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政府直接干预民窑生产, 多次发文严厉禁止民窑仿造官窑瓷器!

 千冰室 2019-07-29

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景德镇在唐朝之前存在瓷器管理机构的史料。唐朝开始,景德镇窑里等地的陶瓷乡村工业开始逐渐引起了政府的重视。景德镇监镇官职责有二:一是制瓷“贡于京”,二是负责征收陶瓷税收。极大地改善了景德镇陶瓷业成长、发展的环境。

从查阅的相关资料看,宋朝政府在同时期其他著名陶瓷产地似乎很少设立单独的瓷窑博易务。宋朝政府在景德镇单独设立瓷窑博易务的举动表明,当时景德镇的陶瓷产业确实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一个重要的陶瓷产地,其贸易和税收问题已经对政府造成了重大影响,政府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引导和管理。对陶瓷征收10%的税率,约高于同时期平均商税3.3%的3倍,一方面说明陶瓷产业税负很重,但是,即使如此,景德镇陶瓷产业仍然获得了大发展,从另一方面说明当时陶瓷产业的利润确实丰厚。

经过明清两朝不断完善,这个制度有效地维系了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内的产销秩序。有力地提升了景德镇在全国的政治地位,陶瓷产业也进一步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在对景德镇瓷业的管理上,明朝进行了多项制度创新,首先,加强国营瓷业管理。设置御器局,作为国营瓷业管理机构,投资建设官窑、御器厂,分别专门生产瓷器。其中,御器厂属于皇室生产系统,归内廷管理,由皇帝直接派遣中官一员负责,专门烧造御用瓷器。

强化景德镇的治安、民政管理。明朝以后,随着制瓷业向城区的不断集中,景德镇逐渐形成以御器厂为中心的单一的陶瓷手工业城市格局,陶瓷工人数万,以陶瓷为生的总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致使并非县治所在地的景德镇规模却比一般县城还要大,加强了对民窑的管理。明朝政府不仅强化了对瓷土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而且直接干预民窑的生产,多次发文,严厉禁止民窑仿造官窑瓷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