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力与核心素养 “学习力”一词最早由美国教授佛睿斯特于1965年提出,当前国外研究对学习力的定义多指向一个人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就国内研究而言, 学生的学习力意味着将知识呈现、蕴涵的符号表征、思维方法与价值意义转化为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与驱动力,且学生学习的记忆力、理解力与驱动力相互依存、互为表里,从而让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 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目前,我国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具有“基础性”和“能动性”特点。一方面,基础教育不再是“灌输式”学习量堆积的教育,而是“参与式”成就人的教育,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教养的国家公民的教育。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中应满足在“低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习者“高阶认知能力”。 综合国内外研究,我们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探讨学生学习力问题,就是要将学习力内涵置于整个核心素养范围之下予以考量。 这里探讨的学习力是对于知识及信息的高效提取、整合、转化、运用、再创造的能力,是解决问题所具备的核心素质,主要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和学习创新力四个方面。 其中,学习创新力是核心、学习毅力是保障、学习动力是基础、学习能力是方法。 学习动力表现在有明确的目标、信心和理念,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前提; 学习能力是指对知识的大范围获取、整合加工以及将知识付诸实践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是学习创新力的坚实基础; 学习毅力指有专心、耐心和恒心的学习意志力,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实现学习目标的心理保障; 学习创新力是以想象力丰富、思维发散或集中、批判性反思等多路径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学习力表现,为培养核心素养提供持久的智力支持。 2.核心素养的优势特征分析 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设计在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目标,具体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体现为文化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要素。根据这一框架设计,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特征主要表现在共同性、发展性、可塑性三个方面。其中, 共同性强调的是区别于专业素养的社会集体成员共同素养,是为了生活和工作所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目标与理念,是培养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毅力的观念保障; 发展性是指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状态的良好连续性,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打造有效课堂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可塑性则更多体现在教育功能上。现代教育着力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实践意识,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进行获取、整合、转化运用、再创造的能力,并以过程性的表现性评价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 3.核心素养与学习力的内在关联性分析 “核心素养”的关键既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而在于重视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须的思考力、判断力与表达力及其人格品性。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其他素养的基础,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培养的。因此,强调能力导向的“动态发展的学习力”必然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生长基点与驱动力,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综上可知,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学习力培养的问题,而学习力培养也恰是核心素养从宏观到微观的切实可行性要求。一般的,应然状态下的学生学习旨在通过课堂学习培养自身学习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进而提高自身核心素养。但实然状态下的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理念趋向窄化、教师课堂教学趋向平庸化和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模式趋向滞后化等现象日渐凸显,使其对学习力的侵蚀成为常态,极大地阻碍了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生学习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学生学习力存在的问题一般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和学习创新力相互交织、相辅相成。 目前,受分数导向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力呈现普遍弱化的趋向。集中表现为: 学习目标被分数取代,信心多寡取决于分数高低,造成了学生学习力的内生性不足;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教育信息化普及,使得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得以普遍应用。技术工具的便捷性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难度,但学生获取有效知识、整合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并未提高,知识的碎片化也在逐渐消解学生的学习创新力基础; 学习毅力是学习能力和创新力得以提高的有力保障,学习毅力欠缺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反复更迭,缺乏持续的自我监督和持久的约束性; 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弱化,使得学习创新力日渐萎缩,被紧紧局限在书本知识和分数的边界内,限制了学生学习力的长远发展。 2.影响学生学习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1)教师教育观念窄化 教育观念属于人们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主体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某些行为意向问。在倡导重视学生的思想、能力、个性和身心健康的素质教育背景下,仍有许多教师笃信成绩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 窄化的教育观念使得教师教学在“为教而教、为考而学”道路上渐行渐远,而学生则不得不为增加知识量和提高答题准确率“挣扎”在题海中。事实上,唯分数取向造成的学习方法单一与学习视野狭隘问题,极大地透支了学生长远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对学生发展而言无异于饮鸠止渴。 教师应在深刻认识教育本质基础上,更新和拓展教育观念,正确把握教育观和人才观,引导学生科学学习、乐于学习。 (2)课堂教学平庸化 一方面,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客体地位。 教师填鸭式的讲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教师过分忠实于教材内容而非丰富教材内容,使其更具生活化、类别化和层次化,致使课堂教学出现准备不充分、学情分析缺失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另一方面,忽略学生的个体学习风格、学习程度差异,课堂教学呈现出统一目标、步调、方法和考试的车间流水化教学景象。 如何通过调适当前课堂教学消解其对培养学生学习力的负面影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3)学生学习评价模式滞后化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但现行学习评价模式呈现滞后化的态势,依旧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并以此为依据评判好与坏、高与低。评价方式多采用“他评”的方式,以试卷考试为主,被评价者多处于相对被动的弱势地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单一性、主观性和功利性特征。评价内容多侧重对书本知识的考察,而较少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这种唯分数导向的评价模式,既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初衷,也曲解了评价目的的本意,对学生学习力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随着教育对学生评价的日渐重视,学习评价模式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够对学生学习力培养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学习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1.转变教育观念 学生的学习力培养,是在教师创造的具体情境场域中由学习者自身经历与实践体验内化生成,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教育观念的支持。当前,“分数决定命运”的观念依然扎根于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言行之中。 囿于传统教育观念,教师容易丧失基本价值判断而过分忠实于教材和成绩,与实际生活经验脱轨的填鸭式教学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而真实的发展。 学习力提倡对学校教育价值功能进行重新反思,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审视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特性,旨在实现教育观念从分数膜拜到科学发展的根本转变。 教师作为先进教育观念的传播者与践行者,转变其教育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保障:深入改革学校的管理制度,创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科学制定选课走班管理措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保障;开发多元课程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以课程多样性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培养学生学习力保驾护航。 2.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践者,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可以从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准备和课堂教学策略两方面展开。 一方面,依托教研部深入解读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习惯基础上,结合生活实践精心编排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同时,师生共建课堂管理规则,这既是双方自愿承担的责任、准则与行动方向,也是确保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另一方面,教师应基于学科特点、生活实践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以问题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合理运用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的推理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求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默,以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师生共建的学习力培养中来。 3.重视运用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按照一定标准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表现进行的观察和判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科学的“表现性评价”注重匹配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表现性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评价。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应向学生阐明学习目标,师生共建基于可观察的表现性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做好自我监控和自我激励。学生可以参与评价信息的收集和评价结果的交流,在师生间他评与自评的结合中实现自身学习力的反思与进步。 课堂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汇报环节, 学生阐述学习过程并展示作品, 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加深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习力的同时,也培养其主动探究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当知识不再以灌输形式强加于学生,评价也不是关于学生对与错、好与坏的模糊表象。 重视并合理运用表现性评价可以明确问题的根结,是提高学生基于应用综合知识和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