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蚂蚁金服、京东数科求变,互联网金融进化的新趋势在哪?

 小精灵Z 2019-07-27
蚂蚁金服、京东数科求变,互联网金融进化的新趋势在哪?

文/孟永辉

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和监管寒冬之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愈加成熟。那些仅仅只是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圈钱、炒作的平台被淘汰出了历史舞台,只有那些真正将互联网金融看成是一个真实的事物,并且用互联网技术去实实在在解决金融行业痛点和难题的平台或许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技术在解决金融固有痛点和难题上的简单与无力,最终让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都是在用去中间化的方式来提升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虽然这种方式在流量是一种红利的大背景下非常有效,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去中间化看作是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行业改造的全部,抑或是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行业的改造仅仅只是停留在去中间化上,所谓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行业的改造或许必然沦为一种概念。

或许,这是当下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都在面临的难题。当互联网金融市场进入到监管期,市场洗牌严重的时候,找到互联网技术之外的新方式,以更好地改造金融行业,去解决那些互联网技术无法解决的痛点和难题,或许才是未来金融科技化走得更远的关键。

蚂蚁金服、京东数科求变,互联网金融进化的新趋势在哪?

互联网技术局限重重,互联网金融再进化成为必然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技术在去中间化的问题上是一把好手。通过去中间化的方式,互联网技术将诸多行业的效率都得到了提升,零售、出行、物流、家装等诸多领域在经过互联网技术的去中间化之后,行业运行效率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流量依然是一种红利的时候,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去中间化的方式的确能够大幅度提升行业运行效率。然而,当流量不再是一种红利,供求双方不再需要互联网技术去中间化的时候,这种发展模式便会遭遇新的严峻挑战。互联网金融当下正在遭遇的正是这种难题。

互联网的去中间化让金融行业的一些必要环节荡然无存。为了去中间化而去中间化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行业运行必要流程和环节的缺失,当一个行业当中的一些必要环节被硬生生地去掉的时候,行业的发展便会出现问题。金融行业同样如此。

我们看到为了提升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以满足投资者快速实现盈利和借款人快速实现融资的目的,传统金融行业当中需要经过诸多流程和环节才能完成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对接被迅速缩短。虽然这种方式大大提升了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互联网金融平台同样积累了大量的投资者和借款人的流量,但是,金融行业本身却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信用审核、风险控制、资金监管等诸多传统金融行业当中必须的流程和环节被硬生生地去除掉了,对于金融行业来讲,虽然这些流程本身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是解决这些流程当中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去除。当我们把这些必要的金融行业去除而非优化的时候,金融行业的问题便会随之出现。

互联网技术对于金融行业底层流程和环节改造的无力最终让金融顽疾并未解决。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互联网技术最大的功能和作用在于去中间化,当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的底层流程和环节的时候,这些最底层的流程和环节真正需要的不再是一味的去中间化,而是如何改造和重塑传统的流程和环节。对于以去中间化擅长的互联网技术来讲,对于流程和环节的底层改造显然是无力的。

当互联网技术无法改变金融行业的流程和环节的时候,随着流量红利的结束,曾经在资本的助推下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遭遇新的痛点和难题。传统金融行业遭遇到的痛点和难题非但没有被解决,反而被互联网技术无限放大,最终导致了爆雷、平台跑路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乱象的出现。

只有真正解决金融行业底层的痛点和难题,并且真正找到金融行业再度进化的新模式和新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去中间化,所谓的金融行业的再进化才会有实质性的内涵与意义。互联网技术在改造金融行业底层运作逻辑上的无力最终让金融行业的再进化变成必然,或许只有真正找到能够改变金融底层环节和流程的方式和方法,金融的变化才能真正脱胎换骨。

互联网技术对于流量和平台的依赖让其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开始失去原有的魔力。电商、共享出行、互联网家装等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技术衍生而来的商业模式对平台和流量都具有天然的依赖性,缺少了平台和流量的支撑,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模式都将面临困难。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特别是B端时代的来临,严重依赖平台和流量的互联网模式开始遭遇挑战。

在B端用户是主要改造对象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在深度赋能是行业主流的产业互联网时代,仅仅只是以互联网技术去改造传统行业的做法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相对于深度改造行业本身,流量和平台的优势已经见顶,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一个发生了根本改变的行业。

互联网技术对于流量和平台的严重依赖最终让它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开始失去原有的魔力。在产业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寻找互联网技术之外的新技术,能够对金融行业进行更加深度的改造,从而让金融行业当中的B端用户发生深度改变,金融行业的再进化开始出现。

互联网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最终让互联网金融的落幕成为必然。互联网金融行业只有经过再进化才能告别仅仅只是做信息撮合、对接的既定思维,真正将金融行业的进化带入到伤筋动骨的新阶段。所谓的金融行业的进化才能称得上是有改变的进化,而非仅仅只是以营销和噱头为代表的概念上的改变。

蚂蚁金服、京东数科求变,互联网金融进化的新趋势在哪?

互联网金融瓶颈明显,巨头引领的金融进化新趋势在哪?

无论是互联网金融本身,还是外部监管层面,互联网金融都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监管寒冬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瓶颈开始变得日益明显。在人们都在探索互联网金融进化新方向的时候,我们总是可以从巨头们那里窥探到金融进化的新趋势。具体来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金融行业的盈利模式不再局限对流量的收割。互联网金融时代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一个流量收割的过程。通过将投资者和借贷方集中到同一个金融平台上实现金融对接,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获得中介费或服务费的抽成。这种模式是建立在流量极大丰富的大背景下,当流量见顶的时候,金融行业以流量收割为代表的盈利模式开始遭遇困境。

当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通过转型升级来寻找流量收割之外的盈利模式,通过金融相关的赋能,金融相关的挖掘,人们开始找到更多新的盈利模式。无论是挖掘金融本身的新功能和属性,还是寻找金融与实体行业的结合点,我们其实都在寻找流量之外的新盈利模式。

基于这种逻辑,我们几乎可以确定是未来金融行业的盈利模式将不再仅仅只是局限在对流量的收割上,而是开始从更加深度的角度着手来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从而真正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摆脱对于流量的依赖,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或许是金融行业再进化的一个主要方向。

金融行业开始寻找能够改变底层环节和流程的新技术。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互联网技术仅仅只能对金融行业进行去中间化的处理,并不能真正改变金融本身的流程和环节。当金融新进化开启,人们开始寻找能够改变底层流程和环节的新技术。

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科技以及区块链技术逐步成熟和落地都在为我们打开一扇深度改变金融行业流程和环节的新大门,通过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的具体流程和环节当中,我们可以改变金融行业本身那些互联网技术无法改变的痛点和难题,从而将会开启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看到以阿里、腾讯和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开始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身上,并且找到破解金融行业固有痛点和难题的方式和方法。只有通过将新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身上,并且真正能够改变金融行业本身的新进化或许才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金融行业开始挖掘投资和理财之外的新功能。通过京东金融的改名、蚂蚁金服对于金融服务的不断强调,我们就能够感受到这些入局者们对于金融新功能的挖掘。当金融行业的发展从互联网金融时代进入到新阶段时候,人们开始寻找投资和理财之外的新功能。

无论是数据、生活,还是社群、社交,其实金融行业本身都有很多的新功能,我们只有找到金融行业的这些新功能,并且能够找到这些新功能生长的土壤,所谓的金融行业才能实现新进化。对于金融新功能和新属性的挖掘,将会真正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只有我们将金融行业的新功能和属性看成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才能告别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模式,真正将互联网金融的进化带入到全新阶段。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生的互联网金融玩家都在开始将新功能看成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互联网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最终让互联网金融仅仅只是一个过客,金融科技化再度进化成为一种必然。这也是为什么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为代表的巨头们之所以调转航向的原因所在,或许,只有真正改变金融行业本身的内在逻辑,才能让金融行业进化带入到新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