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 | 临床案例分享【周身疼痛】

 医小白上善若水 2019-08-07

患者男,76岁。

主因周身疼痛3月余,于2018年11月20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患者自诉3月前出现周身肌肉疼痛,以四肢、臀部及背部肌肉疼痛为甚,呈牵拉样疼痛,有走窜之感,观之无肌肉动,与饮食、气候无关,尚可忍耐。1个月前患者因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出现脑梗死,自觉周身痛甚,于西医院常规治疗,肢体肌力恢复基本如常,但疼痛未见减轻,右下肢疼痛较其他部位严重,难以自持,每次持续时间不等,每日发作数次,夜间难以入睡,需抬高下肢方觉稍适,故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

刻诊:周身疼痛、乏力,得温痛减,遇寒痛剧,右下肢行走欠稳,表情郁郁,不喜交流,大便干燥,小便黄,食纳少,夜间因疼痛难以入睡,舌紫暗,少苔,脉弦细。
体格检査:神清,精神可,左上肢肌力5级,左下肢肌力5级,右上肢肌力4级,精细动作稍差,右下肢肌力4级,关节无畸形,皮色无改变,无皮疹及皮下结节,无肌肉动,双下肢皮温略低,浅感觉减退,深感觉正常,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
中医诊断:痹证,肝肾不足型。
治疗原则: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滋补肝肾。
针刺取穴: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头皮针;配穴:百会、四神聪、极泉、尺泽、委中、血海、梁丘、阳陵泉、足三里、丰隆、太溪、太冲、手三里、曲池、合谷,以上穴位均取双侧。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采用0.30mm x 0.40mm华佗牌针灸针。先针刺内关穴,直刺0.5~1.0寸,捻转泻法1min;人中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施雀啄泻法以患者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三阴交,沿胫骨平面与皮肤呈45°斜刺进针1.0~1.5寸,施提插补法1min;极泉、尺泽、委中,均直刺进针,提插泻法,以上肢或下肢抽动3次为度;其余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头皮针选取顶颞后斜线,沿头皮30°进针,刺至帽状腱膜下层,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2min,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
治疗过程:治疗4d后患者周身疼痛减轻,夜间睡眠好转;治疗9d后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自诉上肢、肩背痛已基本消失,不影响夜间睡眠;治疗11d后自觉周身乏力症状好转,下肢疼痛大幅减轻;治疗14d后患者诉仅余右侧大腿前侧疼痛;治疗16d后,患者出院,出院时,行走如常人,右大腿仍觉疼痛,但痛感不强烈,不影响日常生活。回访病情平稳。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痹者,闭也,是由于正气不足,外邪侵袭导致的经络血脉阻滞不通,而引起肌肉、关节、皮肤出现重着、疼痛、麻木等症。“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运用中医理论,依据“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凡刺之法,先醒其神”所创立的针刺方法,在治疗疾病时强调调神醒神的作用。

——摘自:《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9年5月第8卷 第2期        

石学敏院士

△石学敏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国医大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

  • 天津针灸学会会长

  • 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

  • 兼任北美中医学院和中医研究院院长

  • 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传统医学研究院第一副院长

  • 日本中国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 国际东方医药基金会顾问

  • 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

  • 天津灵知中医文化中心总顾问

                

2008年石学敏院士在北京荣获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颁发的中医药国际贡献奖

石学敏院士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学科带头人,至今(2019年)从医57年。从70年代初开始研究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的针灸治疗,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手法量学”,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先后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等药品,再结合“醒脑开窍” 针刺法针药并用,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至今,共主持完成包括国家973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43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3项(次),国家教委及天津市教学成果奖3项,获国家专利6项。共培养国内外硕、博士、博士后300余名,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医纲目》《脑卒中和醒脑开窍》《石学敏针灸学(英文版)》等著作50余部。

△石学敏院士所著书籍

  • l999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上。

  • 2000 年获何梁和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01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 2006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 2008年荣获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

  • 2014年当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 2016年荣获中国针灸学会“中国针灸传承贡献奖”。

  • 2017年荣获世界针灸联合会“天圣”铜人奖。

  • 2018年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