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作者:叶钦华 编者按:近期,以康得新和康美药业为代表的收入舞弊问题引发了多方讨论与关注。黄世忠教授在其发表的《收入操纵的九大陷阱以及防范对策》一文中尖锐指出:收入确认是上市公司最经常采用的操纵伎俩。那么,对于隐秘程度不一、操纵方式不同的收入舞弊,我们应如何核查和寻找迹象呢?另一方面,有些财务舞弊的隐藏程度较高,特别是从康得新和康美药业等造假案可知,收入舞弊也在“转型升级”、从过去简单粗暴的会计操纵、转向一条龙的交易造假型财务造假,此时仅仅依靠财务迹象或传统审计程序很难发现。因此,本公众号本期节选中国财务舞弊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叶钦华在2017年发表于《财务与会计》的文章《关于IPO财务舞弊识别的一些思考》并略有修订,该文章给出一个财务逻辑和业务逻辑相结合识别IPO财务舞弊的微观视角,对识别交易造假类的收入舞弊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全文参见《财务与会计》。本文版权归原作者与期刊。 收入舞弊识别 IPO核查视角 叶钦华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中国财务舞弊研究中心) 一 IPO企业财务舞弊的基本套路 早在2003年,黄世忠教授在其发表的《收入操纵的九大陷阱以及防范对策》一文中就尖锐指出:收入确认是上市公司最经常采用的操纵伎俩,也是注册会计师发生审计失败最常见的技术原因。从IPO财务舞弊识别的角度看,对利润表第一行(收入)的研究与总结可能比净利润这一末行科目更为重要。 笔者以收入舞弊为例,总结了证监会查处以及实务中IPO企业财务造假的案例,其典型性套路为:通过虚构采购、销售和伪造银行回单(如果客户配合则为真实银行回单),实现自有资金/体外资金循环,虚增销售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类别: 二 财务舞弊识别的“财务逻辑” 三 财务舞弊识别的“业务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