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省锡中博物馆|看省锡中人如何构建历史记忆

 白桦树2008 2019-08-04

时间这么快。 你们很重要。

可以走开一会, 但是别走散了。 

关注省锡中, 关注模城。

      吾校匡中建校于光绪三十三年,从晚清、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历经沧桑,桃李成荫。为思前人之遗,甘后士之棠,省锡中把百有十年的厚重历史作了系统的梳理。2017年10月3日,省锡中博物馆正式开馆了。

           博物馆的核心价值

社会价值

博物馆

可以改变生活

      博物馆为人类服务,一切工作围绕着人而展开。博物馆致力于真正地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类负责,就必须和其所服务的社区一起努力合作,并为这些社区的各个成员服务。博物馆能够增强社会的稳定,并成为不同文化交汇与对话的场所。

藏品价值

博物馆

的核心是藏品

      藏品帮助人们确定他们在世界上的位置,定义他们的身份。它们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们与国家身份定位的基石。

教育价值

博物馆

是教育机构

       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通过激励和吸引人们参观,为不同年龄层的人们提供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博物馆能够让个体在充满自信且创新的环境下成长,有助于人们了解世界以及他们所处的地区。

经济价值

博物馆

为经济提供机遇

      有助于本地经济的复兴与多元化,并有助于提高它们所处环境的竞争力。帮助地区保持其特色,吸引投资和消费,有助于提升生活品质。博物馆培育创意与创新,为人们提供了反思当下的空间,并激励人们产生新的创造性的想法。

      省锡中博物馆包括五个主题展区:匡校遗存物展,件件旧物,静伫风尘;馆藏历史报刊展,蝇头方字,承载往事;百年母语教材展,旧时课本,文化永存;抗战烽火中的匡园学子,在战火洗礼中求索、前进;口述历史展,在师生的口口相传中感受时代进步和历史温情。每个展区、每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岁月往事。

       今天,让我们口述史班的小讲解员带你走进博物馆,看省锡中人如何构建历史记忆。

我是博物馆

讲解员

       我是高一(1)班的金俊延,我自小就对历史十分感兴趣,爱听老人们口中那些有趣的经年往事。上学后,我渐渐不满足于从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进入省锡中,我参加了口述史的校本课程。经过培训,在省锡中模拟城市,我成为了一名博物馆的讲解员。今天,让我带你走进省锡中博物馆,去寻觅百有十年匡园文化的灵魂……

进馆

       一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匡校三十周年纪念碑文,由校董钱基厚先生撰写,讲述了匡村学校三十年办学的艰难困苦,而“期尔多士,奋翼飞扬、毋懈毋怠、作民之良”的寄语更是对后之来者的殷切期望。

     “嗟尔来者,罔谓一花一石,或可毁伤。前人所遗,后士甘棠。斯乡未辟,仅有陋荒。而今轮奂,木亦成梁。卅年易过,百岁未央。期尔多士,奋翼飞扬。毋懈毋怠,作民之良。”

                            ——《碑文》节选

匡园遗存物展

匡校史略

       这里记载着匡村学校的发展历程,历经两次迁校,两次更名,从私立匡村中学到无锡县中再到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百有十年的学校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教育哲学

       我校校训,曰诚、曰敏。诚敏校训,由近代著名教育家蒋维乔先生题写,徐仲嘉先生释义。“我校以诚敏为校训,使立身有诚实之美德,做事有敏捷之习惯。”——校训诵读是每个学期省锡中学子的开学第一课。

训育标准

        这面墙上所写的训育标准,今天仍在适用。省锡中学子耳熟能详的十大训育标准就是在民国时期从中提炼而出的。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匡村学校的学生自治组织系统——“模拟乡村”,历经近百年发展演变,“学校即社会”的理念历久弥新,这就是我校今天的“模拟城市”。

       匡校坚持多元评价,设置了门类众多的奖项,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一年以上不缺课者,学业特别优良者,操行特别善良者,运动成绩特优者,服务特别勤勉者……奖励的方式是摄影以留念。透过这些泛黄的老照片,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当年匡校学子的生活态度。

校主匡公

       匡仲谋先生是我们永远的校主。他一生经商实业、兴学育人,造福乡梓,矢志不渝。这里介绍了匡公的生平事迹、当时学校的组织架构、运行规程和发展计划等。校主甚至有过筹建匡村大学的理想,可见其目光之长远。

教学管理

        在匡校的“教学管理”遗存展区,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任课表,导师日志,进度表,批阅作业的标准,还有师生合影。匡校老师们的敬业态度可见一斑。这里还展示着匡校入校的规章制度,部分教科书和学生的成绩单,各种模范日记和作文,工整的学生笔记,各种课程标准以及学科指导法,非常详细规范。如此详实的历史资料得以完整留存,真令人惊讶。

匡校学子

       春风化雨、沐浴桃李。 一百一十年的办校历史中,从匡校走出了一大批“人格健全,个性发展”的有用之才。他们是国家建设的栋梁,更是今日省锡中学子的楷模。

馆藏历史报刊展

        这里是“馆藏历史报刊展”。在这个展区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自1997至2017年这二十年间所印发的省锡中校报。还可以看到很多匡中时期学生的数理化,英语,国艺等研究性学习的教材以及国文阅读书目。

百年母语教材展区

        这里展示了从晚清到现今所用的母语教材。晚清新办学堂之风盛行,母语教材出版蜂拥而起,中西学说与新旧知识并存。这里还可以看得到蒋维乔先生编写的《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和《奏定学堂章程》。

       这里是民国时期的教材。民国时期,中西思想交融,教材在强调道德教育功能的同时兼顾实用性,文学性和趣味性。

       这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令我们自豪的是,我们唐校长参与了这些教材的编写。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由黎锦熙受中华教育改进社嘱托,创编。曾作为中国教育展品之一,送往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荣获奖章、奖状。

抗战烽火中的

匡园学子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日军不断蚕食中国领土,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我国军民奋起反抗,使得日军三易主将,消息传来,我校师生深受鼓舞,建塔以纪念。同年,无锡沦陷,我校师生积极参加“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一边向内陆流亡一边宣传抗日。“锡流”成员历经磨炼,大多成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每年11月无锡沦陷日前夕,我校学子都会重走锡流路,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锡流精神,培养家国情怀,激发责任担当。

曾经伫立匡园的淞沪抗日救国军纪念塔。

省锡中

口述历史展

       这是一个特别的展区,其内容来自我校口述历史校本课程师生的作品,这些作品已经汇编成《一所高中的学生史记》并出版。该展区选择了其中的六个专题进行展示。

      小小户口簿、荣誉证书和票据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这里展示了“我们家的户口簿”,“爸爸和姑姑的旧证书”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三个展区。

       作为一名口述史选修班的学生,我想告诉大家,做口述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让我们拿起手中的录音笔,一起去挖掘“过去的声音”,保存这些关于历史的记忆。

      当那些铿锵的足音向着历史那头渐行渐远,我们却笃定地知晓,无论岁月流转,沧海桑田,那一份流淌在匡中人血液中的美德与坚韧,将久久不息地回荡在我们心田。

      穿过曲折的展馆走廊,我们结束今天的参观,回到最初的起点,前人殷切的希冀犹在耳畔,而走出博物馆的我们,终将携着自豪与理想,继续前行。

我们是口述史班讲解员

我们在省锡中博物馆等你……


致敬百有十年

模城新媒体中心

策划|高一(1)班庄玥琳

文编|高一(1)班黄筱妍

           高一(2)班张忆南

           高一(3)班黄筱婧

网编|高一(1)班叶雅楠

           高一(1)班任梦盈

摄影 |  高一(3)班边怡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