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吃人”狂魔,多亏被李世民杀死,否则唐朝历史走向危矣

 修悟搏 2019-07-23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多灾多难的。几大河流经常泛滥,淹没大片田地,造成百姓流离失所;一个王朝后期,百姓往往要承担各种苛捐杂税,遇到荒年也会产生大量流民;甚至每个朝代的建立都有持续多年的战乱,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每逢天灾人祸,开明的朝廷会积极救灾,不至于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但如果碰到昏聩的皇帝或者王朝倾覆,百姓只能在乱世中颠沛流离。万一粮食减产或绝收,在吃完野草、树皮之后,往往会发生骇人听闻的吃人事件。

《新唐书》曾经记载,唐朝安史之乱中,河南节度副使张巡为了对抗安禄山的十三万军队,保住税收重地睢阳,带领几千将士死守近一年之久。被围城时间太长,张巡和唐军搜刮了城内所有的粮草和草木等可以入口的东西以后,终于弹尽粮绝。

正当张巡为粮草之事发愁,他看到自己的小妾,就灵光一闪。张巡对将士说:“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听上去是为了大义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小妾,说到底也是将他的小妾看成了“财物”,而不是人。

张巡“乃杀(妾)以大飨”,杀了自己的小妾喂饱了一众“忠义之士”,也为他自己赢得了口碑和同情。但是张巡“杀妾喂军”的行为也为睢阳城中吃人找足了大义凛然的借口,于是“远亦杀奴僮以哺卒……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

马匹、仆从甚至城中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没逃过被杀“取食”的命运。战前睢阳城三万人,“城破,遗民止四百而已”。

张巡以大义拒匪为借口,搭上了全城两万多人的性命。虽然他的确实是想向李唐正统效忠,但是用这样一种骇人听闻的手段,确实让人觉得不齿。如果说张巡吃人还算事出有因,那隋末的军阀朱粲更是丧心病狂,完全出于私利。

朱粲也算出身名门,隋朝时在今天安徽亳州、当时的城父县担任地方长官。后来他觉得隋朝气数已尽,就趁着群雄并起时,拉着一伙人在山东长白山一带聚众作乱,还封自己为“迦楼罗王”。

迦楼罗王是佛教经典中一种神鸟,也就是现在说的大鹏金翅鸟,也是“饮鸩止渴”中剧毒的“鸩”。据说这种鸟长着一双金色的翅膀,宝相庄严。迦楼罗王以毒蛇为食,吃多了又消化不了这些蛇毒,最终会毒发而死。

在佛教中,迦楼罗王被尊为为民除害的英雄,岳飞就曾经被传为它的转世。但是朱粲后的所作所为,与他给自己起的“迦楼罗王”称号相较,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朱粲一路烧杀抢掠,渐渐拉拢了二十万部众。队伍大了虽然能壮声势,但是后勤补给也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朱粲带着大部队走一路打一路,并没有固定的阵地,更谈不上粮草储备。他每攻打下一个州县,就盘踞在当地,直到把粮库中的粮食吃完。

现在看来,朱粲只是生逢乱世,碰上了一群“有粮就是爹”的乌合之众,否则他就是一个败家混混,更别说能统领一军。朱粲部队吃完粮库中的粮食,就把布帛等物资全部烧毁;不懂得经营攻打下来的土地,致使他所到之处都产生了大饥荒。

没有百姓为他种粮食,也没有百姓供他抢粮抢财,朱粲就鼓励士兵把妇女和孩子煮来吃,甚至对手下说:“食之美者,宁过于人肉乎!但令他国有人,我何所虑?”。吃人吃上了瘾,甚至把天下所有百姓都当做储备粮,简直是丧心病狂。

后来朱粲兵败被李世民率领的唐军俘获,并在洛水上被斩首示众。一时间大快人心,百姓大老远带着砖头石块去砸他的尸体解恨,以至于瓦石成堆,直接给他堆出了一座坟墓。

冼颜|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