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记忆中的南平市第一医院

 老张ap7onl1fzp 2019-07-28

“吐吡哩”,其字意,吐【tǔ】:~痰。吞~。吡【bǐ】:古通”比“,比较。哩【 li】:助词,义同“呢”。 “吐吡哩”按字面意思感觉怪怪的,读起来又拗口。其实,“吐吡哩”即为Speared人名的音译,“吐吡哩医院”是南平西医的始祖,是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的前身。

“吐吡哩医院”能在南平登堂入室,与下图这位外国人密切相关。

 第一个来南平传教的外国人—薛承恩博士(Dr.Nathan Sites),1830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861年偕妻子从纽约乘船出发,远渡中国。

      刘光舟先生著《延平三千年》中“外国人在南平”一文提到:1866年,薛承恩从福州到南平传教。当时,南平人大都信仰佛、道和儒三教,对西方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并不了解,市民对外国传教士也很反感,极力地排挤与反对。薛承恩在南平小水门租房开堂做礼拜,被南平民众殴打致伤逃回福州,这一事件,史称“延平教案”,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向清政府投递了十五次照会交涉,此案历经五年才宣告结束。

      十多年后,薛承恩再次来南平,清政府允许其承租民房与购地建筑教堂及住宅,他除了在城内梅山坡建福音堂外,还创办学校和医院。

1904年,在紫云岗(现南平市人民医院住院部)修建美以美教会吐吡哩医院,英文名Alden Speare Memorial Hospital, Alden Speare系医院出资者。医院开始采用西药治病,由美国人苏雅各担任院长。医疗工作主要由美国医生、教会医院医生和护士长主持。美国医生有苏雅各夫妇、程嘉尼、杜嘉德。只设内、外两个科,住院部有病床40张。吐吡哩医院除了开展西医诊疗外,还办医专班和护士班,医专班每期7至10人。

↑  吐吡哩医院创始人苏雅各医生与夫人合照

苏雅各还兼麻疯院医师,卢兴邦曾聘为师部军医官。晚年经常在街头义诊,深受群众欢迎。苏雅各能说一口流利的福州话,他的女儿苏齐利,这位美国姑娘爱上南平贫苦学生张克祥,当时美国传教士群起反对,但有情人终成眷属,女儿苏齐利成为南平的媳妇。

↑  吐吡哩医院门前对联:集中救护人才,扫除同胞疾病。

↑  吐吡哩医院医护人员合影。

↑    1932年,杜嘉德(DR.G.L.Downie)医生接任吐毗哩医院院长职务。杜嘉德院长与罗古德师姑的合影。照片中杜嘉德院长手里拿着一顶西式帽子,罗古德师姑穿着一条连衣裙,两个人站在草地上面带微笑,神情轻松。

↑   照片中医专班学员从左到右依次为林振南、陈高、陆品章(摄于1936年7月8日)。从他们所穿着的皮鞋和白大褂下露出的一截裤腿,都与当时的中式布鞋大褂不同,也可以看出在这所美国教会医院,西方文化正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进来。

↑   第一期吐吡哩医院护士班全体毕业留影,手中所持为毕业证。

吐吡哩医院进行西医诊疗的同时,还创办医专班、护士班,民国24年(1935)招了第一期护士班,共6人,学制三年,民国26年毕业(1937年)。

↑   这是第一批护士班的6名成员在南平中山公园的留影,她们剪着齐耳短发,穿着中式旗袍罩衫,与她们在吐吡哩医院的穿着明显不同,这些都是当时中西方文化在这方土地碰撞交融的痕迹。

↑   1941年因教会改组吐吡哩医院改称“中华基督教南平卫理医院”,杜嘉德继续担任院长。

罗古德像

↑      罗古德(右)与教会姐妹的合影,左边的这位女士穿着中式旗袍,撑着一把油纸伞。从这极具东方韵味的装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影响闽北大地的同时,中国风也浸染着这些外国人的日常。

↑    第一排右二为邓文逊,右三为杜嘉德。

↑     照片为二十年代黄金山(现仁爱老人院)传教士班谷的宿舍。(1993年5月14日由孙仁富牧师拍摄)

     当时在延平的外国人名单以及他们来延时间。可以说,他们对延平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上表中记载的海礼士(H.A.Harris),是第一个来到南平的黑人宣教士。下图为宣教士海礼士一家人。

解放后,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

1951年9月,医院更名为“南平专区医院”。

1966年9月改称“反帝医院”。

1967年恢复“南平专区医院”。

1970年lO月医院被撤消。

1971年4月开始筹建建阳地区医院。

1973年10月正式挂牌恢复建阳地区医院。

1989年1月,行署复迂南平,改称为“南平地区医院”。

南平专区医院门诊部刚刚落成时的合影

      解放后,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1951年9月,医院更名为“南平专区医院”。设立有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妇产科、传染科等,是闽北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医院。

 门诊部     

   手术室

 小儿科  

化验室 

 药房

开放群众参观

       这些珍贵的老照片生动的讲述着卫理医院的过去,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病房诊室都只有一些简陋的桌椅门窗,医疗情况可见一斑,但在当时的延平却是配套完备、设施齐全的相当有影响力的医院。当时的南平卫生医疗还是以中医药为主,群众对于西医诊疗充满了好奇,开放群众参观日,让人们对于西医有了更直观生动的了解。

 ↑   “文革”期间更名“南平反帝医院”

南平市立医院的前身为南平县卫生院。

1937年12月,驻南平的福建省巡回医疗队第二队第三分队改组为南平县卫生院。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改称南平中心卫生院。

1951年9月,改称南平县人民政府卫生院。

1956年12月改名为南平县医院。

1958年11月改名为南平市立医院。

1968年12月,市立医院更名为南平市工农兵医院。

1973年4月,又更名为南平市立医院。

1995年8月撤销“南平地区医院”,将南平市立医院与南平地区医院合并,组建南平市第一医院。

 ↑    建于1951年的干部病房,该楼房四角翘高挑檐的传统中式建筑,设计对称精美,共有三座,现仅存完整一座。地点位于现南平市第一医院住院部后山。

     

       在这围墙内,现在仅存这座建筑,曾经改为市立医院幼儿园,成为许多医务人员子女童年的乐园。现在围墙大门紧锁,院内杂草丛生,紫藤爬满该建筑,可以看出相当一段时间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有坍塌危险,这类精美完整建筑,好像南平仅存一座,建议有关部门加强保护,它是南平历史重要见证物。

↑    未拆除干部病房其中一座

干部病房屋顶被拆除

干部病房在拆除中

↑   曾经的南平市第一医院门诊部

↑  门诊部与住院部长长的台阶

↑   原住院部大楼,砖木结构大型中式建筑。

↑    原住院部大楼的大门

↑   医务人员曾经拔河比赛

↑  南平专区医院内科全体欢送吴、陈两同志合影留念(1963年5月1日)

  现在南平市第一医院住院部大楼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院训

厚德术精,润泽闽北。

 ↑     即将完工南平市第一医院住院部综合大楼

本集《话说南平》照片资料大部分由延平区档案馆提供。部分照片由姚文海提供。

执行编辑:姜闽英 吴艳晴

责任编辑:魏启林

编  排:余晋辉 张晓琴

图  文:肖世华


  德厚术精  润泽闽北

医院微信:npsdyyy863637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