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有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小别离》,三年之后,它的姐妹篇《小欢喜》又来了(正于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播出),豆瓣评分8.1。 ▲《小别离》讲的是眼科医生方圆和化妆品公司市场经理童文洁在送女儿朵朵出国留学前后的纠结,展现的是普通的中国家庭面对中学生升学、留学、青春期的不同反应;而《小欢喜》展现的则是对高考的纠结,剧中的父母仍然叫方圆和童文洁,只不过他们的职业变成了医疗器械公司员工和公关公司经理,而孩子则由中学女生朵朵变成了备战高考的男孩方一凡。虽然《小欢喜》讲的是面对高考这么严肃的事,难得的是这部剧处理得特别轻松,充满了各种各样小斗嘴和小乐趣,看得蛮欢乐的。▲中年夫妻,家有高三考生,两口子还能有这样耍贫嘴的小乐子,确实很珍贵啊。
▲黄磊和海清扮演的是一对恩爱有加斗嘴不断的小夫妻,方圆是胸无大志性格散淡的公司职员,虽然经常受到妻子的训斥,但是在关键时候,他仍然是家里的定心丸,也是宽慰和爱护妻子的护妻宝。 有一个情商在线的爸爸和老公,对于家庭的稳定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婆婆吐槽儿媳妇,老公坚决地站在了妻子这一边。方圆的家庭观念非常先进,非常拎得清,明白妻子和自己才是核心家庭关系,处理婆婆与媳妇的关系时非常清晰明了。 和《小别离》一样,《小欢喜》里也还有另外两对家庭。爸爸是区长,妈妈在事业单位,夫妻俩被外派六年,对儿子心怀愧疚。儿子季杨杨由姥爷姥姥带大,沉迷赛车,无心学习,性格叛逆,对于父母有一种巨大的疏离感,也常常和父亲展开正面冲突。好在,这个家庭中,咏梅饰演的妈妈是父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起到了润滑的作用。 ▲父子闹矛盾之后,是妈妈在中间寻求转圜,两边安抚。 妈妈是金牌物理老师,爸爸是企业老总,二人离婚多年。 ▲英子的父母在她小时候就已离婚,因为离婚时的恩怨,母亲宋倩一直对父亲乔卫东心有怨念,只允许乔卫东一个月见一次女儿。▲乔卫东是公司老总,为了让女儿能够放松,总是给女儿买她想要的东西,但屡屡被宋倩阻止。 ▲英子的母亲宋倩是一个好强和富有经营头脑的女性,离婚时她分得了靠近春风中学的小区的四套房产,她一边出租房产,一边还在补习学校当老师。宋倩是老师更是家长,而且精明,深谙高三家长的心理,租房子时只要轻轻说上一句“这房子也奇了,住进来的都是学霸,出了三个清华两个北大”,那么来看房的家长立刻就订房了。 她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自有一套打通关的教育理念,她的这套教育理念不但让孩子处在极大的压力里,也让每一个家长都处在极端的焦虑当中。▲她教育闺蜜童文洁不要以为付钱给孩子上补习班就万事大吉,一定要紧盯,哪怕是辞职也在所不惜,因为“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而对自己的女儿,她的要求就更高了,只有清华北大这条路可以走,此外,别无选择。 不得不说,她对于女儿可谓是尽心尽力,衣食住行样样都做到极致,对待学习更是花了百倍的心思与精力,她为了给女儿营造一个她认为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达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宋倩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在了挣钱和培养女儿身上,甚至给她打造了一个隔音室,还有可以随时监视她的透明窗户,连窗帘也放在外面,只要有客人来了就把百叶窗拉下来,没客人来就拉起来,保证女儿吃饭睡觉做作业都处于她的绝对监控之下。
作为她的女儿,英子真是个让人同情的小孩…… 应该说,《小欢喜》里的三个家庭里的三组家长都没有坏人,甚至可以说他们还算是家长里最开明的一群人,方圆和童文洁是最开通的,跟孩子处得跟朋友似的。▲孩子没考上冲刺班,反倒说是因为冲刺班班主任年轻漂亮,怕他爸沦陷……黄磊也打圆场,这孩子挺幽默的。季胜利和刘静也对离开孩子六年心怀愧疚,一心想要弥补这种空缺。宋倩更是一切为了孩子,从吃穿住行各个方面都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即使是这样经济优渥、思想开明的家长,但他们也还是中国家长。他们苦心孤诣想要帮助孩子打好高考这一仗,为将来的一生铺设良好的台阶。▲童文洁的这一段话可以说是大部分普通中国家庭家长的内心独白,因为高考确实是一次非常关键的战役,也是一次关键性的阶层跃升的机会。在不同的情形下,他们都在对孩子说着同一句话:我们都是为你好。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为你好后面有着中国式家长的私心杂念。童文洁的为你好后面毫无疑问有着最常见的中国式父母很少会关注的共生心态。▲童文洁对儿子说过我是为你而活,而只要儿子按照自己的打算去生活,考个好学校,娶个好老婆,生个好儿子,她的人生才算圆满。▲儿子的成绩那么差,季区长却因为是一方大员,所以绝不允许儿子进慢班……而宋倩的为你好后面有着连她自己也不知道的强烈的占有欲。 前夫为女儿买的零食,被她称为垃圾食品,然后她就直接从前夫的购物车里拿走,完全不加理会这是别人的购物车。 英子一直在天文馆做讲解员,但是妈妈怕影响学习不让她去了,不由分说:“去请个假吧。”高考誓师大会上,英子在愿望气球上写上她的理想航天局,而宋倩则一把抢过气球,非常自然而流利地把女儿写的抹掉,悍然写上她想要清华、北大,写上700分。 这个细节非常有趣,看起来是一场普通的母女纷争,实际上从心理学意义上,却是一场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控制狂行为模式。中国在谈到家庭的时候,最喜欢谈的就是“家和万事兴”,但“和”是怎么样的一种“和”呢?如果这种“和”是建立在父母无原则的侵犯儿女的私人空间,建立在儿女无原则的服从之上的“和”,那么这种“和”的背后,就是“控制”。多个独立调查显示,刑事案件有三分之一是发生在亲人之间,肇事者经常是爱的名义行恶……把控制说成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常见的谎言之一。 因为我爱你,因为我是为你好,所以你一切都要听我的,这是中国家族中普遍存在的模式,殊不知,这种模式害人匪浅。存在于家庭当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些隐秘的控制欲,常常披着爱的名义,甚至感动了控制者本人,宋倩给我们示范了一个有着强大的控制欲的母亲是如何一步一步蚕食孩子的活力与心理健康:首先,他们总是披着爱的名义,用来胁迫或者要挟对方对自己绝对服从和共生陪伴。
▲宋倩离婚之后,全部的生活只剩了她和她的女儿,所以她要牢牢地掌握住女儿的行踪,不让她和父亲亲近,一旦发现,她总会用各种方法来敲打孩子,让孩子选择站队,这种要孩子选择跟爸还是跟妈,就是典型的控制者表现,非常非常伤害孩子。其次,他们总爱贬低被控制者,让被控制者觉得他们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英子的成绩已经很好了,但考了第二之后,宋倩痛心疾首地表示,你都考第二了,你还有什么可高兴的,似乎孩子犯下了滔天大罪,这种打压也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的打压,他们天真地认为这是一种严格要求,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种父母的苛求会导致他们终生都无法对自己满意,永远的自卑与焦虑,因为无论他们多么优秀,都是不值一提的。 第三:他们好像完全听不到孩子在说什么,只是固执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你身上。孩子说我想考航天专业,妈妈说你一定要考上清华北大,仿佛对面的人完全不存在。这是最为典型的控制狂与被控制者的对话,就是鸡同鸭讲,完全不在一个话语体系,原因是什么呢?▲英子一再提醒妈妈两个人的边界,但宋倩好像完全没有听到,在她的心里,孩子就是她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根本不需要听她说什么。 控制狂的问题在于他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是不存在的,只有按他们说的做,只有成为他们想要你成为的人,你才能得到他们的注视,得到他们的拥抱与爱,一旦稍有反抗,他们就怒不可遏,要砸烂一切。 ▲宋倩过于严厉的管束让英子只能偷偷与父亲聚会,在父亲家里玩乐高,当宋倩发现女儿在前夫家里玩并和前夫女友十分友好时,她感觉到自己被背叛了,无比愤怒。孩子天生懂得爱,过度的控制,只会将孩子推给更爱她的人,宋倩得到了她最不想要的结果,就是她天天陪在英子身边,但英子却和一个月才见一两次的爸爸更亲。 最后的剧情发展里,就发生了因为她的严格控制和歇斯底里,原本成绩很好的女儿在沉重的压力之下焦虑失眠的情节。▲英子应该是全剧最懂事的小孩,也是哭得最多的小孩,每一次都是深深的委屈,和母亲的关系自始至终都处在紧张之中。这种情况发生在亲子关系里,就是父母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可以代替孩子做一切决定,甚至在他们长大,逐渐有独立意识之后,也无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习惯性地代替他们做一切选择。就像宋倩非常理所当然地把女儿气球上写的字抹掉一样,在他们眼里,孩子是没有意志的,只能执行她的意志。其实很简单,他想要孩子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样,他们就可以和他们永不分离。 ▲据说宋倩的这段独白打动了很多观众的心,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我听了却只觉得毛骨悚然,不自知的父母制造了多少痛苦,然而他们却一无所知,还为自己的付出感动不已,这真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像宋倩这样的父母,多么常见,又多么可怕,他们连最基本的人与人的界限感都不曾明白,他们不知道孩子是另一个生命个体,孩子有选择自己生命的权力,他们不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控制狂强行把自己的生命根须扎入孩子生命,吸干他们的生命力,让孩子和他们共生成为一体,结局有二,要不然孩子成为唯唯诺诺完全没有自我的人,要么成为虚与委蛇内心分裂的悲剧人物。▲张爱玲的名篇《金锁记》里就写了一个控制狂母亲七巧,她一生精明强悍,把儿女死死地控制在手中,儿子即便结婚了,她也要时时刻刻掌控儿子的生活,最后她的儿子长白成了一个两面三刀的二流子,女儿成了苍白脆弱毫无生气的老姑娘。不知收敛的控制欲会毁了我们的孩子,而不加觉察的控制欲更让他们自己活在焦虑当中。就像《小欢喜》里的这三对家长,其实都算是中产了,但是,在面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根本放不了手,控制欲的另一面,是焦虑。她没有自已的生活,全部时间都用来照顾伺候女儿,为她煲汤为她炖燕窝为她补习为她分析成绩,剩下的一点精力要用来严防死守女儿对父亲的依恋,她人生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随时处在崩溃的边缘……▲宋倩想让孩子放松一下去看汤姆克鲁斯的电影,但孩子已经看过电影,为了让妈妈高兴,英子陪母亲再看一遍,但无意当中说漏了嘴,于是宋倩愤怒地冲出影院,因为她又一次感觉到自己被背叛了,在强烈的控制之下,她根本看不到孩子对母亲的怜惜和爱…… 在心理学上有这么一个解释,控制狂通常是无法和这个世界和他人建立起深刻的真实的连接的人,他们的内心是完全失控的。当人们无法控制自己时,他们总是试图尽可能地去控制外在的一切。 为了恢复正常,一个人不仅仅要抓住一把椅子或者一张桌子来保持身体的平衡,他们还要抓住身边的某个人,把这个人控制在自己手中,成为他的一部分。 ——心理学家帕萃丝·埃文斯 中国的家庭里有千千万万这种不自知的父母,他们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想死死地控制住孩子。 ▲好在现在的孩子界限感都很强,季杨杨冷峻的回答一语中的,我不是你的私有财产,我是人……在这场考验里,它让你真正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见识的高低,认识你人格健康的程度,认识你智慧的边界,也让你认识到你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真正的爱,真正的为你好,不是光要孩子听话,要孩子乖。真正的爱是你愿意用尽一切努力去支持他(她)成为一个健康独立和心智成熟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