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起头晕头疼手脚麻,可别当成中暑或感冒!小心“热中风”来袭!

 金坛区 2019-08-05
现在正值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夏季“热中风”也容易随之出现。数据显示,每年的七八月,都是脑血管疾病发作和死亡的一个小高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与高温时节人体血流变慢、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关。

而且,夏天的“热中风”还可能与老人常见的晕眩症、中暑、面瘫等疾病弄混,造成病情延误,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究竟该如何避免“热中风”的危害?看看专家的说法。

    误以为中暑

    高温工作者晕眩失语 喝水休息没管用

在一家化工厂工作的秦先生,属于典型的“高温工作者”,工作环境长年处于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下,很容易出现中暑症状。不久前,秦先生在工作时突然感觉晕眩无力,站不住,没法继续工作,同事询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虚弱地说不出来话。工友以为他中暑了,赶紧把他搀扶到凉快的地方,给他喝水,让他休息。可是,休息了一个多小时也没缓过来。一名有经验的老工友看秦先生说话吐字不清的样子,突然想到:“不好,他会不会不是中暑,是中风了?”大家赶紧把秦先生送到医院,果然被诊断为中风。

专家提醒:

夏季脑供血不足 

容易诱发“热中风”

赵冬雪介绍,炎热季节里,医院急诊科中风患者会有所增多,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问题的老年人,更要警惕“热中风”。跟春秋气温平稳时相比,盛夏季节的中风患者会增多一倍左右。

老人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热量不易散发。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相对湿度在70%~80%时,体温调节主要依靠汗液蒸发和血管扩张。这时,中老年人,尤其是患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人,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循环负荷过重,就容易引起中风。

此外,高温时,人体每天要排出1000毫升甚至更多的汗水。尤其是老人,如果补充水分不及时,会引起血液容量不足、血液变黏稠,进而诱发中风。天气炎热时,血流会向外周皮肤分配,大脑血流量锐减,易引起缺血。

 快速识别中风两大方法

 FAST口诀或120口诀

“FAST”口诀

F(即Face)面部不对称、A(即Arm)手臂乏力、S(即Speech)言语障碍、T(即Time)尽快就诊。

“中风120”口诀:

1指的是看一张脸,有脸部不对称,口角歪斜症状;2指的是查两只胳膊,双臂平行举起时单侧无力;0(聆)指的是聆听语言,有言语不清、表达困难的症状。有上述任何突发症状,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