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坛】古人论书多比喻,如此图解甚明晰

 山东乳山王英杰 2019-08-03

弘扬鲁公精神,学习颜体书法


一、锥画沙

锥子划沙,具有“藏锋”的效果,而两侧沙子匀整凸起,痕迹中正,形似“中锋”,故用锥画沙来体现书迹的圆浑。唐代褚遂良《论书》称:“用笔当如锥画沙。”宋代黄庭坚说:“如锥画沙……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颜真卿的书法笔记《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记载:“(陆彦远)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

二、万岁枯藤

欧阳询八诀中说道:竖如万岁之枯藤。楷书中的竖像那万年老树上的藤枝藤条一样。枯,在这里非干枯、干瘪、无水分之意,而是指枯老、枯涩之意。毛笔书法当中,多是在枯涩粗糙的纸面上写字,如此,笔画方显得老辣,笔力也显得苍劲。

三、腾凌速进

啄,腾凌而速进。啄,即啄笔,是短斜撇的写法。写短斜撇要啄笔取势。具体写法和写长撇相似,只是笔势比较直,像鸟啄物一样,不像长撇的末端那样扬起,呈现一定的弧度。

四、武人屈臂

诀云:圆角激锋,待筋骨而成,如武人之屈臂

五、如撑上水船

古语云:“如撑上水船,用尽气力,仍在原处。”行笔不但有缓和疾,而且有涩和滑之分。一般来说,缓和滑容易上手。而疾和涩较不易做到,要经过一番练习才会使用。当然,一味疾,一味涩,是不适当的,必须疾、缓、涩、滑配合着使用才行。涩的动作,并非停滞不前,而是使毫行墨要留得住。

六、折钗股

钗原系古代妇女头上的金银饰物,质地坚韧,钗弯曲盘绕而其笔致依然圆润饱满。南宋姜虁《续书谱》称:“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

七、蝎子尾巴

如蝎子尾巴,节节发力,出钩迅猛。竖弯钩,也许是钩势向外的缘故,又称外掠钩、外略钩、外擘钩。节节发力,使尽笔势,有了轻重徐疾,也就有了音乐般的节奏感和旋律感。

八、长空初月

《欧阳询楷书三十六法》:卧钩。似长空之初月。从上图之“心”字中不难看出,心钩整体是弧弯之状,正如一弯月牙,令字多出几分秀美之色,而这里要强调的是起笔和行笔的变化。有关初月,多见于斜卧空中,姿态优美;而心钩也多见于斜卧于字中,独体、合体尽如此。

九、钩如踢

钩如踢,势足而力饱,迅捷而有力。

十、犀象之角

“撇”像断犀象之角。

十一、笔势如梳头

长撇,笔势如梳头,有力而顺滑。

十二、千里阵云

卫夫人告诉王羲之:“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云层在天际流动着。关键在于云层是流动的,而不是静止的!隐的最直白含义是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根据古人的造句规律,“隐隐然”则应理解为一种含蓄的状态。这样,“隐隐然然其实有形”也就好解释了:虽然含蓄、隐匿,但有着千姿百态的形状。

十三、高峰坠石

‘’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盼,敬侧不平。点贵于变化,又贵乎有势,顾盼有情,向背得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