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七脉戡乱记:浮脉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糊涂俊男不糊涂 2019-07-30

脉象二十七种,先来说说浮脉。历代名医名著所记载的都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进行描述的。如《内经》说:“浮脉,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脉经》说:“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决》说:“如水漂木。”《脉决精要》说:“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四言举要》说:“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这些要如何体会呢?有用榆荚、鸟背上毛来形容的,有用枯木浮水来形容的,有直接用举按的有余和不足来形容的,要真正意义上体会浮脉的精髓,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综合这些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所谓浮脉,就是指脉象应指的体象出现在肌表的浅层,手指不须用力便可触到脉搏的跳动,就像轻轻地摩抚着舒缓的羽毛一样柔软,一样轻清,又像漂浮在水中的枯木,向表面浮动的力量较大,向下沉降的力量较弱。

浮脉的特点:脉象应指的体象出现在肌表的浅层,手指不须用力便可触到脉搏的跳动,就像轻轻地摩抚着舒缓的羽毛一样柔软,一样轻清,又像漂浮在水中的枯木,向表面浮动的力量较大,向下沉降的力量较弱。

浮脉,出现于肌表浅层,手指无须用力即可摸到。正所谓“从肉上行”、“举之有余”、“如水漂木”。《濒湖脉学》中说“浮脉轻乎似捻葱”,这一句是错误的,《脉诀精要》说:“如捻葱叶,则混于芤脉矣。”所以后世医家用“如捻葱叶”来形容芤脉,因芤为失血之象,血少脉空,比之相类,如果用它来形容“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浮脉,反倒不是恰到好处,还容易使初学者把浮芤二脉混淆。

浮脉为阳,又为秋季的时令脉,那么就应分辨浮脉的太过、不及和平气之脉。《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气逆而背痛,不及则喘,少气而咳,上气见血。”这是对太过和不及的论述。那么平气是怎样的呢?《素问》《难经》都这样说:“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平。”太过,即有力而浮,为外感病,多为突证,如风、寒、痰、热之类;不及,即无力而浮,为内伤里症,如气血虚损之类;平气,为浮而和缓,不疾不徐,快慢适中,力度恰当,并且往来流畅而不滞涩,这就是正常的浮脉。

浮脉也可能是真脏脉,如果浮而无根,十分萧条,轻取如风吹毛,稍重则无,并且脉来萧条零散,又在春季见到这种脉,那就是肺气将绝的征兆。

浮脉法天,轻清在上,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在五行为金,在方位为西。说到这里,我便想起当日我随先生学医至脉学的时候,我觉得浮脉这中间有些说法令我感到迷惑不解,便问:“肺掌秋金,天地之气,至秋而降,金性重浊,有下沉之象,而又曰在卦为乾,轻清在上,岂不自相矛盾?”先生闻此一问,先是一惊,然后笑曰:“明哉!吁!子来前!肺金虽沉,而所主者实为阳气也,乃自清浊肇分,天以气运于外而摄水,地以行居中而浮于水者也。是气也,即天之所谓也。人形象天,故肺主气,气之轻清者上而为天。故外应皮毛而司呼吸焉。然,阳之外卫,非皮毛乎!此天之象也。气之重浊者下而为地,其色裹骨肉藏府于中,此地之象也。合三者而观之,非水浮地,天摄水,地悬于中乎?所以圣人作《易》,取金为气之象,盖大气至清、至刚、至健,属乎金者也。非至刚不能摄此水,非至清不能水浮地,非至健不能运行无息,以举地之重,故以气属金,而肺与浮脉相应耶!如此之言,汝知之乎?”余曰:“善!”

浮脉的诊察,又因人而异!家先生曾说:“病人体胖,肌肉紧凑、结实,要稍重而取为浮脉;若体瘦之人,只要手指触到皮肤所感觉到脉搏的跳动,当为浮脉。”这在临床中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发于头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