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祝贺《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大卖。热爱电影、专注技术的电影人赚钱,粗制滥造者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影片的优点人们已经谈得很多—— 缺憾也异常醒目,导演匪夷所思地搞出一个非常和谐的父爱如山的亲子题材: 无论怎样改编,哪吒的魂魄不能丢。 父爱如山什么鬼? 就像孙悟空,你把他搞成一个跪舔玉帝老儿的猴子,那还是齐天大圣吗? 何为哪吒的魂魄? 敬鬼神而远之的华夏凭什么在宗教遍布的世界傲然挺立? 华夏文化是孝道文化,父为子纲,哪吒闹海横空出世: 骨肉可以还给你,人格、精神永远独立: 直面死亡的决绝令人战栗: 哪吒是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和珍贵的意象: 不仅是对孝道、龙王(权力)的反抗,也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呐喊—— 一种文化,包容对主流意识的反抗、批判、怀疑,富有这种内在的张力才能保持清新、锐猛的活力。 看看给影片打一星的影迷的意见:
华夏孝文化的内涵是丰富、多元的,有劈山救母,也有哪吒闹海。 《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哪吒的庸俗化、主流化,无异于焚琴煮鹤。 在为票房高兴的同时,如何理解我们文化的精髓值得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