种 2007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组成“重疾险专家委员会”,制定并出台了官方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对重疾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的表述和相关保险术语进行了统一定义。 这25种疾病在在重疾险理赔案例中的占比达到了95%,它们分别是: 1.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 2.急性心肌梗塞 3.脑中风后遗症 4.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5.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6.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9.良性脑肿瘤 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11.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 12.深度昏迷 13.双耳失聪 14.双目失明 15.瘫痪 16.心脏瓣膜手术 17.严重阿尔茨海默病 18.严重脑损伤 19.严重帕金森病 20.严重Ⅲ度烧伤 21.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22.严重运动神经元病 23.语言能力丧失 24.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25.主动脉手术 其中前6种疾病是25种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赔付概率占重疾险中的80%,是由保监会规定的、所有成年人重疾险的保障范围都必须包含的病种,俗称“必保疾病”,它们分别是: 1.恶性肿瘤 2.急性心肌梗塞 3.脑中风后遗症 4.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5.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6.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而这6种必保疾病中,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的理赔占比又是最高的,理赔概率占重疾险高达重疾险中的60%。 我们可以看到,行业规定的25种常见疾病的理赔占比已经占重疾险理赔案例中的95%。所以,我们考量重疾险保障病种的第一步,就是看这份重疾险的病种是否包含了行业规定的25种常见重大疾病。 市场上绝大部分重疾险都是包含的;而没有包含全部25种常见重疾的重疾险产品,就算它的包含病种高达百种,也不值得我们选购。 而除了这25种统一规定的病种外,保险公司会自行增加其他病种,所以一般重疾险产品中的保障疾病都能达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 由此可见,“重疾险保障的病种越多越好”这种说法并不客观。如果一款产品保障的病种达上百种,但是保费因此比同类型产品高一大截,那就没有很大必要为了发生概率较少的疾病而多付这一笔保费了。 当然,在保费相差不大的前提下,保障的疾病自然是多多益善。 重疾险的轻症、中症责任 轻症和中症责任的出现是重疾险顺应医疗发展趋势的升级与优化,是更加有利于消费者的产品设计。 轻症的出现,让先进治疗手段(如微创介入、不开胸)纳入保障,将原来重疾的除外责任(如原位癌)纳入保障,因此许多疾病在出现初期症状时就可以进行理赔。 轻症的出现,让消费者可以在发现轻症后用理赔金进行治疗,治愈率高,手术之后可以恢复健康,得到更全面的保障。因此对我们来说,挑选一款含有轻症责任的产品还是有必要的。 不过,与重疾不同,目前行业内没有对轻症进行统一的规范,这意味着不同产品包含的轻症的种类、界定、理赔标准等是有可能不同的。因此我们考虑产品的轻症责任时,可以使用一个原则: 与高发重疾对应的轻症,自然也是最高发的。如果都有包含了这些轻症,那产品的轻症责任就已经合格了。 比如,以下高发重症都有对应的轻症: 癌症---原位癌 脑梗---轻微脑中风 心梗---不典型心肌梗塞 心脏搭桥心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俗称支架) 尿毒症---慢性肾衰竭 而中症责任的出现同样是重疾险产品设计的升级。由于随着经济发展,医疗通胀,一般的轻症责任只能理赔重症保额的20%-30%,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保障需求。 于是保险公司,提取了一些花费相对高的疾病,把赔付率提升到重症保额的50%-60%,顺应市场需求。因此中症就是处于轻症和重疾险之间的情况,比轻症更严重,虽然还没有达到重疾的严重程度,但是理赔的金额会比轻症更多。 不过,我们要知道的是,轻症和中症责任是有成本的。附加了轻症和中症的产品的保费,通常会比没有附加的产品要高。因此是否选择有轻症中症责任的产品,还是要结合我们自己的预算来看。 总而言之,疾病种类的多少绝对不是影响我们挑选重疾险的唯一因素。我们要关注的应该是重疾险产品具体的保障病种、理赔条件、附加责任以及我们的需求和预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