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雨中……干了半天活

 卜祥山 2019-08-08

前天,(5号)儿子休班,说要回老家看看爷爷,奶奶,姥姥……正好那天厂里活也不急,我说,要不咱俩一块回家吧。


走时好天,半路又下雨。我跟儿子调侃“出门下雨快成了我的‘标配’了……”


到家稍坐,得知弟弟(妻弟)明生的蔬菜大棚正在修整,加固,缺人手。虽说技术含量高的活干不了,但是,搬搬抬抬的力气活应该问题不大,于是,骑车,出村,向南……


蔬菜大棚拾掇一次花钱也不少,比如这次,卷帘机由中间移到了棚头,加重了卷杆,更换了保温被。高温棚虽说收入稳定,但投资也大。用他的话说,“看着不起眼,四五万块钱又进去了”……


干活的过程就是下雨的过程,淅淅沥沥的折腾了半天……


雨中卸下了新购的保温被,要雇人背到棚顶,铺开,然后连接到卷帘机,这些活都有专门的队伍干,比如调卷帘机与棉被的一致性,比如抗棉被……既要有技术,还要有体力……据我观察,这支五个人的队伍,从开始到完活用了差不多三个小时的时间,人工费1000,每人二百。


寿光的蔬菜生产,带动了多少行业,解决了多少人就业,恐怕没人能说清。依托着寿光蔬菜大棚,外来务工者趋之若鹜。只要肯干,能干,不怕苦累就能赚到钱。“草根明星”“大衣哥”出名之前就在昌乐,寿光“下劳务”,好多人都认识他,一致评价是“干活不中用”。大衣哥懒,但人家运气好……


雨中的孤山,清新秀丽,虽说十里之外,如在眼前。所谓靠山吃山,封山育林之前,孤山附近的村子可谓富得流油。开山采石,烧石灰,粉石子,哪一样都不愁销路,对于寿光的蔬菜大棚,他们的眼神是蔑视和不屑的……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孤山也开始了封山育林和生态修复。封山,对于附近村民来说,无疑是断了财路,于是,来寿光蔬菜大棚“下劳务”也成了他们的选项之一。


早上,电动车队,浩浩荡荡的来,晚上,又浩荡南去。宛若游龙,很壮观……


(虽然干了半天活,但得到的信息还是很丰富的,比如“下劳务”者男性多来自济宁,菏泽,商河。妇女多来自附近,以昌乐人为主。现在的劳务市场多以包活为主,很少有按天计算的,“这堆活”干完多少钱,全凭双方协商,这样对双方都好,不用靠时间,早干完早散伙。手把快的干完可以再找下家,主家也可以尽早安排下一步生产。当然也有不仗义的,比如那天下午我遇到了栽西红柿苗子的两个妇女,栽一棵苗子一毛钱,栽了两千八百棵,不到两小时完活,从主家拿钱的表情就能看出“心疼”了,嘴里嘟囔着“不到俩小时挣了一百四,钱都找下劳务的挣去了……”这就是市场价,干活快慢,因人而异,是有差距的,无论做人还是干事,“讲究”好的就不能反悔,双方都该有“契约精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