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行起名法,八卦起名法的源来,为什么要依据它们?

 tjboyue 2019-08-09

旧时,人们常以占卦求卜的方式命名。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以卦兆命名的记载。

屈原写到:“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肇,古与“兆”通用(见《礼记表记篇》、《商颂烈祖篇》)。

兆,用卜兆,古人用烧烤龟甲兽骨等方法来占卜凶吉,龟甲上的裂痕称为“兆”。《烟策奏策》上有“襄主错龟数策占兆,以视利害”的记载。

屈原那段话的意思是:在我出生的那天,父亲灼烤龟甲卜兆,赐给我美善的名字,把我命名为正则,字灵均。

屈原是战国时的思想家、诗人、名平、字原。周以后,以字敬名,后人故称“屈原”。

五行起名法,八卦起名法的源来,为什么要依据它们?

事实上,屈原后来是通过卦兆改名为“正则”,字“灵均”。

关于这一点,在他《九歌》中写以:“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战国时代以卜兆卦命名的方法就已经很流行了。

然而,流行最广的是以五行、八卦命名。这种以五行、八卦命名的方式源于阴阳家的学说。

直到今天,在一些地方(多在中国农村、还有台湾、港澳等地区、东南亚国家,甚至日本、朝鲜、越南)仍有人以这种方式命名。 那么,什么是五行、八卦呢?人们为什么要以五行、八卦为依据命名呢?

下面把五行、八卦的知识,及以此命名的原因和方法简述如下: 以五行命名 《孔子家语五帝》中说:“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五行,指的是五处物质元素,即:水、火、木、金、土。

五行起名法,八卦起名法的源来,为什么要依据它们?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阴阳家认为,这五种物质是万物的起源和根据。

战国时期,五行相生相克(亦称相生相胜,五行生肿)的学说颇为流行、朴素唯物论认为:一物对另一物有促进作用,或相互促进,即为“相生”,而一物对另一物起抑制作用,或相互体斥则为“相克”(亦称为“相胜”)。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水克火、人克金、金克木、木克士、土克水。

《说文五部 》中段玉我注:“水火金木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的,对中国天文、历学、医学等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至今中医学仍以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比如,中医认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等:另外,中医还在临床上以五行生胜理论来解释内脏间互相资生和互相制约关系,如肝能制牌,称为木克土;脾能养肺,称为土生金等,在治疗方面,如肝病犯脾,则采用抑肝扶脾的治疗方法,称为抑木扶土。

人们是怎样以五行理论命名的呢?

以五行理论命名始于秦汉时代。当时,主要是把商殷的干支命名法与五行观点配合而命名。

在周秦时代,人们除了有“名”外,还要取“字”,因此主要是以天干配五行,取出“名”和“字”来。如楚公子名壬夫,字子千辛,即以水配金,则水生于金,刚柔相济。

到了宋代,以五行理论对名更为凤行,然而,那时却不重视八字的欠缺,只取五行相生之义用来序辈。

宋代应用五行相生命名法如下:

水生木:父名属木,则子名应属火;

火生土;父名属火,则子名应属土;

土生金:父名属土,则子名应属金;

金生水:父名属金,则子名应属水:

水生木;父名属水,则子名应属木。

五行起名法,八卦起名法的源来,为什么要依据它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