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著名画家黄荣华老师葡萄的清新之气

 泊木沐 2019-07-24

天趣偶从意外得,古香常在静中生。接触黄荣华老师的作品是从一副葡萄开始的,葡萄与“菩提”谐音,被佛家喻为智慧的种子,富有着中华文化特色与情感内涵。早在唐代之前,花鸟画还未独立分科,葡萄的形象就已经出现于佛教绘画中,葡萄纹与莲纹、飞天等符号图像共同展现了曼陀罗意味的天象幻境。葡萄春生、夏长、秋熟、冬酿,果汁甘甜,化为佳酿,不仅带给人们美妙的味觉享受,同时也孕育出绚丽多姿的葡萄文化,被赋予吉祥、美满、幸福、收获的寓意象征。

大凡名世之作品,无论简约与繁复,无一不通过凝炼的笔墨展现客体本身的自然形态,进而畅神达意、直接反映创作者的内心世界。黄荣华老师画葡萄崇尚传统笔墨,追求作品的气韵生动,而这种人与自然在精神领域的高度契合,需要黄荣华老师在自然生活中去不断地观察发现、积累素材,使感受得以升华,从而激发出艺术创作的热情和灵感。这是一种源于生活并渗透着生命体验的创作规律,是艺术创作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崇高使命。欣赏黄荣华老师的葡萄,层次浩繁又体现清澈,用色大胆但绝无滥触,墨色强烈而协调统一,以无法为有法,融化灵机,用笔由古法中脱出,而又法无定法,锐意求新,独出胸臆,不拘一格。他的画秀美里寓含刚健,纷繁中强调内质,艳而不媚,浓而不塞,放而不散。在渲染敷色和处置色与墨线的关系上得心应手,有许多独创之处。其设色明快纯清,淋漓而放达,不拘于具象之间;其墨线勾勒行笔流畅,又抑扬顿挫显出浓厚功力;自出手眼,清新俊逸,自然流露,这无疑需要一个画家的精心布局;远、高远还是深远,逸、但闻人语、尽染、做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概括地说,黄荣华老师作品的那种气韵生动可使人尘思尽去,雅致自在。

在黄荣华老师最近的新作里,笔者品读到的是多年来生命体验,生活累积和艺术实验之后的走向,其实更源自于他的性情和伴随带有人文思考的为人为艺的人生观念,寻求时代元素及图式理念转换为更加主观化和自我化的思想形式,这种融合与嬗变对黄荣华老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蜕变。

在创作中,黄荣华老师非常注重笔墨的运用和造型语言的转换,从而使画的意境达到灵韵,亲切;出生在贵州,现在京都发展的黄荣华老师,是一位深受传统文化熏染的画家,师承著名画家方凤富教授。从他面世的作品来看,他对古今传统与现代视觉观念的融合有了更加明确的理解,能用日渐娴熟的技法在作品中突显自已的精神世界,使他笔下的葡萄更具精神内涵及天然和谐之趣,尤其在葡萄与花叶之间交错时,使墨彩化开,别饶风色。在黄荣华老师的作品里,还非常注重造型的审美,所谓造型,亦可视为格图式,不仅仅指画中的造型,世界万物只要被融入笔墨和图式都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小有小的别趣,大有大的自在。尺牍小画,丹珠欲吐,山野花卉,跃然纸上,颇有韵致。

从细节看,黄荣华老师所画葡萄,无论光线,角度,墨彩都恰到好处,“根蒂蟠虬,龙须围绕,枝叶青好,三光照曜结云棚,就中几穗非常宝,初似琉璃,终成码瑙,攒攒簇簇圆圆小。”充分运用了笔墨的特殊功效,强化了视觉张力。使作品既浸透着浓郁的自然情趣,又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对所刻画对象的亲切与淳朴,让人们在观赏其间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会再度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通过静谧婉约的审美意趣、沉着刚健的线条、恬静淡雅的色彩及空间层次节奏,给画面营造了一种浑厚华滋的神韵,这正是他画作的灵魂所在。

除了传达美,笔者臆想画家黄荣华老师更希望通过作品与观者产生更丰富的情感共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些纸上的浓墨重彩,皆源自黄老师对于艺术的坚持,无怪乎!清风出袖 明月入怀,让人过目难忘!

黄荣华,号金秋真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海书画院副院长,国礼艺术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著名画家方凤富教授的入室弟子。

2013年作品"明珠累累"发表于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翰墨怡心》上。2014年作品"秋香"和"鲜花盛开硕果飘香"发表于福建美术出版社 《墨香溢彩》。

2017年作品参加京西长城,全国名家书画大展。

2018年作品参加喜迎十九大、金秋十月,第二届朝阳汇能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8年作品参加首届《大美中国》书画名家展,并被组委会收藏。

作品多次参加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出,曾在中国美术馆合作主办性书画邀请展,作品多次赞助社会慈善公益活动,被国内外个人及企业界、博物馆收藏,作品多次作为国礼送外国领导。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黄荣华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