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是少昊后裔所建立的国家。关于莒国的姓氏,史料的记载有所不同,学者们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是嬴姓,有的说是盈姓,二者为假借,实为一说。持这种说法者一致认为莒国为少昊之后。 还有的说莒国为曹姓,《国语·郑语》有“曹姓邹、莒”之说,这种说法可能是靠不住的。“由于春秋时人皆知邾、莒为夷,而邾为曹姓,故误认莒亦曹姓”(郭克煜:《有关莒国史的几个问题》,《齐鲁学刊》1984年第1期)。春秋时期邾国与莒国被称为“夷”,常常被同等看待,如莒国与邾国因为受到鲁国的侵伐,《左传》昭公十三年便有二者一同到晋国求助的记载,当时还有人说:“鲁事晋,何以不如夷之小国?”这里所谓的“夷之小国”,便是指邾国和莒国而言。 还有莒为己姓之说,如《国语·郑语》韦昭注曰:“莒,己姓,东夷之国也。” 另有先嬴后己之说,《世本》谓“自纪公以下为己姓”,陈嘉谟在所辑《世本八种》的按语中则说:“莒前为嬴姓,后为己姓,共名为莒,而非一国。……嬴姓之莒则先 封于祁,后归于莒。”认为嬴姓之莒亡,而己姓之莒仍其名。其实,己可能是氏名,本出于嬴,而非嬴姓之外的另一个姓。《礼记·大传》注曰:“姓,正姓也。始祖为正姓,高祖为庶姓。”所谓“正姓”,其实就是大宗的族号,“庶姓”则是小宗的族号。嬴姓或为莒国的所谓“正姓”,“己”为后来莒国所出“庶姓”。莒国的立国时间很早,有学者推测可能自夏朝时即作为方国存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也屡见莒国,并且对殷商王朝时叛时服。从文献的记载看,夏、商两代都与东夷各族不断发生联系,莒为少昊后裔,属于东夷部族,则莒国当也一样与夏、商王朝有一定的联系。商朝末年,商王帝乙、帝辛父子两代征伐东夷,其性质属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方国的征伐。周朝灭商后,周武王曾经进行大分封,据说,莒国也在周武王时受到分封。周武王时的分封,除了其功臣谋士以外,基本都应该是“褒封”,先圣王之后如此,其他归顺了周朝统治的方国也是如此,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尽快将天下各地政权纳入周朝的统治系统之中。只是后来发生了管、蔡、武庚之乱,周公不得不大举东征,平定东方,之后又打破原来的格局,重新实施分封。 莒国在武王时期受封即因其属于少昊之后,则已经昭示出莒国具有典型的东夷文化的特色。莒人自称“在夷”,后人称其为“东夷之雄”,说明他属于东夷,而且是东夷部族中势力很强的方国。春秋时期,常常发生其他国家的人投奔莒国的事情,这其中既有齐国人,也有鲁国人,这些大国的人虽然投奔莒国的具体原因不一,但他们以其为可以避难之地,显然与莒国的较强实力密不可分。 由于莒国具有一定的国力,齐、鲁两国也不能不重视与莒国的关系,所以,莒国与齐、鲁之间也不只是一味争斗,有时齐、鲁这样的大国也会出于自身和平与安全的考虑而“结邻国之援”。例如,鲁国庄公时期,庄公的母亲文姜为齐女,她不仅与齐国交往,还在晚年时两度到莒国去,这便是《左传》中所记的“十五年夏,夫人姜氏如莒”;“十九年秋,夫人姜氏如莒”。这一时期,不仅齐鲁之间未有战事发生,鲁国与莒国的关系也相对稳定。 郯国与莒国相邻,二者同属于少昊之后。郯国国君于鲁昭公十七年(前525 年) 在鲁国曾经谈到其祖先少昊氏以鸟名官,从其中的叙述看,少昊时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经济水平,其官职职掌中已经涉及到了后世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框架,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一定有了较大发展。郯国如此,莒国也一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莒国出土的青铜器及其它考古发现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当然,我们说莒国具有典型的东夷文化特色,并不意味着否认它与齐鲁文化的一致之处,也不意味着不承认莒国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相互交流。事实上,在许许多多的各种交往中,文化的相互渗透是不可避免的。《穀梁传》成公九年则曰“莒虽夷狄,犹中国也”,注曰:“莒虽有夷狄之行,犹是中国。”有学者分析指出,一方面,可以认为莒国仍保持东夷传统的一些礼俗,或许还保留着我们还不得知的一些传统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莒国也不是说一直完全不变地保持古东夷的历史文化,至迟从春秋时期之莒国历史情形来看,在宗周正统文化的影响下,也会融入齐、鲁文化或中原诸侯国的文化。(孟世凯:《莒文化简析》,政协莒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莒文化研究专辑(二)》,《莒县文史资料》第十一辑这种分析显然是十分正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