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细雨话感恩

 dream_hujun 2019-08-06

 春风细雨话感恩      清咸丰年间,有一个人,姓董,字仁义,在河南淮渎县城开了个客栈,位置处于南来北往必经要道,商贾行人穿梭不断,店主人如其名,待人和气,乐善好施,。因地利人和兼得,日久天长,随着生意的兴隆,过客的增多,声誉也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开。      有这么一天,一个秀才途径与此,慕名住进了客栈,在进店之前,曾扫了一眼悬挂在路边的招牌——“董记客栈”,字体写的明显粗糙,不太雅观,顿时略有所思,就趁店主送茶上来的时候,对店主说道: “你和气生财,经营有方,扶危济困,善名远扬,客栈顾客盈门,吾久有所闻,今日至此触目所见,果真名不虚传;只是门前招牌,字体不敢恭维,与其主人声誉,客栈名气,实不相称。本人略通文墨,愿意献丑,与你重题书写一副,不知你意下如何?” 董仁义听罢十分欣喜的说道:“早有此意,正想找个行家。”就马上把预备好的木匾拿出,找来笔墨,秀才立刻挥笔写下“春风客栈”寓意深刻如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董仁义盛赞之后,马上安排酒菜款待秀才,以表谢意。从此“春风客栈”以人如其名、店如其名的双重美誉更加闻名遐迩。      话说一日,细雨蒙蒙中走来一位面容憔悴步履略显蹒跚的中年男子,犹豫不定站了片刻向客栈张望了一眼后,十分无奈的走进客栈,店主一见,便知是落难之人,便上前招呼安坐,询问何方人士,姓甚名谁,怎么落到这般状况。来人有气无力的答道: “家居山西灵山县,姓常名怀恩,流年不幸,时运不佳,出门经商,路遇歹徒,银两被抢,身无分文盘缠,只有靠乞讨返程回家,”长吁一口气后,停顿片刻又道:“无奈气急攻心,路途劳顿,风餐露宿,祸不单行,又身染疾病,无钱医治,回程还那么遥远,唉……,本不想到此麻烦店主,怎奈天也作孽,又实在走不动了,只好进来避雨歇息一下,望店主行个好。” 董仁义忙回道:“别客气,别客气,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人人都会遇到。”说罢就吩咐人去请郎中,一边立刻给常怀恩安排下榻房间,并拿来干衣服,端来热茶,询问想吃点什么饭,热情关心的程度,令常怀恩连声道谢之余,一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幸运之感油然而生。      

不一会,郎中来了,看问切脉之后,开了两剂药,叫人跟随去取回来后,立即煎熬出来,让常怀恩服下。      

异乡落难遇贵人,受到这种亲人般的体贴照顾,常怀恩在似真似梦的温馨感觉中度过了一夜。      清晨起来,显然是药的奏效,常怀恩浑身感到了轻松许多,董仁义又亲自来问候,常怀恩自然的又是一番连声致谢后,两人寒暄之中互相问起了年龄贵庚,家庭概况,膝下儿女。而后,常怀恩突然眉宇一闪萌发一念说道:“困厄危机之中承蒙恩人相济犹如亲人,终生难忘,后报定然有期,只是眼前无以表示,难抑内心感激之情,不揣冒昧,愿与恩人结为兄弟,望兄长接纳小弟一拜。”说着就双手合掌跪下,董仁义急忙伸手拉起,回答道:“免礼,免礼,人之常情,小事一桩,承蒙厚爱,多个兄弟多条路,还不是好事吗?走,一块共进早餐,见见你的嫂子。”      

两人一块来到客厅,见到嫂子,常怀恩照例一番客气感激的话,便在边吃边聊家常之中,也聊到儿女亲事的后话,投缘融洽之情,俨然故交。最后董仁义交待道:“宽心多住几日,待两剂药用完,再观病情,一定痊愈再走。”      日落日出,三天过去,药到病除,常怀恩感觉身体已经恢复,可以启程,就向董仁义夫妻辞行,两人挽留数语,看常怀恩主意已定,不便强勉,就拿出盘缠,交予常怀恩,嘱咐几句小心保重的话,常怀恩再次谢恩,表示后报一定有期,遂拜别恩人,两人相送路边,望着身影远远而去。      几日风尘赴赴,常怀恩回到了自己的家,向家人诉说了这次出门不幸之中幸运的戏剧般经历,随着他的讲述家人的脸色从阴郁紧张到逐渐绽开一丝笑容,财折人安,遇着好人相助,平安归来,也算冥冥之中阴差阳错的造化不差,家人庆幸不已之后,也对远在异地的恩人赞不绝口。      夜已入更,常怀恩夫妻的房中灯光还在亮着,二人正在开着床前会议,常怀恩把自己在董仁义的“春风客栈”看到的生意兴隆的场面,还有夫妻和气生财的经营之道,以及拉家常当中曾将女儿许亲于董家的事讲给妻子听了后,又把自己经过这次遇难呈祥受到的感动,和从董仁义的客栈走后在路上深思熟虑的一个打算告诉妻子,家庭一个转折性计划已在酝酿成熟,即放弃东奔西忙地跑做货郎的一往生计,也利用自己的房子宽裕且面临大路的有利条件开个客栈,在衣食温饱保持正常经营发展之余,也做点扶危济困的善事。当晚夫妻二人就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就请来了工匠,改造房屋,并开始筹办客栈所需的一应俱全器具物品。不到十天,万事俱备,开业的黄道吉日也已选定,唯一让常怀恩犯了难的是客栈的名号,几个人提了十几个常怀恩都不中意,眼见开业日期已到,招牌还没写出来,常怀恩苦思冥想,从开客栈念头的产生,又回想到细雨蒙蒙中带病之躯步履维艰,像个落汤鸡一样走进“春风客栈”的情景,想到了董仁义兄嫂的恩德,想到分别时……,忽然顿开茅塞,何不以“细雨”代表当初进店那个日子作为客栈的名号,既和“春风”在字意上体现一定的缘分,又能时刻提醒自己感恩之心呢!就这样定了吧。      第二天,常怀恩就请来了一位教书先生,在早已准备好的木匾上写下“细雨客栈”四个鲜红正楷大字。      

几天之后,在开业鞭炮声中“细雨客栈”招牌被高高挂起,常怀恩指着招牌向众人讲述了一遍店名的来头,并把“春风客栈”店主兄嫂二人和气生财的经营之道,与乐善好施的美德宣扬夸耀一番,表示今后一定以他们二人为楷模经营好自己的客栈,见善而行,坚持在家做好事,胜似远烧香。      

本来常怀恩夫妻在当地为人处世邻里关系就有相当的口碑,又有亲身经历受到董仁义夫妻疏财济困乐善好施的感化,更加深了自己与人为善好人好报的做人信念。秉承宗旨,践行诺言,兢兢业业,果然事遂人愿,“细雨客栈”开业不久,就大显起色,人气日益旺盛,其良好声誉伴随着她的诞生故事而逐渐传播愈来愈远。      岁月的年轮在冬去春来中旋转,常怀恩夫妻经营有方,顾客盈门,财源茂盛,又加勤俭持家,几年下来,不但有了相当的积蓄,还在与自家相邻不远处另置了一处房产,扩大了经营规模,当然也做了许多善事。      常言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董仁义难中相济的恩德,常怀恩时刻深深地铭记在心,加之曾提到过的关于儿女亲事的前言,曾萌发夫妻二人一起前往拜访的念头,终因路途遥远店事繁忙没有成行,心愿未酬经常为此感到是个缺憾而不安。      忽一日,门前大路上男的肩挑背扛着行李,女的拖儿带女,满脸带着忧郁恐慌表情的行人,一群群,一伙伙的接踵而至,有的进店给孩子讨口饭吃,有的进店找口水喝,有的在门口歇息,常怀恩迎接不暇,问起从哪里来,是怎么回事,才知道因江南数省发生战乱波及河南,兵祸所经之处腥风血雨,尸横遍野,百姓闻风而逃,闹得民不聊生,流离失所。这些人都是到山西这边来有亲投亲,有友奔友,没亲没友的来暂时躲避战祸的。方知原委,马上就吩咐伙计们在门口支起大锅烧茶,提供方便,另外初定舍饭三日,接济饥饿困难的难民。      

诸事安排完毕,就进屋与妻子商量立刻启程前往河南一路打探寻找董仁义夫妻的讯息,妻子明知深入祸乱之地的危险,但也深明知恩图报的大义,况且是久违的心愿,就马上收拾行李拿出盘缠交予丈夫,千叮咛,万嘱咐一路小心。董仁义就匆匆的出门沿着大路,与熙熙攘攘的逃难人流逆向而行,妻子一直担心的望着身影模糊消失在视线中。      常怀恩一路走一路打探,刚入河南边界,遇到了一位与董仁义邻县的逃难人,得知董仁义家乡亦成兵祸的重灾区,杀的逃的几乎成了路断人稀路不拾遗人烟难觅的地方。常怀恩意识到前往目的地寻到人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再大海捞针,继续盲目往前走也没有多大价值,就想着不如先找个栖身之处,天天在要道上守候几日,多向路人打听,或许会有点希望。然而,举目此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无奈只好又往前面走了一段路,看见离路不远一个有几户人家的村庄,就走了过去,找到一家人家向主人说明事由和一番好话,主人终于接纳。       

几日风尘仆仆赶路当中,打听了不知多少人,曾有只知其人,不知其踪者数人,有效信息,毫无所获。常怀恩睡在床上翻来复去难以入眠,思考着第二天的如何是好,终于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主意后,才慢慢的进入梦乡。      

一觉醒来已经是拂晓,常怀恩就早早的起床,向主人找了一块木板,在上面笨拙的写上:有知河南淮渎县“春风客栈”的店主董仁义目前下落,并陪同一块见到此人者赏纹银二十两,路费盘缠另外。      吃罢早饭,就带着牌子来到大路,把牌子竖在路边,自己站在跟前,见人注目就微笑着照例问上几句,生怕不识字的被漏掉,望眼欲穿等待佳音到来。     

 一日,二日,三日过去,时间在焦急期待中流逝,失望的阴影已经笼罩在常怀恩的心头。苍天不负有心人,常怀恩悬赏寻人的消息,越传越开,终于传到恰巧就在不远寄居在朋友家董仁义的耳中。就在常怀恩准备第二天打道回府的时候,董仁义突然出现他的面前,久久的期盼,深深的挂念,殷切的感恩心情一起如喷泉般涌出来,常怀恩热泪盈眶紧紧地握住董仁义的双手,千言万语归结为一句话:“你让找的好苦啊”!      久别重逢的恩兄义弟二人在相互诉说着分手几年间的生活变迁中,不知不觉的就到了董仁义的临时家庭,见到嫂子一番问候之后,便抱怨起发生这么大的变故,为什么见外不上我哪儿去。又看到董仁义的儿子几年不见已经成为英俊的小伙子,心里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经过常怀恩的诚恳邀请和再三劝说,加之当初关于儿女亲事的一句随便话,如今已经到了提上日程时候,另外,此地朋友的房子也的确不够宽裕,和没有生财之道长期也不是个办法,还有更关键的是由于官兵的失利,兵荒马乱的局面愈加严重,这里也已经风声鹤唳,董仁义夫妻经过商量决定拜别朋友,与常怀恩一起去山西他家。主意已定,在常怀恩的催促下,董仁义向朋友说明情况,并对半月来的的收留表示谢意,朋友表示理解,遂于次日就踏上了西去的路程。      自从常怀恩告别家人去河南寻找董仁义一家下落,妻子在家每日的心都是提到嗓子眼上悬着,白天料理店事,晚上夜静人息她却难以入眠,强勉闭上眼睛睡一会,又往往从恶梦中惊醒。朝期暮盼,一个傍晚,终于盼到了丈夫的平安归来,更为高兴的是如愿以偿,董仁义一家四口的到来。恭迎进门后,相互说了几句感谢问候的话,又互相打量一眼对方的儿女,彼此相互由衷夸奖一番。二位主妇就一同下厨去了。      晚宴两家八口,正好满桌,董仁义、常怀恩二人推杯换盏,二位的妻子谈笑风生,两个小孩子看着大人们高兴的样子边吃边陪着乐。芳龄已届十六长得婷婷玉立的常怀恩之女瑞莲,与年方十八董仁义的英俊儿子付生,眼神不停的相互扫视,而又像做迷藏似的生怕对方发现,时而羞涩的低下头,似乎已经意识到什么,或在想象着什么。两个孩子的细腻表现被两位母亲看的清清楚楚,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他们头上,便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你夸我儿,我夸你女之后便进入正题,声音也忘乎所以逐渐大起来,而后就在相互谦虚中把一桩儿女终身大事正式拟定下来,双方喜形于色满意的样子,仿佛忘记了两个孩子就在面前听着。      

董仁义、常怀恩几杯酒下肚,就你一言我一语又说到了今后的事情,常怀恩再次当着妻子的面说明在路途上的承诺,即把新置的一处宅子馈赠于董仁义,让其在此定居重操旧业,并十分认真地重申一遍,再客气推辞就是不给兄弟报达恩情的机会,置兄弟于不义,过余的谦让更有徒增不珍重两家的关系之嫌,何况两家还即将成为儿女亲家,锦上添花,关系更加凝重。      董仁义看着常怀恩言辞激烈,态度坚决的样子,而且弟媳也态度明朗表示同意,只好说了句:“恭敬不如从命,权且这样办吧,但俗话一句'亲是亲,财脉分’,以后度过这一段困难还是应该有个说法为合适,不然……。”孩子们端上来饭打断了他的话。      几天之后,在两家人一起操持下,“春风客栈”——老字号,新门庭正式开业,与“细雨客栈”相隔不远,以他们共同的经营理念,经营风格,像两个孪生兄弟相互媲美,迎接着四面八方客,同时也把他们“春风”“细雨”的感人肺腑的故事传向四面八方。      

注:本文根据一句“不行春风,难得细雨”鞭笞某些只求索取不讲奉献人的俗语想象编写而成,其中因表述需要而出现两个县名,包括其中人名均为虚构,特此说明。


原创于2019年8月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