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志简介 杨永志,1965年10月出生于湖南新宁,汉族。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协会会员,邵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新宁县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学高级美术教师。擅长花鸟、山水画。花鸟画师从李魁正教授,山水画师从黄格胜教授。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书画展中入展、获奖。20多幅作品发表在专业报刊、杂志上,出版个人专辑《杨永志国画》。2005年国画《清趣图》入选“和文化”湖南省花鸟画作品展。 2012年国画《崀山无声自有诗》入选“全国第三届工笔山水画展” 2012年国画《荷塘清趣》入选邵阳市美术馆作品展,并予以收藏 2016年国画《炊烟有声》入选“见微知著--------湖南省首届小幅工笔画展暨中国工笔画省际联盟小幅工笔画邀请展” 2017年国画《心随流水远》入选《湖南省第四届花鸟画大展》 2018年国画《东岭电站》入选“邵阳市书画名家作品展” 2018年国画《海棠初雨》入选“迎新春--鸟语花香”邵阳市花鸟画展 2018年国画《祥云》入选“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 2018年国画《秋思》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湖南省写意花鸟画展”获优秀奖 2019年《城步南山写生作品之一、之二》入选“第十届国家民族画院赴城步写生作品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 蒙养生活 再造丘壑 ——读杨永志老师近期山水画有感 文/朱铁力 《书画研究》编辑、艺评人 就中国画而言,笔墨是核心。清石涛曾言:“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将笔墨从技术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追根求源,揭示笔墨性质构,强调笔与墨有神有灵是源于画家的精神修养。作为画家,那些才情灵气得到蒙养,以合中正,则笔墨一体,生动传神。 《夷江系列之一》 135cmx34cm 最近看到杨永志的一批山水画创作,头脑中不禁涌现出石涛这句画论,而且在理解上更有体会,就是“蒙养”与“生活”所指。“蒙养”是笔墨的本质,来自上天赋予的生命之元气为“蒙”,来自大地的滋润为“养”,笔墨的“蒙养”即是创作中显现的精神灵气;“生活”之意不单是一丘一壑的外形,更是山川万物的整体形势和体现出的生命气象。杨永志的这批山水画新作令人有一种久违的舒畅。他从传统型的花鸟画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完成创作出灵气神韵的山水作品,完成向山水画家的转型,我认为他基于的经验就是紧紧抓住将笔与“神”结合,以示笔之质;将墨与“灵”结合,以示墨之本,将笔墨视为一整体。 《夷江系列之二》 135cmx34cm 据我所知,杨永志是一位颇有成绩的花鸟画家,于2011年在北京投著名画家李魁正教授门下专心研习花鸟画,并取得斐然成绩。他的花鸟作品大刀阔斧、笔墨淋漓,花光艳逸、活色生香、虫鸟活泼、栩栩如生,深受藏家所喜爱。但他没有受到商业市场的诱惑,毅然决然放弃所擅长的传统型花鸟画,而全心投入对现代山水的探索和追求。 《夷江系列之三》 135cmx34cm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杨永志内心深处非常眷恋家乡的山山水水,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丘一壑、小桥老屋、长松垂柳,一幅幅田园美景,永远是他心中的梦,这种山水精神使得他在绘画观念上得到根本转变,走上一条“笔墨当随时代”的山水之路。 《夷江系列之四》 135cmx34cm 现代山水画的走向,并非与传统完全决裂。在他的山水作品中始终保持着传统山水的基因,他吸纳传统的生命活力、元素与现代文脉中获得的知识相融洽,创作出在构图、用色、意境等等全新的艺术之路。当然,“写意”是传统的基因之一,也是中国画的审美特性,由此产生中国画的气韵生动、格调高雅、色彩虚拟等等,这些都在杨永志的这批作品中得到继承和全新的表现。 《林家寨峡谷之一》 65cmx45cm “知不足而好学“是杨永志的一大品性,2015年9月,他又开始了随黄格胜教授研习山水之路,一年多的学习,他受益匪浅,视野更加开阔。他的画很有生活,这得益于他不间断的写生。美术报上发表的山水作品大都来自于他去全国各地写生的佳作。他有着非常丰富的创作经验,对传统亦十分了解。就拿这批山水画来说,他在构图取景上既非北宋全景式的构图,亦非南宋时期“马一角”、“夏半边”式的取景方法。而是截取景致最优美、最有代表性的一截,既“截断法”。这需大量的写生训练,对自然了如指掌,处处取、处处截,无处不山,无处不景。而“截断法”的最大优点就是“一画一景,无尘俗之境”。另外他的这批山水画作品中有一些重彩山水作品也很引人注目,他这些重彩山水有别于传统的金碧山水,更多借鉴西方色彩学与传统设色的大胆融合创新,画面鲜明跳跃,但不失沉稳、平和、大气。说明他擅于以新的审美视觉来发扬与传统绘画诸多元素的从新组合、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绘画语言。 《林家寨峡谷之二》 65cmx45cm 当然,清以降,画论繁多,多有论“俗”之说,谓之画病于俗,不可就要。而去俗必须达到一定的境界和精神高度,这是对画家的素质要求。杨永志阅历丰富、为人质朴,具有独立自由的思想和坚韧的志节,由此才能进入艺术创作的自由,运筹笔墨于尺幅,再造丘壑于淡然。 《大西江小景》 68cmx42cm 绘画创作永远在路上,从杨永志近期的山水作品中我们看到他在如何尝试继古开今另一条道路上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山水画的创新提供新力量和新经验。
《漓江小景》 65cmx65cm
《路随溪转》50cmx50cm
《紫霞峒小景》 50cmx50cm
《福竹小景》50cmx50cm
《五里圳古道》50cmx50cm
《五里圳小景》 65cmx45cm
《观瀑小景》 65cmx45cm
《寒山明严寺》 65cmx40cm
《云涌八角寨》 45cmx29cm
《占里暖阳》 66cmx34cm
《秋韵》 137cmx68cm
《大园古苗寨》 50cmx50cm
《深冲老屋》50cmx50cm
《蓬简彩桥》60cmx60cm
《放生阁》45cmx65cm
《阳和港口》 45cmx65cm 《红土》 45cmx65cm
《寒秋》 45cmx65cm
《烟雨崀山》 45cmx65cm
《崀山天一巷》 50cmx50cm
《崀山初雪》 45cmx65cm
《崀山十八罗汉》 50cmx100cm
《崀山石田之一》 30cmx60cm
《崀山石田之二》30cmx60cm
《崀山驼峰》 30cmx60cm
《水庙小景之一》 30cmx60cm
《水庙小景之二》 30cmx60cm
《清江桥小景》 30cmx60cm
《崀山清韵》 42cmx42cm
《马家岭小景》42cmx42cm
《秋云》 42cmx42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