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的交通,浅谈古代交通的发展

 昆仑冷月 2019-08-02

随着我国铁路网络的完善以及高铁的使用,使得大家的出行已经方便了许多,甚至于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也只需花上几个小时而已。回想到古时,人们的交通只局限与人力与马力,因而使得走千里路要花上好几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古时的交通虽然与现在差距巨大,但是依然在那个时间点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本文以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交通发展来讲述古时候的交通状况。

一、原始社会时的交通

由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科技极度落后,人类的智力水平也比较低下,所以不少人认为那个时期人们没有交通工具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历史事实却狠狠地打了大家的脸。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是我国传统交通文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人们虽然因为依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而使得活动范围相当有限,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简单的交流以及生存的需要,使得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制造简易的交通工具来实现短距离的交流。在公元前100 万年的远古时代,人们的出行运输时用木棍或长矛扁担背运东西,而到公元前1 万年时期出现了以牛、马为动力的“橇”作为载人载货的工具。后来人们又在橇的木板底下安放圆木,以滚动代替滑动,后又演化成一对实木圆盘,直至为有轴条的车轮,马车就是从这种原始运输工具逐渐演变来的。据说车在这一时期被华夏部落首领黄帝发明了出来。而在水上交通方面则出现了独木舟。而它们的出现也为后世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有为了跨越一些距离较短的河流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制造了独木桥与梁桥。甚至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们还利用了水的特性实现了简单的漂航。

所以说,历史的巴掌总是那么有力,原始社会的人类已有交通的意识。

二、夏商周时期的交通

历经原始社会之后,夏商周时期,生产力达到了极大的提升,交通工具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陆行乘车, 水行乘船, 泥行乘撬, 山行乘檋。”这里描述的就是公元前21-11 世纪的夏商时期出现了适宜与山地行走的“檋”,其是由人力或畜力拉动,而且普及度高,一般官员或平民都可以使用。还有黄帝使用的车是由人力驱动的。由于人力驱动效率低下,夏代的奚仲就下苦心对车进行改良,与此同时还发明了辐轮,并且还驯马拉车,使得车的效率大大提高。周武王时期制造车辆,进一步发展交通,并使得西周的车辆有了重大改革。在周代,马车可用于王公显贵出行游猎时代步工具,由于此时的马车非常稀有,因而也是王公显贵的炫耀资本。还有马车的速度极快,因而乃是战争中主要的“攻守之具”。

由于夏朝马车的发明,使得中国古代的陆上交通取得了质的飞跃。

三、秦汉时期的交通

在前人的基础上,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加强政府对各级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便在交通上做出了改变,进一步规划国家的交通网络。此时的陆上交通工具主要有立车和坐车/卧车这两类。其中立车又分为辇、驷乘、苹车,而辇与驷乘是用于搭载贵族、官员或运输货物,苹车(兵车)则是主要在士兵作战时使用。第二类的坐乘或卧乘的交通工具还分为有辎车、轺车两种。辎车的帷盖是由马力牵引(分为4 乘与2 乘),且多用于载人,但也可用于载货。而轺车需要1到2 匹马来牵引,需要乘御者和乘者两人。1980 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的车马坑中发现了两乘彩绘铜车、八匹铜马、两个御车铜俑,这些是秦代文明更好地证明了当时陆地交通工具的发展。由于战车是秦代主要的作战工具,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秦兵马俑坑出土的驷马战车竟然有100 多辆。同时,车作为日常乘行工具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西汉时期,双辕车逐渐兴盛。按照乘坐者的地位高低和用途不同,双辕车可细分为若干种类:具体有斧车、轺车、施轓车、轩车、軿车、辎车、栈车等。而到了西汉中后期,双辕车竟然开始广泛流行于大街小巷中,而且还不分贵族还是平民,都享受到了交通工具进步带来的生活方式的便利,这也极大地加快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东汉时期还出现了独轮车,这种交通工具既经济又实用,可谓是中国交通历史上是一项重要的发明。

说完了陆上交通,秦汉时期的水上交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秦代就修建的人工河渠——灵渠,其成功沟通了湘江与漓江的源头,并且起到引湘江水入漓江起到平缓水流降低落差的作用。还有汉代人工河渠也在此时被大量地修建,如有漕渠、嘉陵航道等。由于当时政府需大规模运输粮食,但碍于渭水水道多,使得泥沙运输缓慢,因而汉武帝下令修造与渭河平行的人工运河漕渠以便于中原物资运输进入关中。嘉陵航道建造的起因是因为嘉陵江水道有许多的礁石,这严重地妨碍了船只的行驶,于是虞诩在任武都郡太守时,便带领民众采用“火烧水击”的方法除去了水道的礁石,成功疏通了航道。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交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政治上也是乱作一团,但这依然没有影响到交通方式的发展与更新。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种交通工具便是木牛流马,这种交通工具是专门用于运输军粮的,乃是三国名士诸葛亮的发明,而古代著作《蜀志·诸葛亮传》中有这木牛流马的详细制作方法。魏晋南北朝时牛车广泛应用于中下阶层的人们运载生活用品以及农业方面,很好地促进了当时的农业发展。

而那时候的水上交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交通工具橹便是出现在这一时期,橹作为当时用于改善交通的工具,已经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而且从历史记载来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有如下文字描述道:“蒙至寻阳, 尽伏其兵艄能中, 使白衣摇橹',不仅出现了“橹”字, 而且这个“摇”字也很形象。由于古人用字相当慎重, 因此, 这一记载应是非常的可信的。而橹的产生,不但促进了当时航海活动的发展,还推动了当时造船技术的进步。

综上所述,古代的交通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框架,也为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交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纵观历史上的交通发展,可以发现这一切都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而分隔千里,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发明了马车。还有为了发展航海贸易活动,人们发明了船,还不断地改进它的制作工艺。因此,随着人类对于社会的不断探索,新的交通方式必定会出现。正如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从小就有要翱翔于天际的梦想,而这种梦想在当时看来是荒谬与可笑的。但是由于人们看到了空上交通的优越性,使得人们翱翔于天空的梦想不再是可笑,而是全人类的目标。莱特兄弟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发明了飞机,进而将人们的飞天梦想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