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澍故里风水考察钤记

 WENxinHANmo 2019-07-24

一、陶澍简介

陶澍(1778年—1839年),字子霖,一字子云,号云汀、髯樵。湖南安化人,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

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年进士,授庶吉士,任翰林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道光十年(1830年),任两江总督,后加太子少保,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并设义仓以救荒年。

道光十八年(1838)忽患风痹病,道光十九年三月(一说六月)逝于两江节署,时年62岁。赠太子太保衔,谥文毅,入祀贤良祠。著有《印心石屋诗抄》、《蜀輶日记》、《陶文毅公全集》等。

每当笔者对人谈起陶澍,很多人都感到陌生,笔者也不好求全责备他人,毕竟世事纷扰,不知的事情太多。陶澍对我的影响至深要追溯于幼年时代本村的一个老人,他博闻强志,阅历不凡,常给我们这些后生伢子讲述许多迷人的故事。他对我讲,陶澍是湖南益阳人,在清朝时做大官,在满蒙皇族对汉族极为忌惮的大清朝,他是如何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的呢?乾隆中叶以下,整个社会是世风日下、人心颓靡,整个官场是贿赂成风、贪污盛行、腐败透顶,百姓是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所以,国家急需要有雄才大略之人才对官场吏治进行整饬。刚继位的道光皇帝对大清朝当前的现状是极为忧虑,有一天晚上他作了一个特别奇怪的梦,梦见他坐的金銮宝殿无故地往后倒了下来,但是在背后却出现一棵桃树把他的金銮宝殿撑住了,才不至于倒塌。道光皇帝被惊出一身的冷汗,醒了之后口中念道,桃树,桃树,莫非就是印证那个振救我大清国命运的人?第二天早朝时叫吏部送上所有的官员名单,首先看总督名单,但里面没有想要找的人,再看各省的布政使和按察使名单也没有,再仔细查找各省众多的副部级干部名单中终于发现有一名叫“陶澍”的人现正在川东兵备道任上任职。再调来每年的考核表,陶澍都是优良以上等级。道光皇帝心里很是高兴,此人能担大任可重用。于是,新即位的道光帝就擢陶澍为山西按察使。从此陶澍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两江总督,在当时的汉族官员中是绝无仅有的。

但陶澍也不辜负道光皇帝的重望,在他后来的为官生涯中:清理钱粮,杜绝钱粮亏空;救济灾民,建立义仓;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整肃吏治,改造民风,建设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加强治安,严惩讼棍;革除盐政弊端,成功推行海运之策。做了许许多多利国、利民、利官好事。

陶澍24岁中进士,后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因政绩卓著被道光帝奖誉为“干国良臣”。1835年冬,55岁的陶澍入京靓见道光皇帝。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道光帝召见陶澍达14次之多,于国事、时政、以及道光帝之家事都无所不谈,并亲赐“印心石屋”匾额给陶澍。可见道光帝对陶澍的信任与恩宠。陶澍出身耕读之家,无任何靠山背景,全凭自己一颗赤子之心、报国之心、爱民之心,而走到了两江总督(一品大员)位置,在充满对汉族敌视的满清王朝这确实是难能可贵,当然这也离不开道光帝的信任与恩宠。

二、陶澍陵园风水

近日,笔者怀着对陶澍十二分的敬意与仰慕之心特意去了一趟湖南安化,专程去考察陶澍故里的风水。陶澍病逝之后,葬归故里。其墓地在陶澍村以西(沿资水向上走)约500米左右,墓地前面是资江,资江水在陶澍墓园和陶澍村前面形成玉带环流状,

        后面的山脉沿着资水的流向迤逦而下,雄伟壮阔,山脉中顿起文笔峰、御屏峰、展诰峰等诸山峰,为墓园和村庄的后靠。

    墓园分两部分。面对墓园:右边部分为御碑亭,看起来比较新,应该是当地政府出资重新修建,飞檐翘角,盖着黄色的琉璃瓦。

御碑亭里立有四块高大的石碑,据说是陶澍病逝后,道光皇帝御赐三道圣碑,这三道圣碑分别是御制碑文、祭文、敕(帝王的召书或命令)祀贤良祠文石碑,这三块圣碑在文革时全部被毁;左边部分最前边是一石坊,牌坊正中是一块汉白玉石匾,上面刻的是陶澍的官职:“皇清诰授荣禄大夫,例晋光禄大夫,太子少保,晋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总督江南江西等处地方,兼营两淮盐政,赏戴花翎谕赐祭葬,子谥文毅敕祀贤良,名宦祠云汀陶公墓。

穿过石坊,是长长的墓道,墓道两侧有石人二对,石虎、石羊、石马各一对。

沿着墓道往里走,就是陶澍的坟墓,圆形墓冢,后边是高大的墓碑,上刻“陶文毅公之墓”。

在陶澍墓的两侧是他五位夫人的坟墓,分别为“清诰晋封一品夫人陶母黄太夫人之墓”、“清诰赐封一品夫人陶母李太夫人之墓”、“赐封一品夫人庶妣陶母贺太夫人之墓”、“诰赐封陶母卢太宜人之墓”、“陶母庶妣张氏太孺人之墓”。

笔者开罗盘测量陶澍与他几位夫人墓的坐向,都是坐329度向149度,立亥山巳向;周围的山峰有前方152度丙方翌峰,右边204度未方鬼宿,

220度坤方井宿,

后方285度辛方胃宿,305—312—315度戌乾方奎宿,346度壬方危宿,

355—358度子方危宿,

右边56度寅方箕宿,63—73度甲方尾宿。

陵园的水口在154度处有一溪水流入与资水形成三叉水口。

各位易友,通过这些数据,请你们各抒己见评价一下陶澍墓的风水吧,那可是左宗棠亲自参与了陵园的规划和督修的啊。

(陶澍陵园的水口)

三、陶澍祖坟风水

笔者考察完了陶澍墓的风水之后,就要去考察陶澍祖坟的风水。陶澍祖坟是一家族墓地,叫做龙形山的地方,陶澍的十一世祖、十三世祖就安葬在这里(陶澍为十六世)。沿着资水向下走,大约3公里的路程。由于笔者是初来此地,不熟悉路线和祖坟具体的位置,就只好请向导开车前往,这两个向导不怎么给力,他们以前也没有到过那里,到了山坡下还得去问周围的村民。村民告诉他,就在前面高起的山上,在山上还修了一条水泥便道。这个季节由于草木茂盛,藤蔓缠绕,几乎将原来的小路全部封闭,行进十分困难,我们只有用柴刀开路,沿着穴位的前案边上田垅小路一路披荆斩棘,到里面很远还是没有看到上山的路,我们只好原路返回,笔者心里是十分的遗憾。


(以上的墓碑与石人石马为“天成山人”所拍)

在此笔者只能结合卫星地图和“天成山人”(于今年二月份的时候到那里考察)的数据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今后如有时间再去考察再作详细分析。从卫星图上看,左右青龙白虎缠绕,青龙砂体较长绕到穴位前面形成青龙架案,穴前案上起一圆峰,穴位正对圆峰,再就是远方的朝山在资水的对岸,该朝山中间突起形如官帽。

(此张前朝山为“天成山人”拍)

从图上看大约为壬山丙向(“天成山人”测量的数据为:立壬山丙向兼亥巳),在青龙方砂体即将转案的地方有一断裂沟,凹风从这里吹入,伤子损丁,陶澍生有十子,仅剩一子名叫陶桄。

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个张九仪先仙考察过的风水案例,《义乌县下墩头出楼琏地》。大家可以将陶澍祖坟与此案例作一比较,看能否有所启发。

此地在演头岭东北,艮山坤向,朝山土屏,自申至丁最吉。惜中间未宿尖峦微动,故代方孝孺草诏书而自缢。(明成祖篡位,孝孺不承旨草诏书,族之。次命琏草,琏承旨者免族诛也。草毕自缢者,同方先生不从贼之意也。)

左边特起一献天金,实为山背,而穴中视之,却金光注照,七巳三丙,故以白衣崛起,入翰林而子孙穷弱也。尤有妙者、琏本方氏子、随母嫁楼、继父以前妻之女配之、遂以妻姓显名者,以左边龙手断至平地,再顿起高金也。

大凡断砂至平地,缺风割耳吹胸必当绝,若断了、再起山无好星辰,则竟绝灭(真诀也)。此地复起圆净太阳金为食神,明秀健旺,故不绝而发贵。但惜带洩,故子孙消条,若兼旺二分则绵远兴隆矣。

(笔者按:其实楼琏也是方姓人,由于左边青龙砂断至平地,前朝又有煞山,所以,此地主绝后。而青龙方旁边又有秀丽山峰高起,又主出改姓之贵人。)

“天成山人”测量的山峰,由于没有写出具体的周天度数,笔者就无法确定他测量山峰是用地盘或者是用人盘,只能按照坟墓坐向进行分析,青龙方有甲峰、卯峰,前朝有巳峰、午峰、丁峰,白虎方有未峰、酉峰。可以看出壬山丙向兼亥巳,坐火度,那么在巳方之山就是煞山(陶澍的弟弟陶晋32岁就死了),丁方之山就是泄耗山(陶氏全家人的寿命都不是很高)。陶澍生于1778年戊戌年,24岁壬戌年中进士,1838年戊戌年忽患风痹病,第二年三月(辰月)去世。从陶澍出生,发科甲,患病及去世。按张九仪仙师的“铁板神数”理论,笔者认为在穴场的乾方即西北方位肯定还有高大的用神山。

四、陶澍官厅风水

陶澍官厅(勅祀乡贤陶公祠)是清朝嘉庆帝御赐祭祀陶澍父亲陶必诠而建的乡贤祠,也成为陶澍回乡省亲所住的地方,现在被用作安化三中校舍。笔者测量最外面的大门为壬山丙向(坐345度),进了大门之后就是一大型的“横一字型”天井,测量其放水口在寅方和申方,里面的大厅坐向也是壬山丙向,

周围的山峰左边有54度寅方的箕宿,106.5度乙方的亢宿,前朝有180度午方张宿(官帽山),

右边有241度申方参宿和267.5度酉方昴宿(此两峰紧贴官厅,但不高),水口在官厅对岸的小淹镇有一大溪水与资水形成三叉水口,测量在220度坤未方。

陶澍1838年戊戌年忽患风痹病,笔者认为这个官厅的风水对他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官厅周围的最高峰就是在寅方,箕宿为煞山会出现疯魔怪疾,申寅两山相冲,戌年与寅山形成三合,所以,陶澍得风痹病,第二年辰月,申山与辰形成三合,辰戌相冲,所以,陶澍去世。陶澍去世之时,陶桄才8岁,左宗棠就在此官厅教陶桄读书,一直到陶桄16岁之后,左宗棠才离开这里,走向属于左氏的辉煌。笔者认为如官厅能够改立乾山巽向,庚戌庚辰分金,岂不更好啊。

五、陶澍的德绩善政

在安徽巡抚任上:清理安徽钱粮,杜绝钱粮亏空;救济灾民,建立丰备义仓;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整饬吏治,安定社会秩序;重视文教,倡修《安徽省志》。

在江苏巡抚任上:首倡海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大清朝节约大量运输成本;整肃吏治,改造民风,建设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关心人民生活,救济灾荒;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加强治安,严惩讼棍。

在两江总督任上:与巡抚林则徐治江苏水患,修筑刘河、白茆、练湖、孟渎等水利。陶澍政绩中,最突出的还是盐政改革:裁撤两淮盐政,一刀砍掉世袭盐商的垄断权;降低官盐价格,盐价低了,极大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实行票盐制,谁给国家缴纳盐税,谁就可以卖盐。盐政改革之后,国家税收大增,陶澍的盐政改革,给当时的清王朝创造了经济奇迹。

陶澍的德绩善政还包括对人才的培养与提拔。林则徐、魏源多次得到陶澍的荐举;被称为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左宗棠是陶澍的儿女亲家;被视为湘军灵魂的湖广总督胡林翼更是被陶澍从小看中做女婿,精心培养。还有,曾国藩、李星沅、俞德渊、包世臣、贺长龄、邓显鹤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陶澍的影响。陶澍被誉为“晚清第一人才”,在他的一生中,推荐储备了大量的经世致用的人才,为“同治中兴”的到来提前做了准备。《清代通史》的作者萧一山是这样评价陶澍的“不有陶澍之提倡,则湖南人才不能蔚起。”

俗话说“衙门里面好修行”,试想陶澍在为官生涯中,因为他的德绩善政使多少百姓受益,使多少百姓能够活命,使多少百姓免于颠沛流离之苦,这些“生死人、活白骨”之举是何等大功德啊。但从祖坟风水来看,陶澍可能是要绝后的,就是因为他做了天大的功德,上天才送给他唯一的儿子陶桄。

附:陶澍家谱世系表

第一世陶舜卿(1298-1346 )

第二世陶日荣(1323—1350 )

第三世陶潮宗(1347一14l6)

第四世陶仕奇(1373—1416)

第五世陶玉玘(1415一1477)

第六世陶廷职(1456—1522)

第七世陶钅每(1508—1582)

第八世陶守法(1551一?)

第九世陶承位(1573—1645)

第十世陶惟亨(1595—1660)

第十一世陶耀祖(1618—1689)

第十二世陶志凤(1656—1721)

第十三世陶崇雅(1684—1733)

第十四世陶孝信(1708—1778)

第十五世陶必铨(1755—1805)

第十六世陶澍(1779—1839)

第十七世陶桄(1832—189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