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部分诗(词)人小传(二)

 江山携手 2019-08-05
南北朝
   谢灵运(公元385—433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南朝·宋著名诗人。谢玄之孙,晋代时袭封康乐公。入宋降为侯。累官至侍中。他的诗好摹写山水,往往工妙。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作家,对扭转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起了积极作用。对南朝和唐代诗歌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有《谢乐集》。
  
  陆凯(生卒年不详),字智君代(今河北蔚县)人。南朝·宋诗人。曾为太守官。他的诗情深意长,语言清丽隽美。他的《赠范晔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为历代所传诵。

  鲍照(公元414?—466年),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家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寒,少有文才。曾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他和同时代的谢灵运、颜延之齐名,合称“元嘉三大家”。他长于乐府诗,工于七言诗。对唐代李白、杜甫、岑参、高适等人有很大影响。有《鲍参军集》。

  谢朓(公元414—499年),字玄晖,陳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齐著名诗人。曾任宣城太守。与谢灵运同族,世称“二谢”,他为“小谢”。他和沈约等是“永明体”的开创人,以山水诗见长,是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之一。有《谢宣城集》。

  吴均(公元469—520年)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家世清寒,却颇好学,为沈约称赏。曾为建安王伟记室。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当时称吴均体。南朝·梁诗人除江淹外,为其余作家所不及。

  何逊(公元480?—520年),字仲言,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南朝·梁著名诗人。曾为安成王萧秀参军兼尚书水部郎,晚年为庐陵王萧续记室。世称“何水部”、“何记室”。现存诗110多首,多写羁旅行役与离情别绪,尤善于描写山水景物。有《何逊集》。
 
   沈约(公元441—512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笃志好学,博通群书。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其诗工于咏意,不露圭角。撰《四声谱》,倡声病之说。
 
   江淹(公元444—505年)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出身孤寒,沉静好学。仕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江诗幽深绮丽,与鲍照较相近。
 
   庾信(公元512—580年)字子山,庾肩吾之子。梁元帝时聘北朝·西魏,稽留长安,不久梁亡,从此流寓北方,非其所愿,常常有故国之思。庾诗的体格和当时流行的诗没有什么分别,但因为才力丰美,工于语言,成就超越同时的作家。晚年抒写悲愤、叙述丧乱的诗往往沉痛感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