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2P“转身”时:从野蛮生长到泡沫退去,留下的终究是少数

 一览众山小7 2019-07-30

来源丨上观新闻

作者丨赵爽 赵鹿鸣

从2015年底的4183家到2019年的900余家,从野蛮生长到泡沫退去,P2P平台仍是动荡不断。“备案”障碍重重,“转型”前途未卜,“退出”难以追踪。网贷平台何去何从?

01

“三降”下的行业洗牌

进入2019年以来,再无野心勃勃进入网贷行业的新增平台,问题平台则是层出不穷。截止今年7月,网贷行业的淘汰率已经达到85%。留在行业中的平台,则仍在“断舍离”的路上徘徊。

降机构数量、降行业规模、降涉及人数的“三降”要求,也是互金行业整治行动中的重头戏。

根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网贷平台机构数量降至844家,行业成交量降至不足900亿,这是自两年来的最低位。所涉及的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也一路走低,降至共约440万人。

7月6日,据《金融时报》消息,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召开座谈会,表示“三降”也将继续成为2019年第三季度的工作重点。

02

备案:障碍重重,反复延期

早在2016年8月,银监会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便规定网贷行业必须进行备案管理,并要求整改期不超过12个月。

同年10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则提供了详细的备案流程指引,并要求平台持有备案登记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1月25日,共有162家平台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

但在2017年6月,备案工作宣布延期一年。

2017年12月,《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要求各地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备案工作。

2018年6月,监管在公开发言中明确表示,行业累积的存量风险巨大,备案工作年内难以完成,正式宣告备案再次延期。8月,全国整治办下发《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规定本次各地的检查于2018年12月底前完成。

今年4月,网传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有条件备案试点工作方案》称,试点备案的启动时间为2019年6月末。

转眼到了2019年夏天,“备案”二字并未出现,而是提到“第四季度将整改基本合格机构纳入监管试点”。整治工作按照“成熟一家、纳入一家”的原则。

尚不明朗的形式也令网贷平台存管银行开始加速退出存管业务。据北京商报不完全统计,至少有8家银行终止或缩小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网传的首批试点备案迟迟不见踪影,让许多从业者觉得备案落地的希望渺茫,也使得行业优胜劣汰的洗牌加速。

03

转型:只是小部分人的游戏

工作座谈会亦指出了两条转型方向:“允许并鼓励其申请改制为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传统的消费金融,是向各阶层的个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服务,交易数额小。其功能类似于信用卡,但其覆盖的用户为中低收入人群,这是与银行信用卡的客户群体无法涵盖的,也更收到网贷平台的青睐。

根据网贷之家统计出的《2019年6月P2P网贷行业消费金融业务总成交量TOP 20平台排行榜》,目前运营状态良好的头部平台中,消费金融业务成交量占比例颇高,甚至会达到100%。

7月18日,路透社报道,背靠中国平安的陆金所,计划退出P2P业务,转而进军消费金融市场。路透社的信息源同时称,监管部门告诉陆金所,短期内不会通过其网贷备案。陆金所暂未作出正面回应,只是表示“网贷业务运营正常,存量产品和客户权益不受影响”。

不过,转型这条路并不是所有平台都可以负担得起的。

消费金融的准入门槛较高,要求非金融机构出资人的注册资本最低3亿元人民币,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也正因此,消费金融公司的背后股东多有银行坐镇。

目前仅有24家机构持有消费金融牌照,其中18家是银行系。陆金所背后的充足的资金链,可以支持它申请消费金融牌照,而对于一众中小型平台,这一转型可望而不可及。

网络小额贷款则是由指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公司,因而有雄厚的资金链或股东注资也是小贷公司生存的基础。

根据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办法》规定,新设小额贷款公司原则上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主要为众创空间内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可适当降低至人民币1亿元),这也注定了,这只能是少部分平台的游戏。

03

退出:“良性退出”,兑付难

在2018年,“平台清退”被广泛认为是一个负面词语,因为众多平台打着“良性退出”的幌子,掩盖“失联”、“跑路”的事实。

平台的兑付方案的跨度多1-3年,与借贷人的还款期限相近。只有一些代收款项少公司及股东资金充足的公司,可以在几个月内完成兑付退出。但这样长久的清盘方案中,有些公司的清盘进展难以追踪,而且其中变数甚多。

也有的公司,仅仅是用“良性退出”作为借口,以便为跑路做准备。如去年9月,余盆网在其官网宣布将良性清盘,最晚于2020年12月完成所有兑付工作。但其所承诺的兑付只完成了一期,实际控制人也随后失联。

不过,各省市陆续出台良性退出指引,平台若想退出行业,则必须向地方部门申报清退方案并完成兑付,令“恶性退出”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

今年3月,深圳作为全国首个发布了正式的良性退出指引的城市(《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良性退出指引》),认定平台兑付达到80%即是良性退出。毕竟,对于已经问题重重、坏账率高的平台,能够达到100%兑付退出,仍然是少数。

7月,深圳互金协会亦发布了《网贷业务存量标的资产清查核实工作指引》,帮助标准化平台良性退出过程中的资产清查工作。

上海互金协会则将去年8月发布至今的《上海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退出指导意见(试行)》作为参照执行,并不具备实际的审批权力。上海互金协会发声明称,从未审批、同意过任何一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业务退出/转型方案。

根据第三方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16日,至少126家P2P平台完成全部兑付工作,实现“良性退出”。其中半数以上的注册地来自深圳,且多数是来自于深圳公告的二批自愿退出网贷业务的机构名单。其他完成兑付的平台中,有13家机构来自浙江,北京有10家,上海则有9家。

今年以来,P2P平台的出清之路成为行业主流,在这场疼痛又持久的整改中,如何令各利益方全身而退,仍是尚待解决的问题。有人等待着备案的到来,拿到一张合法经营的身份证;有人尝试转身,涉足新的金融领域;有人变卖资产,清盘退出。

这一路上,只希望投资人不要成为炮灰,而存留下来的平台都是质量过硬、用心经营的企业。

来源丨上观新闻 作者:赵爽 赵鹿鸣

声明 | 登载文章内容仅供传递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