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军步兵班的编制演变(上)

 昵称m5Gu5 2019-07-25

二战前夕,在麦克奈尔的指导下,美军对步兵班进行重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战时期的8人班如果伤亡大,就难以有效实施班一级的作战职能,委员会建议采用由一名中士率领的12人制班,其作战能力实际达到了一战时步兵排的水准,这也是二战时期美国陆军的步兵班编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采用了不同的步兵班编制,1943年在加利福尼亚的彭德尔顿兵营,海军陆战队进行了将12人分为2、3甚至4个火力小组的试验,结果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在1944年采用了13人制班,分为3个4人火力小组,每组含1个装备勃朗宁BAR的自动步枪兵和3个装备M1加兰德步枪的普通步兵,组长为下士,班长为中士,并一直沿用下来。

战后,本宁堡步兵学校进行了二战经验教训汲取研究,1946年出版了相关报告。项目研究分为了两个委员会,每个委员会含30到40名校级军官,成员均为老兵,分头审议不同的问题,A委员会关注装甲问题,B委员会则分析组织和条令问题,从班一直到师一级的指挥均涵盖到。这些具有实战经验的成员,要决定步兵编制的最优结构、原则以及战术。B委员会首先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了14个问题,其中之一是“对步兵班组织的满意吗?如果不,需要什么变化?”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热点讨论话题,但当时对该问题的回答产生了意见分歧,产生了一个“少数派报告”。且投票数十分接近(60%:40%)。根据调研分析,B委员会建议将步兵班改为9人的编制。

二战时期,美军在和德军的对抗中,火力和机动经常限制着双方的作战效能,德军的班级战术围绕着MG42通用机枪来实施,尽可能发挥MG42的功效,快速对敌射击,其他人则尽量多携带机枪子弹。美军则将12人的班进行功能分类,包括2人的巡逻小组(A组)、4人的BAR自动步枪小组(B组)和5人的机动与突击小组(C组)。理论上,班长和A组待在一起,直到定位敌人目标,然后班长迅速制定攻击计划,指示B组提供压制火力,最后班长领导C组进攻敌人。但实战时存在三个主要问题,首先11人的队伍很难控制;其次,班长经常和两名巡逻兵在前,当发现敌人时,班长往往被敌人火力钉在A组,难以领导C组进行冲锋;最后,如果C组出现2~3人的伤亡,则很难遂行其职能和任务。

根据B委员会的观点,一个步兵班要么发挥火力,要么实施机动,两者只能取其一。即便二战时期12人的班分为3个小组,也很少能够同时应用火力和机动两个职能。B委员会中具有连排一级指挥经验的三名军官认为,二战中的美军班长缺乏训练和战术素养,因此需要进行编制变革。委员会多数人建议采用9人制,少数人建议采用7人制——包括1名班长、1名副班长和5名士兵,但考虑建立一个含2个班的分排进行控制,实际上类似于一战时期的美军步兵排结构。

1947年,美军对步兵班编制进行了调整,新的编制表(T/O & E 7-17N)减少了3个人,包括1名弹药兵和2名巡逻兵。整个9人班编制包括:1名班长(参谋军士),1名副班长(中士),1名自动步枪兵(下士),1名助理自动步枪兵(列兵),5名普通步兵(列兵)。在5名普通步兵中,1名携带M7A1枪榴弹,1名携带加装瞄准镜的M1C加兰德狙击步枪,1名为弹药兵。美军步兵排额外增加了一个武器班,包括1名班长(参谋军士),1名自动步枪兵(下士),1名助理自动步枪兵(列兵),2名弹药兵,此外还包括7.62毫米轻机枪和2.36英寸火箭筒,由专人操控。

1949年美国陆军重组,将班长提升为一级军士(first-class sergeant),仅次于军士长(mastersergeant),当时军士长是士官的最高等级,相当于副排长,排长不在时,该排由其领导。班长职位的提升,也有助于步兵士气的改观。副班长和自动步枪兵的职级保持不变,普通步兵从5名列兵改为3名下士和2名一等兵,其中1名步兵携带枪榴弹,1名为其助手,1名下士携带狙击步枪。这也是朝鲜战争时期美军的步兵班编制。

在朝鲜战争中,美军9人制班,以班级火力实施战斗,在机动时,班长可以命令属下边开火边行进。其间步兵班有两个主要变化:一是将班分为若干火力小组,二是增加了第二支勃朗宁自动步枪(BAR),勃朗宁自动步枪能够以每分钟350到500发的循环率射击,增强了火力压制的威力,对士兵的心理影响很大。事实上,增加自动步枪是美军历史学家马歇尔(S. L.A. Marshall)准将提出的,虽然当年马歇尔许多关于战斗行为的发现,现在已经存疑,但在1950年代,他的建议对高层领导影响很大。马歇尔根据他的二战访谈分析,认为多数士兵很少使用他们的个人武器:“表现最好、最具有进取性的步兵连,最好不过是每4个人中有1个人能够使用他的火力。”马歇尔还提到:“通常持有重武器的人,例如携带勃朗宁自动步枪,火焰喷射器或者火箭筒,这些人更愿意使用手中的武器。”当然这只是一种委婉说法,即大多数步枪兵举起武器但没有射击。勃朗宁自动步枪实际上也是较M1加兰德步枪更容易射击的武器,深受马歇尔的喜爱,相信它是朝鲜战争中最好的武器之一。“在朝鲜的步兵战中,围绕着勃朗宁自动步枪的火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勃朗宁自动步枪的增加,对M1步枪也是个激励。”

在1952年到1953年其间,第二支勃朗宁自动步枪的加入,不仅增加了步枪的杀伤力,也为组织的变化做好了准备。由于有2支勃朗宁自动步枪,因此可以将班分为2个火力小组,一组射击、另一组机动。马歇尔也是在班里设火力小组的鼓吹者。事实上,在朝鲜战争中,9人制的班并没有区分出火力小组,表现的也不错。马歇尔的9人制班,每个火力小组4个人,包括1名组长、1名自动步枪兵和2名士兵(其中1名携带枪榴弹)。马歇尔认为,组长可以促使士兵使用手中的武器;此外,增加组长岗位,也为训练培养那些经验不足的士兵最终成为班长奠定了基础。最后,马歇尔认为,火力小组自成体系,可以执行更富有组织化的职责,比如充当前哨。因此,在步兵班内形成了正规化的有活力组织,而不是简单地划分成两个小组,提供火力和机动职能。马歇尔还试图解决一些隐含的问题,比如枪榴弹兵的主要目的是减轻防御压力,因为在防御战中,士兵投掷手榴弹后,无法迅速转而使用步枪。马歇尔认为,如果每组中的两个被指定为枪榴弹兵,将缓解这个问题。马歇尔对美军高层领导具有巨大影响力,使其成为由步兵小组组成步兵班这一理念的大力支持者。

实际上,火力小组的概念始于二战,即步兵班兼有火力和机动双重职能,类似于一战时期的“分排”,当时的分排对下属的两班进行控制,一个班负责火力,一个班负责机动,因而有足够的火力和机动能力。在意大利作战的弗瑞上校(J.C. Fry),是第88师第350步兵团团长,最初弗瑞就将步兵班编为装备了勃朗宁自动步枪的火力小组和普通步兵构成的机动小组,但这种小组模式比较固定,难以互换角色,且相互制约。

第88师是美军二战期间成立的14个新兵师中的第8个,也是最能打仗的师之一,德军第305师师长舍维茨(von Shellwitz)少将曾经提到:“一旦我们识别出美军第88师,我们知道这就是敌人的主力。”于是将德军最好的部队调来防御。而弗瑞在意大利前线发现“团里面的战前训练,并没有小组类型的指导,这需要个人的主动性,虽然人们也很勇敢,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每个人都在摩拳擦掌,但(这种情况下)发布命令就等于送死。”弗瑞开始研究攻击技能:“培养进攻技能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当近战条件不允许班排长给予足够的口头命令和手势时,士兵和分队指挥员要具有自信、个人主动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也是训练所要灌输的。”弗瑞训练下属的团队规模不固定,从两个人一直到一个排,在火力支援下更有效地机动,目的是让最多的士兵开火,最少的士兵暴露给敌人。1944年9月该团顺利夺取桑蒂诺山谷(Santerno Valley),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1955年,已经成为美军少将的弗瑞出版了《突击战斗技能》一书,强调了其设计的班、排级火力和机动能力,弗瑞的火力小组并没有固定在某个阵地上,而是在整个战斗过程中一直向敌人阵地前进,并持续为机动小组提供火力支援。另一方面,机动小组则利用隐蔽路径接近敌军阵地,通过匍匐前进或个人突入来实施突击作战,整个攻击过程中火力小组要一直提供掩护。1956年,前步兵总监梅德(Armistead D. Mead)少将,进一步从理论上精炼了步兵班的规模特质——即步兵班的增大或减小并不是其组织结构的主要目标,相反,步兵班的大小应是其架构的结果,步兵基础编制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准则,这些准则有很多,但可归结为三个:控制、持续作战能力、火力。

1956年,美国大陆陆军司令部进行了《步兵班编制装备研究》,缩写为ASIRS,尽管朝鲜战争初期,美军缺乏训练和准备,但步兵基础组织在战后的评估中得到了高分,这也促使大陆陆军司令部进行经验总结。ASIRS涉及火力、控制、消耗效果以及机动等方面的考量,将各种可能的班组成员和武器选项挨个进行分析。在最终报告中,ASIRS推荐采用11人制的步兵班,并建议采取均衡的两小组模式,这样做既可控、又兼有火力、机动性和灵活性,即便遭受若干伤亡,也能持续战斗。研究认为,现行的9人制步兵班和11人制步兵班均富有成效,都可以分为两个小组,区别在于其战术应用,9人制班不能同时采用火力加机动的方式,但11人制的班则可以这么做。按照梅德的看法,11人编制的班,不仅满足了三个基本准则(控制、持续作战能力和火力)的所有需求,而且质量也令人满意,两个5人火力小组较一个小组更能承受人员损耗,自动步枪兵和普通步兵更均衡,而班长控制的跨度并没有增大。

       最终美军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11人制步兵班的编制,1名班长带领2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包括1名组长、1名自动步枪兵和3名普通士兵,时至今日,这一架构仍然被认为是理想的班级结构。1956年,美军进行了五群制师改编,根据“现有步兵师重组”(ROCID)方案编制表(T/O&E 17-17T),班长仍然为一级军士(E-7),2名火力小组长为中士(E-5),2名携带BAR的自动步枪兵为下士(E-4),6名步枪兵,其中3名为下士资深步兵(E-4),其余3名为一等兵(E-3),每个班有两个枪榴弹发射器。1957年,美军开始列装7.62毫米 M14自动步枪,可以采用半自动和全自动射击模式,可以使用脚架,火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之后修订的步兵班编制表中,班长则重新变成参谋军士(E-6),火力小组长和自动步枪兵职级不变,自动步枪兵用7.62毫米带脚架轻枪管M14取代了BAR,6名步枪兵,则变为2名下士资深步兵(E-4)和4名一等兵(E-3),枪榴弹和弹药兵岗位被取消,传统上由枪榴弹和弹药兵进行支援的自动步枪小组的概念实际上不复存在。

       虽然五群制师遭致骂名,但班排一级的设置还是比较合理的,美军步兵排还设有武器班,负责火力支援,武器班通常包括:1名班长、2名机枪手、2名助理机枪手,2名火箭筒手和2名助理火箭筒手,外加2名弹药手。可分为A、B机枪组和A、B火箭筒组。因此虽然美军步兵班可以单独行动,但事实上,在进攻中或在重点防御地段,往往能够得到武器班的支援,不过由于取消了枪榴弹,使得步兵分队一级缺乏间瞄火力。当时美军关注于核战场下的防御战和反击战,连陆军都不受重视,更不用说步兵了。1960年美军测试了双火力小组的概念,让班长能够机动整个小组,之前,美军步兵只能以个人形式遂行机动任务,考虑到未来战争正面更宽,所有单位都散得更开,因此步兵班也必须能够独立作战。

值得一提的是,法军在1950年代后期取消了步兵班编制,代之以武器小组(pièces)和步兵小组(équipes),两者结合为作战组(groupes de combat)。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可以组成不同的作战组,如含2到3挺轻机枪的支援组(groupes d’appui),还有攻击组(groupes de choc),以及混合组(groupes mixtes),后者含火箭筒小组、工兵小组、以及轻机枪或步兵小组。法军的想法是让步兵更加专业化,但却忽略了步兵班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型组织,士兵们需要相互磨合、需要有一定的认同感。经过几年的试验,到1960年底,法军终于认识到,学习如何使用武器容易,学习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组织难,故重新引入班的概念,将其分为永久性的含轻机枪的支援小组和以突击步枪为主的突击小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